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色彩絕不僅僅限於顏色本身,而是具有豐富的內涵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色彩絕不僅僅限於顏色本身,而是具有豐富的內涵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是南北朝時期周興嗣所編《千字文》的開頭。作為中國歷史上流傳很廣的一部啟蒙讀物,《千字文》不僅教兒童識字,更通過對天地萬物、文化歷史、人生義理的描述來塑造兒童對世界的認知。面對如此宏偉的圖景,該從何著手呢?《千字文》先以一句“天是黑色的,地是黃色的”起首,再徐徐展開一幅大千世界的圖卷。世間萬象,周興嗣卻選擇從天地的色彩入手,實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讓人不禁聯想到色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獨特而重要的意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色彩絕不僅僅限於顏色本身,而是具有豐富的內涵。如五色與五行的匹配,德行身份與顏色的關聯,都體現了中國古人深邃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可以說,一部中國色彩史,就是一部中國文化史。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色彩絕不僅僅限於顏色本身,而是具有豐富的內涵


北京中山公園內的五色土。五色土是指青、紅、黃、白、黑五種顏色的土壤,象徵著中國的地大物博,其中東邊是青土,西邊是白土,南邊是紅土,北邊是黑土,中間是黃土。五色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典型符號,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代表著五方(東南西北中)、五行(金木水火土)、華夏五帝(青帝伏羲、赤帝神農、黃帝軒轅、白帝少昊、黑帝顓頊)等等。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色彩絕不僅僅限於顏色本身,而是具有豐富的內涵


1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色彩”的“色”字。

“色”在甲骨文中寫成。一般認為,左邊是“刀”,右邊是一個跪著的人。多數學者援引著名文字學家唐蘭先生《殷墟文字記》中的觀點,認為“色”最初表示“斷絕”之義。

“色”最初的意思早已不存。許慎《說文解字》:“色,顏氣也。”所謂“顏氣”,是指人面部的氣色、表情。實際上“色”是借為表示此義。《論語·顏淵》中“察言而觀色”,是說要揣摩別人的話語,觀察別人的臉色。這裡的“色”顯然涵蓋了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在古文中,有的時候“色”特指怒色。例如《戰國策·趙策四》:“太后之色少解。”意思是說,趙太后的怒色稍微緩解了一些。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色彩絕不僅僅限於顏色本身,而是具有豐富的內涵


2

《論語·為政》中有這樣的話:“子夏問孝。子曰:色難。”這裡的“色”,具體指的是子女對父母和顏悅色。

之所以對人要察言觀色,在父母面前要和顏悅色,是因為“色”是人內在的情緒、氣質等在面部的反映。古人常把“形”跟“色”連用,因為二者內涵接近,一指外形、形體,一指神情、氣色,都屬於外在的表現。《莊子·天道》:“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藉由對外表的觀察可以深入瞭解人的內心。

由“面部的氣色、表情”,“色”進一步指女子的容貌,特別是姣好的姿容。在《論語》中孔子曾兩次說道:“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喜好美色大概是人的天性吧。如果人們能夠像喜愛美色一樣喜愛美德,那該多好啊。可是在當時能做到這一點的能有幾人呢?所以,孔子才會有此感慨吧。

“色”從指人的外表,進一步引申為指事物的外表,表示景象、情景等意思。在這個意義上,它跟一系列表示時間或自然景物的字詞連用,從而產生了草色、春色、暮色、秋色、山色、水色、夜色、月色等一批經常在文學作品中出現的熟“面孔”。例如:唐代劉禹錫《陋室銘》“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宋代葉紹翁《遊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唐代杜牧《秋夕》“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等等。

從人的面部表情,到女子的容貌,再到事物的外表,“色”所指的範圍逐漸擴大,可以歸結為視力所及的各種有形可見之物。外表的不同,就顯示為種類的不同。因此,“色”後來又有了“種類”的意思。例如《北史·長孫晟傳》:“客內無此色人。”“此色人”就是這樣的人,也就是這種人。所謂“各色人等”,就是各種各樣的人。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色彩絕不僅僅限於顏色本身,而是具有豐富的內涵


3

今天,“色”最主要的意義和用法是表示“顏色”。那麼,這又是怎麼跟它表示“人面部的氣色、表情”的意思聯繫在一起的呢?這是因為,人的各種情緒變化和健康狀況反映到面部的氣色上來,就會體現為面部的顏色。中醫認為,肝、心、脾、肺、腎五臟的狀況反映到面部,分別表現為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稱為“五色”。《周禮·天官·疾醫》甚至說,以五色能“視其死生”。

可見,“色”的“顏色”之義,應該也是源於“顏氣”之義。從人的面部氣色、顏色,擴展到萬物的色彩。青、赤、黃、白、黑這“五色”,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顏色概念,不僅跟五臟相對應,還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與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相配,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它們被視為色彩的本源,是一切顏色的基本元素,由五色生百色,最終形成以“五色”為中心的中國傳統色彩體系。

在現代漢語中,“色”還有一個讀音shǎi,多用於口語中,表示“顏色”之義,例如:掉色、上色。另外,遊戲中用的一種各面帶有一至六個凹點的小立方體,叫做“色(shǎi)子”。

從觀“色”識人,到通過色彩認識世界,可以說,色彩對於中國古人世界觀的建構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人們藉由色彩認知世界,表達思想。關於色彩的字詞、概念是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獨特視角。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色彩絕不僅僅限於顏色本身,而是具有豐富的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