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90后教师决定“斜杠”:成为自媒体教育领域创作者

教师:真正的教育领域创作者

小潘是我大学同学。研究生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虽然每天早上比学生起得早,6点钟就要起床跟早操,晚上比学生睡得晚,十点钟还要巡寝才能下班,每个月到手不足五千块。但是人生还有什么是从事了自己最喜欢的职业更令人开心的事情呢?

我一直劝她试水自媒体,她始终不为所动,觉得无法持续输出。然而她上周居然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记录的是自己带的第一个班,秋游、运动会、家长会、劳动课……她郑重地写下学生的青春纪念册,也记录着自己的职业生涯刚刚步入正轨的脚印。我又惊又喜,不同的时间段点开了几次,发现阅读量好几百,在看的也不少。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非常适合她的自媒体内容创作布局,马上找她。

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高考、大学、研究生一路走来,如今混迹一线城市,做着的工作根本不能够想象在这里定居买房,最坏的心理准备就是在这里做几年有经验了再回到家乡省会去。对我们来说,创业不可能,既没有钱也没有专利,但我们可以创作啊!

公众号已经越来越难做,在今年5月的时候,微信公众号对流量主的门槛又做了一次大调整——只需要500粉丝即可开通流量主。虽然目前微信公众号的流量单价是最高的,开通了流量主的公众号,阅读量50就有好几块钱的收入,但也是难度最大的自媒体平台——早在两年前就有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文章打开率普遍下降至2成,一百个粉丝有20个粉丝点开文章就不错了;广告和赞赏,还是微信公众号最直接的收入来源,普通人要想做到可以接软文广告的程度,回漫长得让人还没有开始就直接断了这个念头。

但是小潘作为教师开公众号却是可以细水长流的:1.粉丝来源稳定,家长和学生,年复一年的累积;2.打开率绝对不会低;3.周更即可,不需要天天更。基本上,她会随着教龄的增长而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私域流量,只要微信不倒闭,一旦进入“睡后收入”阶段,就会开始有稳定的收益。她可以更新学生的成长日记,可以分享教师手记,可以分享考点,可以分享一切语文课堂相关的内容,既延伸了课堂,又让自己能够及时复盘教学。

一名90后教师决定“斜杠”:成为自媒体教育领域创作者

眼下很多工作都是吃青春饭,我们最想要做的是越老越吃香的工作。自媒体创作的泡沫期已经过去了,进入了内容为王的深耕时期,虽然我们没有赶上第一波红利,但依然是潜力股呀。

纵观现在的自媒体平台,不是抱团的人最持久,也不是最早入局的人最幸运,而业务能力最强的人——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专家会成为自媒体舞台上最能持续发力的人。先有能力再上台,和直接跳上舞台一边表演一边锻炼是不一样的。风口上的猪确实会飞,但猪没有翅膀,吹得越高摔得越惨。

头条:最容易引发链式反应的优质内容创作平台

很多人做兼职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由于“业余”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其实做自媒体完全可以实现内容创作的“链式反应”。链式反应本意是“原子核受中子轰击时,裂变成几个碎片,并放出两到三个中子,这些中子再打入其他铀或钚的原子核,就再引起裂变,这种连续不断的核反应叫链式反应。链式反应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我给她设计了一条增加“睡后收入”的自媒体进阶之路,结合她的职业特点,目标就是成为自媒体教育领域的内容创作者。

头条号显然是目前发展自媒体平台的首选。

在头条上也有很多名师,小潘不需要争眼下立刻出头,慢慢铺开做就好。

在头条利好时期,作为教师的她自有进阶之路:

1. 发表5篇以上优质文章,拿到原创功能;

2. 继续写优质原创图文,每月有青云计划;写优质微头条,微头条也即将开放青云计划;回答问题,有悟空问答青云计划;

3. 参与头条创作活动,电影影评、书评亦可纳入创作范围,游记也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也在,教育领域的创作者可以写的内容非常多而且粉丝定位精准;

4. 写付费专栏,中学名著导读、中学作文写作技巧、古诗文鉴赏等。

只是在今日头条她就大有可为,加上公众号、知乎、豆瓣、百家号,选择首发头条,其他平台复制粘贴避免被搬运抄袭即可。豆瓣还可以发布书评和影评,佛系积累,优质的豆瓣账号收益也很高。

一名90后教师决定“斜杠”:成为自媒体教育领域创作者

试想下,一个专注于教学的年轻老师,坚持写教育手记、记录学生成长,坚持读书、旅行、看电影,在多个自媒体平台发布优质的教育领域内容、文化领域内容,是不是用不了三五年就实现“厚积薄发”了呢?教师转行很容易的,日复一日坚持做这些事情,不仅能够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更能够拓宽自己的职业选择,成为作家也不是不可能。

曾经汉语言文学本科的我们,在入学的时候就被告知这个专业是“万金油”,并且“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毕业后绝大部分人的出路只有当老师、进国企、考公务员。七年前的我们,对这些一点概念都没有,整日在象牙塔里读诗背诗看小说,学习中西方文学史、了解文学理论、各种主义,口袋里没有半毛钱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深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如今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发现前方真的有一条坦途在等着。作为学有所专的人,有责任去提供优质的内容,共同推进良币驱逐劣币才对。

斜杠青年原来是可以这样做的,不是从零开始再次去学别的东西,而是学有所精做好一件事,赋予“一招鲜吃遍天”全新的解释,三尺讲台可以讲课,各大自媒体平台亦可推动知识共享。就像广西梧州的手艺人“阿木爷爷”,他不是故宫的木匠,也不是什么非遗传承人,但他很好地将自己擅长的这“一件事”与自媒体平台对接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仅仅是“看到”,就让他成为了实力网红。我们总是担心自己退休金无法让自己安度晚年,那么在年轻的时候,是否在从事“越老越吃香”的工作呢?是否在为自己能够拥有“睡后收入”而努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