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備耕正當時——貴州大學農學院春耕計劃小隊

農時緊迫,春耕計劃小隊一行六人進入天柱縣藍田鎮東風村考察當地羊肚菌的種植情況,確保春耕備耕工作不停步、不遲滯、不耽誤。

我們走進位於天柱縣藍田鎮東風村的羊肚菌種植基地,村民們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配料、滅菌、殺蟲、播種、覆土······呈現出一派春耕生產的火熱景象。

“這片種植基地大概有100畝,我們今年打算擴建到1200畝,我們還會再籌建一個菌種加工廠,讓我們的成本降到最低。”種植戶說。種植的土地是政府從農民那裡租過來後轉租給種植戶,對於擴建和籌建工廠當地政府對我們有很大的資助政策,大大增加了農戶自產自銷的動力。

春耕備耕正當時——貴州大學農學院春耕計劃小隊

(種植戶在介紹情況) 胡仁健 攝

由於滯銷,春季羊肚菌無法正常銷售造成種植戶幾十萬元的損失。現在疫情開始好轉,種植戶趕緊動員了農民進行春耕備耕以恢復生產。羊肚菌的種植過程十分複雜,除犁地可靠機器,其餘工作流程需要靠人工完成。我們告知農戶:“現在未到真正脫下口罩的時候,搶農時也要抓好疫情防控,一定要戴著口罩,分散勞作。”

現下驚蟄已過,開始回升的氣溫嚴重影響了羊肚菌的產量。羊肚菌屬低溫高溼型真菌,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在15-18度內,多在10-12月進行播種,而且種子不能被感染。種植戶告訴我們:“如果羊肚菌菌種感染綠黴菌,即使是一小塊也會讓整體產量減少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綠黴菌感染嚴重的話,會直接導致我們絕收。”我們還了解到,新鮮的羊肚菌售在160元一公斤左右,然後乾的是1400-2400元不等 。

春耕備耕正當時——貴州大學農學院春耕計劃小隊

(數量眾多的種植大棚) 胡崇傑 攝

我們查看了發生黴變的菌種,在翻閱資料後發現,這可能是菌棒滅菌不徹底或者菌種品質有問題造成的。種植戶表示:“菌種入土後我們都會定期噴灑菌菇生態寶(一種藥物)抑制病菌雜菌,保護羊肚菌的生長。我們在種植棚外備了專用鞋,進棚子都需要換鞋,就怕雜菌感染了菌株。”

春耕備耕正當時——貴州大學農學院春耕計劃小隊

(種植戶在查看菌絲) 吳雲 攝

此次調研我們與種植戶進行了親切的交談,實地查看了菌種情況,向農戶宣傳了春耕復耕時的注意事項。農時不等人,我們祝願種植農戶們能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兩促進、兩不誤,期待他們糧食豐收。


春耕備耕正當時——貴州大學農學院春耕計劃小隊

(棚內菌種生長狀況) 歐陽俊卓 攝

文字:袁茂莎


審核:胡仁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