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話講法律——如何用法學思維避免上當受騙!

總有人問我,你被騙過嗎?學法律是不是一定不會上當受騙呢?


其實吧,只要不能預知未來,誰都有可能被騙,包括學法律的人。社會與人總是存在不確定的因素,面對這些不確定因素,事情發生的結果往往也不可以預測,但是,可以通過幾個法學思維,教會你如何減少上當的可能性。下面就用五種方式告訴你如何避免上當受騙:


一、不相信一方言論

人的表達總是帶有偏向性的,如果有人想去騙你,更是如此。他的言論會把你引導到他的思維當中,進而讓你失去正常的判斷能力。就像法官一樣,法官從不會只聽一方言論就下判斷,而是縱觀原、被告兩方證據,中立判斷。在日常中,我們也要如此,當你聽了一方言論後,一定要去了解這個事物的另一面是怎麼樣的,當你都瞭解的時候,你的判斷才是明智的。


大白話講法律——如何用法學思維避免上當受騙!

二、選擇靠譜的交易方式

淘寶、京東之所以迅速崛起,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們的信任問題,你也許不信任賣家,但是你可以信任淘寶,淘寶在你沒有確認收貨前,是不會把你的錢給賣家的。這樣大大減少了你被賣家騙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你選擇微信交易,你的錢會直接到對方的賬戶中,你將沒有後悔的機會。


三、選擇靠譜的維權渠道

其實這點並不是一定要寫的,直到我見過一種人。自己被騙了,別人稱可以幫助其維權,但是要收費。這個人就真的把錢給了那個人。妥妥的又被騙了一次。維權方式無非幾種:自行協商、向12315舉報、向工商部分舉報、向人民法院起訴。不要相信非合理的維權渠道,而且要注意維權方式一定要合法,要不然,本來自己佔理,卻成為了侵害者。


四、選擇考慮的交易對象

為什麼要選擇考慮的交易對象呢,點有很多,我只說一個最根本的。就是他有賠償能力,即使被騙了,也可以索賠,換句話說就是他賠的起。大家應該都知道,在民間借貸中,如果對方沒有償還能力,除了被列為失信黑名單,也沒有別的辦法。這就是所謂的社會風險,選擇一個考慮的交易對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容錯幾率。不過要強調的是,考慮的公司一定是真的考慮,而不是宣傳的,請參考第一條綜合判斷。


五、注意保留證據

證據,真的是維權最重要的東西了,這關係到你能否成功維權的根本。你需要證明你自己確實損失了,確實被騙了。很多人說,我知道啊,我說的都是真的啊。但是我們需要讓別人也知道,光說肯定是不行的。說的價值是最小的。保留證據方式很多,錄音錄像、截圖、書面協議等等,證明越多越好,越完整越好,越邏輯關聯越好。


最後,祝大家永遠都不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