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竞争到了死胡同?进阶价格思维,摆脱困境的逻辑基础!

任何生意都是依靠价差形成利润空间,然后通过降本增效来达到利润最大化。尤其是在小编所在的零售行业,由于厂家以下板块从业者学历普遍不高,所以

这一行可以做的基础变成了“我能拿到便宜货”!而所有的竞争也都留存于“我比他便宜”。


价格竞争到了死胡同?进阶价格思维,摆脱困境的逻辑基础!

尤其是近两年,依靠上游价格优势和缩减利润空间去竞争的模式,基本到头,相信这两年较多生意人都要集体面对两个问题:

一、价格竞争没有底线:

比如小编所在的调味行业,由于渠道分化,市场一天一个价格。你愿意挣1块,就有人愿意赚5毛。尤其是广东等一线城市,为了生存人人自危,加上现在任何人都明白生意前期是可以不赚钱的。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很多低于进货价出货的情况。原有贸易商跟则无利润,不跟则无生意,只能不断缩减利润。同样的情况还存在于所有零售行业,超市之间的价格竞争,餐饮之间的价格竞争比比皆是。似乎,大家都到了一个死胡同。


价格竞争到了死胡同?进阶价格思维,摆脱困境的逻辑基础!

二、有利润产品越来越少:

曾经的贸易商赚钱,可以说是“欺上瞒下”,通过上下“哭穷”的形式来获取非畅品高利润,但是近年来供大于求,加上互联网让供需关系信息透明化。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思维“卖不动就是因为价格不够便宜”。甚至前两年还有一些厂家主动提出,亲民价才是唯一出路,让经销商和渠道苦不堪言。


以上两点是这两年我遇到贸易商谈论最多的点,但这又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价格竞争是最简单直接的竞争。今天小编想来好好盘点一下作为生意人,如何去思考价格,如何用价格提升服务和获利。首先我们来看看价格是什么?

百度词条,价格:按照经济学的严格定义,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时单位商品量需要货币的多少。或者说,价格是单位价值(单价)。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是一项以货币为表现形式,为商品、服务及资产所订立的价值数字。

从标准解释可以看出对于价格的定义来自于两个,一个是价值。一个是单价货币通俗来讲就是本身的使用功能和定价。


价格竞争到了死胡同?进阶价格思维,摆脱困境的逻辑基础!

在讲价格思维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常规定价思维:

一、从上而下的定价思维:

对于一个完全新品的价值基本上大多数定价是从上往下推的,比如一个产品成本20,需要80%的渠道利润才能较好运营,所以我们零售价定100元。

二、对比思维:

对于已经有同类产品,那基本上就是依靠他来定,基本上就是其价格附近20%进行波动。

三、自卑思维:

基本上所有产品定价,销售层级和渠道层级都希望同类产品比市场最畅销的产品价格更低,感觉那样更容易推广售卖。


价格竞争到了死胡同?进阶价格思维,摆脱困境的逻辑基础!


这是传统的价格思维。但这一套,最近几年大家发现越来越不管用了。不管多便宜总是销量起不来,自己哪怕是没赚钱似乎也不能实现大卖。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忆,如果你去超市买东西的场景,跟着我的问题去思考:

1、男人思考:牙膏多少钱算贵,多少钱算便宜?如果你今天第一次买牙膏,你到底是以什么为基础去选择?哪个品牌的牙膏条码最多?会不会买最便宜那一款?

2、女人思考:篮球多少钱一个,多少钱算好?如果你今天突然要给你老公买一个,你会以什么为基础去购买?哪个品牌的篮球品种最多?会不会直接挑最便宜的?

思考完了这个之后,大家会发现。其实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可以得出:一方面是我们非常了解的东西并不多,另一方面是我们对于自己不明白的东西,选择品质好坏大概率是用价格去判断。也就是大多数生意人日常思考的都是消费者就是自己,什么都懂。但其实只有你懂而已。


价格竞争到了死胡同?进阶价格思维,摆脱困境的逻辑基础!

从这里出发,我们开始正式来讲几个进阶价格思维:

一、新产品要要找价值,敢定价:

1、找价值:

对于任何领域的新品,优先考虑的是找到它的卖点和特点。比如海天酱油,金标生抽,在很多区域推广起来非常艰难,因为大家觉得不好吃。但仔细研究发现,金标是最好的炒菜将有,高温不变酸,这是大多数不具备的特点。所以,他的卖点就是炒菜,如果不教育消费者这个用途,那永远都会被钉在“太咸,不鲜”的第一感觉上。

2、敢定价:

对于新产品,其售卖多少第一步就是铺市率,只要没见过,大家对于他的价格本来就是未知状态,那也就没有便宜和贵的概念。铺市率是需要人去做的,是需要花钱的,任何产品都应格有自身养活自身的价值,而不是纯额外投入。所以,新产品的价格如果定位中高端,那一定是可以往高定的,毕竟价格降下来始终比升上去容易。比如海天出一款健康酱油,别人都定8元零售,而我直接在自己区域定10元。每个渠道都有20%以上利润,前期推动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价格竞争到了死胡同?进阶价格思维,摆脱困境的逻辑基础!

二、要避开价格带:

如果你不是一线品牌,上来就是要硬刚那种。那就一定要注意研究价格带,比如蚝油。市面上都有零售每瓶6元、7元、8元的蚝油。那公司出了一个知道零售价7元的蚝油,你应该怎么卖?首先我感觉这绝不是可以占据主要份额的产品,那就必须避开市场价格带,我直接定9元。在超市上条码后,明显发现客户还有购买。

这是对于消费层级的思考,如果是同一价格,大概率选择自己熟悉的,而每个价格带都有消费者,有些人喜欢选最贵的,有些人喜欢选中间的,有些人喜欢中间偏高的。这是需求问题。所以,定价的时候一定要思考价格带的问题。

三、坚持服务比坚持价格更重要:

很多生意人总觉得,自己只要卖贵了那就没生意,但没价格,又不可能做服务。这就又到了死循环中。思考逻辑应该是,你没有服务,我只能跟你谈价格。我们总觉得,自己的产品一定会有人去找,但是任何贸易商思考一点,下游客户中你产品在他生一种占比到底有多少?他的利润到底有多少?

这两个问题思考下来就是,自己的产品可能10%都占不到,并且他们的利润远远高于我降价那部分。比如酱油贸易商,总觉得终端很在意自己的价格,但是一盘点,调味品在一个零售店占比5% 都不到,他有那个找价格的精力还不如去找饮料。并且零售商利润都在20%以上,他的需求是能多卖,并不是能便宜3%。


价格竞争到了死胡同?进阶价格思维,摆脱困境的逻辑基础!

服务,并不是有人跟进。任何表面上带着“赚钱”目的的行为都不是优质服务,定期回访。而下游客户需求的永远是做更多生意,少操心。这就是所有商人要去思考的点了。任何生意,只有靠服务才能长期保持,并不是靠价格,毕竟价格是波动的。本次疫情期间就可以看出,在过年期间,谁能送货才是第一,并不是价格问题。

四、下沉是最好的畅品价格解决思路:

对于已经能够大流通的商品,这些年都面临无钱可赚,甚至亏钱的窘境。比如在广东的老干妈,最好的另个品种,给批发永远都是赚2块,毛利不足2%。那到底解决思路是什么?

是不要“懒”,如果你的售卖渠道都是批发,那自然价格低,如果你的售卖渠道是批发下游,价格自然高,毕竟,任何产品不会因为出货价便宜降低零售价。如果更下游,那利润更可观。这些年很多贸易商是忘了终端工作,追求“快餐文化”。忘记了最基础的积累,自然会遇到受人压榨的情况。


价格竞争到了死胡同?进阶价格思维,摆脱困境的逻辑基础!

五、消费者想要的是占便宜,而不是便宜:

一个非畅销产品卖10元,如果搞7.9元特价。其实不会有什么人买,因为我对你的产品没有思维定价,你给我说原价10元,我觉得你在骗我。而如果,我搞10元加1毛钱,送1包零售价2元的味精,那活动效果就会好很多。

一件衣服原价800,一个消费者在你这家店买这件衣服1000,去到另外一家店看卖1200。那他会感激你,觉得你这里好便宜。如果你卖700,他去到另一家店看到650,那你基本上就是丢失了一个客户。消费者基本上在消耗品上,穷人还是少,需要的是心理的便宜,而不是价值上的便宜。


价格竞争到了死胡同?进阶价格思维,摆脱困境的逻辑基础!

价格,永远是一个生意人需要细心思考的东西。希望本篇文章对从业者或者经营者有一丝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