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商界大佬:臺灣觀光業與農業復甦全靠大陸

臺灣觀光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全臺農會理事長的蕭景田接受訪問時表示,觀光產業及農業早在2016年蔡英文“執政”後就受創嚴重,現在疫情在世界各國不斷蔓延,雪上加霜,如果要讓這兩個產業復甦,都得靠大陸。

臺灣政商界大佬:臺灣觀光業與農業復甦全靠大陸

蕭景田

  蕭景田,1954年出生,曾任中國國民黨“立委”、中常委,彰化縣副議長,蕭氏宗親會總會長。現任臺北北投麗禧溫泉酒店董事長、觀光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全臺農會理事長。

  蕭景田表示,疫情爆發與擴散,對整個觀光飯店及旅館業的衝擊非常大,如果以平均住房率來看,大概掉了七成以上,損失的產值因為疫情還沒結束,目前難以計算。所剩三成住房率來自三個部分,一是洽公的,二是個人或家庭車開出來旅遊的,三是三、五好友結伴出來玩的。至於組團搭遊覽車的、公司行號辦員工旅遊的、甚至府舉辦各種會議、座談、研習營的,全都沒了。

  他指出,從臺灣本島來看,人心恐慌的程度遠比疫情發展還來得嚴重,這就造成民眾不出門、不出外用餐、不消費、儘量減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大幅減少社群活動,因此對經濟活動、消費經濟造成非常大的衰敗現象。

  他說,蔡當局現在雖然提出紓困、補助、救濟、獎勵等措施,但這都是遠不及觀光飯店及一般旅館悽慘的損失,因為對觀光飯店、旅館業來說,每天的住房率至少要維持在五成以上才能經營得下去,有的甚至得有六成五的住房率才能經營生存,這取決於飯店的規模、類別、以及針對的客戶對象,設備、設施規模等,而紓困方案的補貼,比起一成住房率的收入都還不到。

  他表示,很多觀光飯店、旅館業都是靠借貸在苦撐。基本上,他們不想資遣員工或放無薪假,因為一旦做下去,這個產業會垮掉一大半,將來很難再起死回生,臺當局的紓困案用意良善,但沒有完整的配套與整合。

  蕭景田指出,整個觀光產業鏈在2016年蔡英文上臺,兩岸關係轉壞,就遭遇重大打擊了,當時陸客大幅銳減,尤其2018年間觀光產業鏈倒的倒、逃的逃;蔡當局都稱年觀光客總人數1千多萬,其中陸客至少掉了200萬人以上,雖然找東南亞遊客充數,但其消費能力遠不及陸客,所以人數看起來維持1千萬,但觀光產值差很多,而陸客不來,是因為他們認為蔡當局不友善,他實在很想勸蔡政府跟陸客過不去就是等於跟錢過不去。

  農產品銷往大陸的變化,蕭景田表示,因為兩岸的氣氛,加上疫情的影響,以及兩岸不通,現在大陸很多產品都不來採購了,改向東南亞採購,所以現在銷往大陸全部都是0,以前馬英九時兩岸關係好,大陸人基於情感,農產品銷往大陸有很多優惠,甚至大陸給予“綠色通關”,就是隻要臺灣這邊檢疫沒問題,大陸就直接通關,因為雙方有互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