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很多人不願意使用房車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老哥聊生活


房車是旅遊出行的一種時尚品質方式,在歐美已有百年曆史。進入國內時間雖然較短,但追求自由自在慢生活,已逐漸成為人們嚮往的旅居生活夙願。國內房車從16年開始興起,房車改裝廠家也從十幾家,發展到現在的上百家,特別是2019年房車銷售達到七千臺輛,創歷史新高。這一數字表明瞭房車愛好者的追求在上升。然而,面對國內這麼龐大的市場,房車銷售數量卻少的可憐。究其原因,無呼這麼幾個原因讓多人不願購買和使用。一是國內房車底盤選擇少,大多是前驅後單輪,駕駛感和車輛承重不適合改裝房車。二是改裝廠製作工藝簡單,大多手工作訪,佈局設計單一配置低,完全不能滿足出行需求。三是價格偏高,認為房車水深,難以接受。四是受道路限高,限寬以及駐車營地高收費等影響,也是很多人不願意購買和使用房車的主要因素。五是停車難,小區停不下,車高又下不了地庫,再加上外出旅居駐車場地環境因素,都是制約了房車使用。當然,國內房車起步才剛剛開始,隨著環境的改變和配套設施的完善,相信房車旅居生活,會成為眾多人們追求的目標!





車行天下牛


第一,停車難。房車比較大,長6米高三米, 出門在郊區在小城鎮停車還可以,大城市停車位本來就緊張,這麼大的車停放會很難,地下車庫也進不了。相反,收入高喜歡旅行的恰恰是大城市的。好在現在有各種短軸房車,最短的五米,也就是商務車長度,還有5.4新全順 5.5大通V90,5.7大通V80,高度也有齊心升頂可以下地下車庫。

第二,價格。房車現在選擇較多,但價格起步在20萬以上,c型車通常要40萬以上。福田 五菱 御風等手動擋的,可以15 16 萬拿下,陽光尚遊國六大通V80自動擋可以15萬拿個乞丐版短軸,就是沒空調沒暖風小電池。

圖上這個新飛的小房車,小貨車底盤,空間也很好,15萬多美達空調都有,快快樂樂出門。雖然速度只能80,爬坡一檔。但不上高原也夠了。

至於SUV床車,那就簡單了,4000買個電小二,1500買個外置爐灶裝後備箱,200花灑潛水泵,100淋浴帳篷,自己找木匠做個架子,5000塊就能出門了。就是最好一個人,兩個人有點擠。衣服都沒地方塞。




linda20412559


一方面是遭罪。雖然房車旅行提供了其他旅行方式沒有的便利,但是由於房車在我國發展較為緩慢,該有的配套並沒有建齊,比如房車基地就並沒有普及。這就意味著,駕車房車的時候,可能無法及時充電、補給生活用水,也不能傾倒生活汙水、糞便等汙物。而如果一旦沒水沒電,房車就失去了家一般的便利。

另一方面,就是划不來。儘管房車可以省下交通費、住宿費,但是購車成本更加高昂。目前的房車市場,少則三十萬,多則四五十萬,乃至上百萬。這得坐多少次飛機、住多久的旅館,才能當然賺回來呢?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購買房車真不適合每個人,如果你能夠在一年之內保證兩個月以上,甚至半年的出行安排,而且還能連續三四年這樣遊玩,那麼還是划得來。最適合的人群,就是剛退休的兩口子,上班族就別考慮了,真的不值當購買房車。

再加上,房車貶值率普遍較快,更加劇了性價比的劣勢。尤其是對於那些高度定製的房車,未來出手更加困難。如果不能在自己手裡物盡其用,那麼真的不建議購買房車。哪怕是臨時租一輛房車,也比買房車長久擁有的強。

那麼如果真的喜歡像開房車一樣出門怎麼辦呢?

兩個辦法。

一個方法,是可以買一個一輛大馬力的SUV+拖掛式房車,總成本可能不到房車的一半,卻能實現房車的大部分功能。而且上班的時候,還可以將拖掛式房車收起來,只開SUV上班,不耽誤日常用車。

另一個方法,更便宜。只需要購買一輛普通的汽車,再加上一個氣墊。就可以過上白天開車、晚上睡覺的日子。除了不能在車裡燒火做飯、洗澡、上廁所以外,其實也是一種開車出行的好方法。關鍵是省錢啊。

對於開車出行,你喜歡哪種方式呢?


替你去試駕


不是不願意使用,而是玩這東西成本太貴了,一般的工薪階層就不用考慮了。如果你看上那些十萬左右的自行房車千萬別買,不是說便宜絕對沒好貨,房車本身在中國就是小眾消費群體,廠家為了盈利必須將單品的利潤裡提高,所以自己想吧。在汽車文化比較發達的國家房車也是中下收入階層一種長期居住的場所,而在中國這是完全不可能的,看看如今的塔樓林立中國人按人均計算早已不缺房子,但價格依然咋舌,想想也能明白為什麼。

有錢人也不是都喜歡房車的旅居生活。大部分國人努力打拼掙錢,辛勤的工作、加班加點。雖然掙了豐厚的積蓄,但也早已喪失了對個性和生活品質多元化的追求。早已沒有什麼精力和心力再去玩什麼DIY或者房車旅居之類的,這也是中國大部分玩房車的人都是40歲以上有錢有閒還有足夠精力折騰的一群人。

所以對更多的人來說,即便是旅遊也是去景點,開私家車,最多車後排放倒改個床車臨時休息下,也還比較實用。大家不是不知道私房菜好吃有味道,而吃快餐無非就是看中省事兒、經濟和不費腦子。即便是玩房車的人大部分也還是玩一些固定有配套和營地設施的線路,在我來看國內這種並不成熟但都想掙錢的背景下,旅遊的體驗感也並不能算理想,更多還是一種概念。


老倪DIY


我對目前國內房車情況的總結;1/,物無所用。99%房車在99%的時間裡都是閒置著的。圖啥?因為購車人沒那麼多時間去出遊!真正有時間出遊的人,是不會傻到去買房車的。2/,開房車出遊的人,99%的時間都無奈的放在和旅行旅遊無關的,菜米油鹽醬醋,停車,作飯,排汙,水電,避險上面了。冬夏夜晚不敢開空調!(開的了嗎?)有意思嗎?光圖新鮮了。費精力,費錢,耗時等,出遊費用更貴,擔驚受怕等負面的感受層出不窮,不勝枚舉!而出遊的目的本應是休閒,觀光,瞭解各地風土人情,美食美味,心在大自然,陶冶情操。3/,有99%購車人後悔了,購進的車,轉眼就成了白菜價,脫不了手了!車砸在手裡了!4/、99%購車人覺得,趕這個時髦,是人生的最大敗筆。追悔莫及。目前在國內,“房車”和負能量,負面影響,負面感受是幾乎畫了等號的。簡而言之;除了拍個視頻顯擺一下,“我有房車了啊!”其他方面都被“打碎門牙,往肚子裡咽的感受佔全了!(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假瓦


最直接的原因是:開房車出去旅遊是最違反旅遊本質的方式。旅遊的最本質最高的境界是:體驗休閒、賞閱自然風光,見識各地風土民情,品嚐傳統特色美食。開房車的人基本上每日花一大半的精力伺候房車,能做到走馬觀花而已。誕生於美國的房車旅遊方式,對其他國家的人根本不適用,比如富裕而有文化的歐洲人很少使用房車出遊。


海島樵夫


1,沒時間玩,使用率低。主要是房車用途單一,大部分人一年猛開上房車出去玩的時間少之又少,所以導致使用率極低。

2,不好開,不好停。房車又高又大,操控性不好,又經常碰到限高無法通過。停車位也不好找,很多停車場還驅趕房車。

3,使用體驗並不美好。空間侷促,水電補充也是頭疼的問題。

4,貶值快。房車消費群體有限,而且都有個性化要求,所以二手房車價格賣不起來。

所以房車適合有足夠時間長時間出遊的,自己也比較勤快的人。


AaXx


我國現狀決定了我國玩房車的人少:第一房車價格高油耗大。一臺c型房車(不說b型)稍好一點的十七八,b型則二十多,油耗多在十幾個。第二雖說這幾年國家富裕了,但發達國家還差的多,利如小日本,人家掙一個月的錢可遊三個月,我們正相反。表現在實際就是生活壓力大沒時間去玩。第三國內房車營地少,房車常常找不到合適的停車場,得不到及時的補給。第四房車上有些設施用處不大,比如電視。我們出遊就是要感受大自然,看世界,精力要放到游上而不是窩到車裡看電視。第五通過性稍差點,有些地方限高麻煩點。


源頭面館


這個原因就很多了,其實主要是因為國人比較怕麻煩

房車的車身往往比較長,超過了6米的車身長度,那麼,國人比較普遍的C級駕照是不能使用的,只有B級駕照才能夠駕駛。而對於很多連C級駕照都是剛剛可以過的駕駛員來說,一張B級駕照,就足夠讓大家望而卻步了。

除此以外,目前國內嚴格的停車規定,讓房車處於一種難停又難開的尷尬境地,試問,一臺根本不可能裝進停車位的車,又怎麼能夠讓大家去接受呢?再者說,如今到處是限高杆。房車的通過能力又不行,因此很多人也只能放棄了。

最後,我想說,房車在中國,真的不太合適,買得起的地方,基本用不到,用得著的地方,又沒什麼人買的起。


說車那點事兒skr


其實不是不願意使用房車,是願意但條件不允許,我講的條件倒不是說經濟條件,主要是玩房車需要時間,房車的最大成本是時間成本,其次國內很多地方停車不方便,不出去玩的時候房車找不到合適的停車點。再加上配套的房車營地也少,出行也會受到一些影響。所以很多願意買房車的由於這些原因,很多都還在觀望中,不過最近幾年房車的發展速度也是想當的快了,保有量也在不斷增長,相信隨著城市周邊託管型營地的不斷增多,解決好房車停車難的問題後,中國的房車一定能得到蓬勃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