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說起黃曉明想必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一直以來都有黃教主的稱呼,就在去年參加過《中餐廳》後還成了紅極一時的“霸道總裁”,行事作風相當有自己特殊的風格,那句: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一時間就成了熱點話題,整個暑假黃曉明成了網友的開心果,就連趙薇都在線調侃,不得不承認,這句話的反響也是夠高的。在接戲、投資時這種風格也形影相隨。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1993年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在港上映後成年度票房總冠軍。在唐伯虎身上明顯就可以感覺到延續周星馳本身的那種無厘頭的搞笑風,這部影片也成了周星馳的喜劇經典之作之一。2010年上線了《唐伯虎點秋香》第二部,一經播出瞬間撲街,惡評在網上鋪天蓋地,甚至有評論講到,感覺像是被蹂躪過似的。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98年瓊瑤的一部《還珠格格》一經播出就紅遍大江南北,學生身份的趙薇、還在打雜的范冰冰、在內地沒什麼流量的蘇有朋、林心如等人也因此而成名。到第三部這幾位紛紛退出,黃曉明、古巨基等人加入,飾演小燕子哥哥蕭劍的就是黃曉明。按照前兩部高達將近70%創新高的收視率,第三部應該也不會太差,沒想到最後收視率就下降到30%不到。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98年港版《鹿鼎記》播出,陳小春飾演的韋小寶讓他擁有自己的靈魂將愛表達到極致,而陳小春在觀眾眼中也不再只是古惑仔的形象。04年內地版播出,黃曉明飾演的韋小寶撲街,順便又讓陳小春火了一把。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15年鍾漢良與唐嫣的電視劇版《何以笙簫默》播出,成為電視劇裡首部在網絡上單日突破三億播放量的作品,“年少的愛戀與情緣,執著於等待而相愛一生”相當受學生歡迎。這部作品獲獎四項,還被另外兩個國際獎提名,而唐嫣和鍾漢良兩位主演也因這部戲在各種頒獎典禮上收割。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劇版獲得如此成就,在同年影版就在影院上線,兩位主演分別是黃曉明和楊冪,最終影片票房僅3億多。最讓人意想不到的一點應該是,獲獎記錄中僅有的一條還是楊冪喜提“金掃帚”獎。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其實任何收視率爆表的影視劇作品都會出現第二部、影版變劇版、劇版變影版……本想讓經典超越前線,可最後更多的都是撲街、清一色的尷尬場景瞬間撲面而來,都知道黃曉明自身就有一定的熱度和流量,而平時的資源也相當給力,但不知道到底什麼原因,當他的作品呈現到熒幕上後,得到的反饋好像總會有點“尷尬”!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這一定律在網上被評為:什麼紅就跟著演什麼,永遠走在續集、翻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除此外,還有一種更讓人無奈。

《步步驚心》若曦和四爺的故事感動無數人,吳奇隆和劉詩詩成了經典,這倆人也成了角色的標配認定。但其實在這部戲開拍前四爺的扮演者並非是吳奇隆而是黃曉明,不過黃曉明具體是什麼原因拒演,可能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紅海行動》讓張譯、杜江走紅,特別是讓杜江因此被樹立了無比高大的形象,後來也接到了像《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等超正能量的作品。同樣遭遇黃曉明拒絕,當時給出的理由是:因為楊穎懷孕即將生產,想要多陪陪她。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別人都是錯過一次機會後,幾乎就沒什麼機會再被優秀的導演作品找上門,但黃曉明的人生就像開掛一樣,一時錯過一時爽,一直錯過一直爽,在他的事業發展途中,很多簡直為他量身打造的角色都能被拒絕,也是沒誰了。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湄公河行動》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大膽的拍攝尺度和激發起國人的愛國情懷讓這部作品好評無數,票房高達11.84億,16年播出後連續三年在各種場合獲獎。很不幸,黃曉明也一不小心就錯過了,在影片播出後不少人都說張涵予飾演的高剛這個角色就是為黃曉明而打造的,但是最終他的選擇是捨棄《湄公河行動》轉身選擇了《大唐玄奘》。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西遊記》給留下的“陰影”,如果看過這部影片應該有人能發現,這些在歷史上真實有的情節,在影片中還能出現錯誤,玄奘到底譯了多少經書?影片中提到的數字是多少?法華經到底是誰翻譯的?最終影片票房僅3000多萬,不及《湄公河行動》的零頭。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其實這兩部作品對比還是很明顯的,湄公河慘案當年引起多少轟動可想而知,要拍攝成影視劇作品肯定是想讓更多的人更全面的瞭解,一旦拍攝肯定會成為回憶的一部分。而《大唐玄奘》則不同,與我們生活的年代相隔太久,並且很多觀眾可能也會受《西遊記》的影響。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琅琊榜》讓胡歌的英俊的面龐,灑脫的氣質體現的淋漓盡致,有消息說這部戲也有找黃曉明,可……。後來黃曉明先後去拍攝了《錦繡緣華華麗冒險》、《琅琊榜》第二部。華麗冒險的收視率慘不忍睹,而繼胡歌之後黃曉明出演的第二部效果也不盡人意。不少網友都調侃: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這樣一來不是啪啪打臉麼。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當然第一部拍之前是否找過黃曉明,這些很多都是小道消息,不過既然《琅琊榜》這一題材的作品能夠被大眾接受,有導演去拍攝,肯定就有演員參與到其中,只是結果的慘敗是任何人都沒能想到的。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其實從這些經歷中也不難看出,想要得到較好的發展,除了自身優秀外,也要有足夠的機會,當然當機會到來的時候自己一定要抓住,否則下一次機遇到來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像黃曉明這樣常年處於“錦鯉附體”的狀態當中的。

有種接戲叫“曉明定律”?本能引領風尚,結果往往以慘敗收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