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子不能上网课 扶贫干部上门解难题

贫困学子不能上网课 扶贫干部上门解难题

贫困学子不能上网课 扶贫干部上门解难题

将学习资料送到两名学生手中。齐菲供图

□本报记者 刘佳

“咚咚咚!”3月16日,宝兴县灵关镇后山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村第一书记,以及灵关中学的两名任课老师敲开了后山村3组两个贫困家庭的大门,正在屋里看书的苟程程(化名)、苟霖霖(化名)两位初中生,见到来访的客人,喜出望外。

“这次我们特地登门,为两个学生每人带去一部智能手机,切实解决她们之前没法上网课的问题。”后山村第一书记齐菲告诉记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宝兴县积极组织学校有序、有效、深入开展“线上教学”工作。贫困学生“宅”家生活、开展“线上”学习有无困难?灵关镇党委组织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以及村两委干部通过电话、微信、走村入户等方式,对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留守儿童进行了全覆盖摸排,及时掌握贫困学生在疫情期间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的需求和困难,建立灵关镇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疫情期间学习情况台账,对存在困难的学生,及时与学生家长、学校以及帮扶部门、帮扶责任人进行沟通联系,针对问题开展帮扶。

通过摸排,全镇有4名贫困家庭学生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其中灵关镇后山村3组的学生苟程程、苟霖霖的情况尤为特殊。两个孩子是邻居,学习成绩优异,两家都于2013年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均于2015年顺利脱贫。苟程程、苟霖霖两家由于地处中高山段,不通互联网,平时依靠卫星接收器收看电视节目,但却无法收看网课频道,家中也没有智能手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了让两位学生停课不停学,镇党委及时与灵关中学、帮扶部门宝兴县团委取得联系,一方面与校长、班主任一道将教科书以及学习资料送到家中,叮嘱学习重点,并鼓励两名同学努力学习;另一方面为她们制定“1+1”结对帮扶,宝兴县团委和灵关中学分别指派2人定向联系帮扶。宝兴县团委为两名学生提供了两部智能手机,解决线上学习的问题。帮扶责任人定期走访,帮助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学校老师则每天通过电话及时讲解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和布置作业,实时掌握学习状况,解决学习问题。

通过各方努力,两位同学现在已经解决了线上学习问题。她们对灵关镇党委政府和学校老师表示感谢,并承诺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用学成知识回报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