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新區更需補短板強本領

  “省委、省政府8條硬核政策措施出臺,推進貴陽和貴安的融合發展,既是一個新課題,更是一個新機遇。站在新起點上的貴安新區,尤其要抓住參與‘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機遇,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緊密合作。”

高波:新區更需補短板強本領

  “牢牢把握中央賦予的‘西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生態文明示範區’的戰略定位,貴安新區這幾年一路發展壯大,取得矚目成績。省委、省政府8條硬核政策措施出臺,推進貴陽和貴安的融合發展,既是一個新課題,更是一個新機遇。作為全省對外開放‘橋頭堡’的貴安新區,來到一個新的起點。”貴州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貴州省物流行業協會副會長高波在接受採訪時說。

  貴安新區建立以來,始終堅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方向,堅持“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協調發展”的發展路徑,緊扣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城市、聚人氣,廣招商、興產業”的總體要求,從一紙空白做起,建成了路網通達、產業集聚的黔中核心區,成績斐然,對外開放的步伐節奏鏗鏘,漸入佳境。

  高波說,對於貴安新區,一個內陸省份的國家級新區來講,“對外開放”包含兩個層面的要素,一個層面是要打通與其他省區的連接,讓區域經濟聯繫更為緊密、產業優勢更能互補,在區域互動中尋找做大做強的機會,“以前別人不做的,我做起來,以前別人做得不好的,我把它做好”。另一個層面是要面向世界、門戶大開。眼下,經濟全球化加速,區域之間、城市之間彼此“粘度”越來越高,不管哪一個省份,“一家獨大”是非常困難的。站在新起點上的貴安新區,尤其要抓住參與“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機遇,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緊密合作。

  “貴陽貴安融合發展,必將實現優勢資源的整合,形成1+1>2的開放格局。”高波說,以貴陽市和貴安新區為中心來看,西部有清鎮到貴安的物流網絡,東部有以龍洞堡國際機場為依託的空港物流,北部有扎佐物資集散中心和都拉營國際陸海通物流港,南部有改貌鐵路口岸,一張輻射貴州全省乃至周邊省區的物流大網已初步形成。

  作為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按照“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要求,推進路網、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在高波看來,新區六年紮實耕耘,高起點打造了一批物流基礎設施,如今釋放這些基礎設施強大的輻射能力、服務能力,正當時。

  “智能化的倉儲、先進的服務水平、創新的發展理念等,都是貴安新區前期做好的‘功課’,有了這樣一個‘底盤’支撐,新區再出發,未來可期。”高波說。

  在談到一些行業對貴州申建自貿區呼聲很高時,高波認為,自貿區的申建毫無疑問將有力推進貿易便利化,消除貿易壁壘,也必定推動地方高質量發展。但若要跟上先進地區對外開放的步伐,不僅要“補短板”,更要“強本領”。新區成為“增長極”的支撐,在於經濟實力和產業發展。

  “物流為產業服務,沒有產業,物流是空談。”高波說,貴陽貴安融合,貴州兩大發展“動能”共同發力,舞好“龍頭”,可推進產業做大做強、經濟轉型升級,為對外開放注入強勁動力。

  目前,新區已站在數字經濟、信息技術、集成電路、智能製造、節能環保、新能源開發、生物醫藥等核心關鍵技術和產業前沿領域,實施了一批重大科技專項,搶佔了新一輪科技創新先機。“持續圍繞產業鏈做文章,精準招商引資,‘強筋健骨’,加快形成產業聚集的磁場,貴陽市、貴安新區必將成為黔中地區的強大發展引擎,形成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開放格局,帶動黔中城市群迅速崛起。”高波說。

  貴州首座五層立交——貴安新區百馬立交。

  3月5日,貴陽市投資促進局與貴安新區招商辦舉行交流會,決定聯合發力、協同招商,力爭今年引進300億元以上省外投資項目。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遊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