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賦能 為高質量發展植入“倍增器”

□淄博日報/淄博新聞網/掌中淄博記者 劉峻峰 通訊員 李豔

淄博新聞網訊 3月12日,資本市場傳來喜訊:山東東嶽有機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東嶽硅材)通過視頻直播連線深交所創業板,採取“網絡上市”形式實現正式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300821。山東2020年“第一股”花落淄博。

管窺一豹。東嶽硅材“雲上市”拔得全省頭籌,不僅是企業運用資本市場的一次實力躍升,亦是淄博金融業加速前行的一次側寫。

2019年末,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提出,要實施金融賦能行動,為高質量發展植入“倍增器”,由此吹響了淄博金融力量集結的號角。

市委書記江敦濤指出:金融是經濟的血脈,也是一個城市產業發展活力的重要支撐。淄博是一個城市價值被嚴重低估的地方,而金融活力不足是城市產業活力不足的重要制約因素,所以要金融賦能。

說到底,金融賦能,亦是在為城市賦能。

眼下正值全城戰疫的關鍵時期,金融賦能的首要任務,是與企業共克時艱,為民生築牢屏障。

2月1日,齊商銀行為我市僅有的醫用外科口罩生產企業——興華醫用器材發放貸款350萬元,僅用時一天。3日,桓臺農商銀行設立了8億元疫情防控專項資金。12日,農行淄博分行為山東華業無紡布有限公司發放1000萬元央行再貸款,從受理到發放僅用一天……

疫情發生以來,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淄博市中心支行、淄博銀保監分局密集下發各類融資保障、民生保障指導文件,全市各金融機構啟動戰疫模式,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截至3月4日,我市36家銀行機構全部免收疫情相關的轉賬、匯款手續費,平均貸款優惠利率5.07%,為疫情相關企業發放貸款152筆、15.67億元。

同時,我市保險業發揮保險的補償功能,提升重大災害事故預防救助水平,為抗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和工作人員提供了67億元風險保障,各保險機構還擴大了意外與健康險的保險責任範圍,將新冠肺炎納入理賠範圍,解決了一線人員的後顧之憂,為廣大群眾和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風險保障和支持。

金融賦能,是用好資本推手,集聚要素資源,通過金融×科創產業×實體×資本,最大限度發揮倍增效應。

3月3日,盈科資本與淄博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淄博市城市資產運營有限公司通過“雲簽約”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各方將在投融資、產業基金募集、產業園區開發等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這是盈科資本與我市繼去年項目簽約後的再度攜手。

去年8月,盈科資本首次來淄考察。去年12月,我市與山東省財金集團、盈科資本共同舉行資本平臺“雙招雙引”重點項目簽約儀式,盈科資本遷移12個基金和持股平臺落戶我市,一批高科技項目也相繼落子。僅僅3個多月,產業招商與資本招商、實體產業與金融產業便在淄博融合落地,為我市加速打造科創產業金融高地堅實基礎。

玩轉資本,以資引商。為助力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戰略實施,沂源縣國資平臺(魯中高科)通過整合金融資源,參股省內外基金管理公司,發起設立了多支股權投資基金。去年10月,沂源淦晟食品公司陷入資金困境,瀕臨資產拍賣。魯中高科引入浙江資本合作成立啟富高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對企業啟動盤活方案。兩個月後,企業順利復工投產,肉鴨分割日均4萬隻,預計年銷售收入2億元,真正實現了“起死回生”。

金融賦能,是讓金融業迴歸本源,引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

“特殊時期,機會難得,感謝政府搭建的平臺!”3月6日,全市政銀企對接集中推介會在淄博智慧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舉辦,一家主營金屬磨料設備的企業負責人在推介項目後心潮澎湃。

當日,14個市直部門向22家銀行機構現場推介重大項目480個,發佈融資需求413.18億元。自去年12月上線以來,淄博智慧金融綜合服務平臺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為銀企對話搭建起高效平臺。截至3月9日,全市共有36家銀行機構和4家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接入平臺,認證企業3413家。通過平臺對接發放貸款89筆、共18.04億元。

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有力金融支撐,是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的重要一環。近來,人民銀行淄博市中心支行牽頭聯合工信、財政、農業農村等部門,組織召開了多次金融政策推進會,督促金融機構對各類項目、企業開展高效融資對接支持,讓“資金跟著項目走”。截至1月末,我市金融機構對市重大項目、重點技術改造項目、服務業重點項目、重點物流項目融資支持539.16億元。

金融賦能,是集聚豐富金融業態,運用更多元的金融要素助推高質量發展。

作為我市企業培育的“苗圃”,齊魯股權交易中心著力為企業提供掛牌、融資、投行、諮詢、培訓等綜合服務,是金融要素聚集的“窪地”。通過私募股權、可轉債等形式,齊魯股權幫助全市各類企業提供融資累計超122億元,融資額居全省首位。2016年省政府推出省直投基金以來,齊魯股權組織547家掛牌企業與省直投基金對接,340家企業獲得省直投基金投資10億元,平均每家294.12萬元。其中,我市77家企業獲得直投基金2.2億元,佔全部投資額的22%。

數據顯示,全市現有26家上市公司、28只股票在滬深港證券交易所交易,新三板掛牌企業累計60家,齊魯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累計673家。

目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正牽頭制定打造區域性科創產業金融高地的實施意見,加大力度引進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金融機構,鼓勵已在我市落地的金融機構做大做強。同時,通過舉辦金融論壇、創投大賽等形式,吸引更多基金、金融機構、科創產業、高端人才落戶淄博,促進我市形成金融賦能的產業格局和適合金融業發展的良好生態。

以金融賦能,為高質量發展植入“倍增器”,不僅僅是金融生態的優化,產業規模的擴大,更是思維的變革,要素的集聚,業態的重塑。倍增,意味著數字的量變和價值的裂變。期待淄博金融業蓄勢而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多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