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讓蒙厚恩以死相報,趙襄子敬義士先禮後兵,趙氏宗主花落誰家

豫讓蒙厚恩以死相報,趙襄子敬義士先禮後兵,趙氏宗主花落誰家

前言

公元前453年,一直以來以侍奉晉國君主發家致富的智氏以不進獻土地為由而領兵攻擊趙氏,韓魏兩家深知智伯準備滅亡趙氏,如若趙氏滅亡,那麼之後韓魏定然和趙氏以同樣的方式走向滅亡。然而此時的智伯水淹晉陽,以為戰局已定,對自己的兩個並不忠實的盟友也沒有加以防範,一夜之間智氏被滅,晉出公流亡。

豫讓蒙厚恩以死相報,趙襄子敬義士先禮後兵,趙氏宗主花落誰家

豫讓刺殺趙襄子

據《資治通鑑》記載,智氏被滅以後,其家臣豫讓喬裝打扮城受過刑的人(在春秋時期,凡是受過刑的人在其身體上多多少少會有印記,這樣的人往往會因為他人的排擠而淪落為奴)混入了趙氏的家中做打掃廁所的僕人。一次趙襄子如廁,感到心神不寧,於是就命令手下人搜查,結果豫讓被抓。趙襄子詢問緣由,豫讓直言自己是為智伯前來複仇的。趙襄子左右隨從準備處死豫讓,趙襄子卻予以阻止,認為豫讓是一個難得的義士,於是命令手下人釋放豫讓,希望以此解除仇恨。

豫讓第一次刺殺無果之後就將漆塗抹在自己的身體上,只有又吞下炭火,徹底顛覆了自己本來的面貌與聲音,隨後沿街乞討,這是的豫讓就連結髮妻子都都已經認不出他了,在路上的時候遇到一個朋友,那人很快便認出了他,看到豫讓如此這般,那人垂淚勸說道,以豫讓個人的才幹,假使去投靠趙氏,那將一定會成為趙襄子的親信,到時候再借機殺死趙襄子,這樣一來,事情豈不是變的更簡單了麼?

豫讓蒙厚恩以死相報,趙襄子敬義士先禮後兵,趙氏宗主花落誰家

豫讓回答說,倘若投靠趙氏而又預謀傷其性命,便是懷有二心,自己目前雖然困難,但依舊不能如此行事,要讓後世天下為人臣者明白,懷有二心便是一種羞恥。一次趙襄子乘車出行,豫讓潛伏在一座橋下等待趙襄子前來,到達橋前的時候趙襄子的馬突然受驚,於是立即下令搜查,豫讓被抓,趙襄子自知,再次釋放,眼前的這個人依舊會陰魂不散而糾纏自己。。

豫讓曾投靠過晉國的中行氏和範氏,但是卻沒有得到過兩家的重用,隨後到了智伯麾下。《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道,豫讓到了智家以後,“智伯甚尊寵之”,智伯一直給人的形象都是仗著自己的才藝欺凌他人,但是豫讓卻在這裡不但受到的重用,而且備受尊重。三家滅智以後,豫讓獨子逃跑到了深山之中,長嘯道“今智伯知我,我必為報讎而死,以報智伯……”,隨後將自己的餘生奉獻給了衛智伯報仇的道路上。

豫讓蒙厚恩以死相報,趙襄子敬義士先禮後兵,趙氏宗主花落誰家

趙襄子娶空同氏

後來,趙襄子娶了空同氏的女子,生下了五個孩子,由於當初趙鞅在選立繼承人的時候沒有選自己的哥哥伯魯成為趙氏的宗主,趙襄子沒有選擇讓自己的兒子擔任趙氏的宗主,而是將自己的哥哥伯魯的兒子封到了代國,史稱代成君。代國原本是商湯時期的一個諸侯,位於晉國的旁邊,到了春秋初期就以王自居了,但是卻依舊向晉國進貢馬匹。

據《呂氏春秋》記載,趙襄子執政的時候,就將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了代王,並希望他們給趙氏提供馬匹。早在趙簡子病重期間,就將趙襄子叫到床前,並囑託代國的重要性,同時暗示趙襄子吞併代國。趙襄子繼位不久之後,就設宴招待代國的國君,讓數百名弄臣將武器藏在羽毛之中,並且準備了一個盛酒用的大金斗,等到代王酒過三巡,盛酒的僕人便拿起酒壺猛擊代王的頭部,並將其隨從全部殺死,之後趙襄子派遣手下用代王的車子去接自己的姐姐,代姬聽到這件事以後,放聲大哭,然後用髮簪自刺而死,代姬所死的地方又被稱為是摩笄山,至今依舊存在。

豫讓蒙厚恩以死相報,趙襄子敬義士先禮後兵,趙氏宗主花落誰家

《史記·趙世家》中同樣提到這件事,並且指出這件事是在趙簡子的喪期完成的,如果說是按照趙簡子的遺命吞併代國,那麼趙襄子的姐姐就應該是趙簡子嫁給代王的,也就意味著代國早已成為了趙氏的附庸國,自然有不斷的馬匹進貢過來,趙氏自然就不用急著吞併代國。

那就只能是趙襄子自己到代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目標(當然也有可能是源於趙簡子的暗示)的時候便將自己的姐姐嫁給了代王,也很有可能沒有收到自己希望的利益,於是誘殺代王。

伯魯應該和代姬是嫡親,這也就是趙襄子為什麼三番五次的希望將伯魯這一支立為自己的繼承人,也就是為什麼伯魯的兒子被直接封為代王的主要原因,如果是其他的趙氏前去代國,那一定會遭到代國人民的反抗。

豫讓蒙厚恩以死相報,趙襄子敬義士先禮後兵,趙氏宗主花落誰家

代成君還沒來得及繼位就去世了,趙襄子又立了代成君的兒子趙浣做繼承人。等到趙襄子死後,他的弟弟趙桓子趕走了趙浣而自立為君,於一年後去世。趙氏的族人一直認為,當初趙襄子本就沒有打算讓趙桓子擔任趙氏的宗主,於是大家一致提議殺死趙桓子的後嗣而令立繼承人,於是眾人一起將趙桓子的兒子殺死,再次將趙浣迎回,擁立為宗主,也就是後來的趙獻子。

個人拙見

“視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是豫讓在得知智伯死後所說的話,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完美的詮釋了這句話。智伯對豫讓有知遇之恩,並對其非常尊崇,其實也不難看出,智伯在對內還是很講禮儀的,只有在面對韓趙魏三家的時候表現的狂妄不尊,也因此使得智氏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豫讓蒙厚恩以死相報,趙襄子敬義士先禮後兵,趙氏宗主花落誰家

趙襄子派伯魯的兒子去代國擔任國君是極有可能的,但是說繼續擁立趙浣做趙氏的宗主就有些牽強,當然也有可能是為了保證趙氏內部的和睦,但是未免太牽強附會。從趙桓子謀取趙氏宗主的一事來看,當時的趙氏內部對伯魯這一支的人還是非常推崇的,也就是趙浣等人很有可能是通過其他途徑獲取了政權。


參考文獻:

  • 《資治通鑑》
  • 《史記》
  • 《呂氏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