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趣事,没钱的糊涂人郑板桥的一段风流佳话

趣事,没钱的糊涂人郑板桥的一段风流佳话

提到郑板桥,人们就会想到他的“难得糊涂”,然而这样一个难得糊涂之人,也是个“风流”种子,这是他自己承认的,他曾这样描述自己:“酷嗜山水,又好色,尤多余桃口齿,及椒凤弄儿之戏。”这也是文人常态,没有那才是不正常。

郑板桥三十九岁那年,原配徐夫人病逝,料理完后事,家庭更加贫困,第二年,郑板桥在兴化知县汪芳藻的资助下,来到南京进行乡试,没想到一不小心中了举人,堂而皇之的做起“老爷”来。读书人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哪个不想做官?中了举,郑板桥的前途顿时光明起来。但他并不满足,为求深造,赴镇江焦山读书。

到镇江以后,郑板桥心情逐渐变好,两年后的春天,郑板桥回到他呆了十年的扬州游玩,此时的扬州虽然不比唐朝繁盛,但也是富庶之地,而且名胜古迹甚多,对文人墨客的吸引力可想而知。这天郑板桥打算去城外约十里的玉勾斜,去凭吊在此被杀的一代风流天子隋炀帝杨广。

故事:趣事,没钱的糊涂人郑板桥的一段风流佳话

游玩了一会,郑板桥有些口渴,决定去找水喝,但见不远处一座黄土筑墙的草屋,屋外翠竹掩映,院中一株杏花盛开,花团锦簇,郑板桥信步踱到门前,轻叩柴扉,迳入赏花,并投语呼之:“请问有人吗?”

只见一位老婆婆从内而出,招呼板桥在小厅堂落坐。

板桥环视这简约干净的小厅堂,墙壁上挂着的书法作品,竟然是自己的诗词,便问:“敢问这位大妈,你可认识郑板桥?”

老婆婆答曰:“久闻板桥先生的大名,却不曾见过!”

板桥笑着说:“不才便是郑板桥。”

老婆婆闻言又惊又喜,对着里屋喊了起来:“小五子,小五子,快出来,你所仰慕的郑板桥先生来啦!”

故事:趣事,没钱的糊涂人郑板桥的一段风流佳话

过了一会,只见一位青春焕发、美丽娇好的盛妆少女翩翩而出,走上前拜见郑板桥,并对郑板桥说:“久慕先生大名,尤喜欢读先生的诗词,故抄写出来贴于厅堂,听说先生近有《道情》十首,能否亲书赐妾呢?”

郑板桥见这被称之为“小五子”的姑娘端庄秀丽,举止娴雅,又爱好诗文,心想难得在这荒郊之所遇上知音少女,爱恋之情油然而生。自然立即允诺,取过随身携带的书囊,拿出松江蜜色花笺、湖州笔、端州砚,这位五姑娘欣喜若狂、心花怒放,绾起翠袖,露出玉腕,用纤纤玉手为板桥磨墨。

郑板桥收心静气,提笔挥毫,一气把十首《道情》写完,尚觉意犹未尽,乘兴又题了一首《西江月》赠五姑娘:

微雨晓风被歇,纱窗旭日才温。绣帏香梦半朦胧,窗外鹦哥未醒。

蟹眼茶声静悄,虾须帘影轻明。梅花老去杏花匀,夜夜胭脂怯冷。

故事:趣事,没钱的糊涂人郑板桥的一段风流佳话

郑板桥写的是眼前景眼前事眼前人,五姑娘得词,捧读再三。她冰雪聪明,恰是情窦初开,为这情意绵绵的“茶词”羞得桃花初染,红霞脸生,低头偷视,脉脉传情。当她母亲唤她备饭,款待板桥,并说要敬郑先生三杯水酒,以表谢意和敬慕之情,才回过神来。

有佳人传情,板桥春心浮动,也不推辞。

吃饭时,板桥了解到这户人家姓饶,男主人已经去世,养有五位如花似玉的女儿,四朵金花已经名花有主,惟有这最小的五姑娘待字闺中,侍候老母。五姑娘芳龄十七,幼好诗文,独爱板桥作品,对板桥人品更是崇拜。

五姑娘的母亲早就在一旁窥见二人你有情我有意,觉得机不可失,开门见山地说:“听说先生新近丧偶,如蒙先生不弃,何不纳小女为箕帚之妾,以遂了小女爱慕先生的心愿!”

故事:趣事,没钱的糊涂人郑板桥的一段风流佳话

郑板桥心中乐开了花,表面上还要装装纯洁,推辞道:“佳人国色,谁不怜爱?只是我家境清苦,怕将来有屈了令千金。”饶太太知道郑板桥说假话,笑道:“养个小妾要不了许多银子,但老妇能跟着先生讨几口饭吃就够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郑板桥还有什么说的。当即答应下来,不过明年他要参加会试,自己的政治前途如何就在此一举了,便告诉饶家母女:“明年是丙辰年,朝廷开科取士,我要上京应试,如果一切顺利,差不多后年我就能回扬州娶你,不知道你能不能等我?”

饶家母女也是知书达理的人,若郑板桥能中个进士,她娘俩怕不得跟着他风光?当然愿意等。郑板桥身边也没什么值钱的物件,便把刚才题的那阙《西江月》作为聘礼,让她安心等待,等他考完,便回扬州。

故事:趣事,没钱的糊涂人郑板桥的一段风流佳话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乾隆元年的会试中,郑板桥一举及第,中了进士,便是天子门生,那是何等的风光。可谁知,乾隆元年五月初三,皇帝发布任命诏书,共任命了一百四十六位新科进士,而却没有郑板桥。他不甘心,便留在京城四处活动,不惜走后门,调动一切关系,在等待中,他误了与饶五娘定下的两年后迎娶的婚约,这一误差点失去了五姑娘。

再说饶家母女在扬州苦等着郑板桥,已经一年多了,郑板桥音信全无。娘俩也没个生计,日子久了,家常用度便成了问题。为了活口,娘俩只好变卖了家当细软,连祖上留下来的五亩地都变了现钱糊口,生活异常艰难。

当地有个富商,也听说过饶家小姐的才貌,知道她家现在受穷,便想趁火打劫,托人捎话:“若五姑娘垂爱,当以七百金做聘。”七百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要是五姑娘嫁过去,那就是现成的姨太太,享不尽的荣华富贵。饶太太有些动心,想答应这门亲事。倒是饶小姐骨头硬挺,她相信郑板桥是个信人君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郑板桥绝不会负她的。饶小姐告诉母亲:“我们已经和郑先生有了婚约,若先背义,将来传出去,女儿难做人。七百两银子早晚也有用完的时候,不如再等等吧,相信板桥先生过不了多久,便会来接我们娘俩。”老娘心疼女儿,只好应承下来,推掉了这门亲事。

故事:趣事,没钱的糊涂人郑板桥的一段风流佳话

也许是饶家姑娘的真诚守信感动了上苍,在饶家母女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有位江西来做生意的富商程羽宸先生,有事路过仪征,在一家茶馆前看到一副郑板桥写的对子:“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一时被其苍劲有力的笔法所吸引,大为赞叹,有了想拜访的愿望,便问板桥是何人?茶倌笑道:“先生也是个久经江湖的,怎么会不知道板桥的大名?先生只要去扬州,随便问谁,都能打听得到板桥的住所。”

程羽宸爱才心切,连夜赶到扬州,一问才知道郑板桥已经进京赶考了。不过程羽宸倒是从侧面打听到了饶家母女为等郑板桥而甘心受苦的事情,深为感动,当即拿出五百两银子,算是替郑板桥出的聘金。有了这大笔钱,饶家的日子顿时翻了身,也不愁一日三餐用度,便可安心等待板桥归来。

故事:趣事,没钱的糊涂人郑板桥的一段风流佳话

乾隆二年,滞留北京快两年的郑板桥,求官无果,只好回到了扬州,与程羽宸相见,情同手足,成为知己,此时板桥45岁,程羽宸60余岁,板桥以兄事之。程羽宸又出资五百两银子,为板桥和五姑娘完婚,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虽然老夫少妻年岁相差二十多岁,但却非常恩爱。

婚后二人情趣相投,情爱弥笃。对于五姑娘的红袖添香,相伴读书习画的幸福时光,板桥赋诗曰:

楼上佳人架上书,烛光微冷月来初。

偷开绣帐看云鬓,擘断牙签拂蠹鱼。

谢傅青山为院落,隋家芳草入园蔬。

思乡怀古兼伤暮,江雨江花尔自如。

夜深了,板桥读书困倦了,掷开书笔,蹑手蹑脚走到五姑娘床前,悄悄撩开绣帐,细细端详她那云鬓横枕、玉臂拥衾的美姿媚态,心都醉了……

故事:趣事,没钱的糊涂人郑板桥的一段风流佳话

后来郑板桥得任山东潍县知县,饶氏跟着丈夫去了潍县,做起了知县夫人,成就了一段风流佳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