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百强企业复工率达100%!西海岸新区:外贸外资稳中有增

外贸百强企业复工率达100%!西海岸新区:外贸外资稳中有增

青岛日报2020年3月23日1版

外贸百强企业复工率达100%,战“疫”期间新签一批过亿美元投资项目——

西海岸新区:外贸外资稳中有增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陆 波

3月11日,海信日立商用空调项目、众安黄岛新城市综合体项目等6个外资项目签约落户西海岸新区,总投资7.2亿美元。

3月18日,国际半导体产业园项目、中德博佩发动机零部件项目等5个外资项目签约落户西海岸新区,总投资6.2亿美元。

……

外贸百强企业复工率达100%!西海岸新区:外贸外资稳中有增

西海岸新区德资企业科思创聚合物(青岛)有限公司抓紧生产追产能。陆 波 摄

进入3月份,作为青岛开放前沿阵地的西海岸新区外资项目招引捷报频传。外贸外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带动就业的大户,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西海岸新区坚决扛起稳外贸、稳外资的责任和使命,坚定扩大开放,确保外贸基本盘稳定、外资利用持续增长。

线下跟踪服务+线上“小助手”互动,外贸百强企业复工率达到100%

从澳大利亚空运至韩国,经海运抵达青岛,青岛优安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的最近一批货物仅用了一周就入库到西海岸保税物流中心,新航线的开通效率让公司总经理梁峰惊诧不已。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西海岸新区着力推进外贸企业复工保订单,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新区2510家外贸企业中已有超90%复工,外贸百强企业复工率达到100%。

供应链中断、职工返岗不畅、防控物资缺乏……受疫情影响,外贸企业面临诸多困难。要稳住外贸基本盘,必须着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运转。梁峰公司的进口货物能够不受疫情影响,正是得益于新区商务局、黄岛海关、新区保税物流中心等部门的“协同作战”。

“因当前空运运力严重不足,我们向海关申请创新开展海运快件业务,满足防疫物资海运进口的迫切需求。同时,由于空运货物流转过程繁琐,我们建议创新空运货物流转方式,经过商务部门和黄岛海关共同努力,这些问题都已经解决,实现了机场航站与保税物流中心空运货物的直接流转,满足了空运货物快进快出及时供应下游企业的需求。”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总裁办主任王湘钧介绍说。

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外贸企业需要面对国内外多重因素,新区商务局为此加强了对重点外贸企业的跟踪服务,制定了局领导帮扶外贸企业工作方案。在了解到鲁海丰冷链物流集团由于不能复工导致一批进口肉类积存在仓库问题后,商务部门积极协调董家口管委,在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帮助企业提前实现了复工复产,有效解决了库存积压之困。

“疫情发生后,新区企业外贸业务普遍受到冲击,我们经过调研发现,困难集中在交通物流、合同交付、人员返岗、信贷融资、防疫物资采购等方面。”西海岸新区商务局副局长王大鹏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些难题,新区商务局专门开发了微信客户端外贸企业小助手,梳理了国家、省市出台的商务、海关、税收、金融、人社等支持政策,让企业及时享受各项政策红利,同时通过外贸企业小助手随时收集企业反映的相关意见建议,及时了解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并逐一破解。

德瑞石油装备(青岛)有限公司主业是抽油机制造,产品主要销往北美、中东。为帮助企业复工,企业所在的红石崖街道办事处第一时间安排机关干部驻企服务,全面协调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等工作。“复工后订单不断,同比增长了20%。”德瑞石油装备(青岛)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张凯表示。

为推动传统外贸企业线上拓展国际市场渠道,新区出台了跨境电子商务扶持政策,助力传统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健康发展。新区锦孚茂国际贸易公司是一家进口澳洲高端清洁用品的公司,为应对疫情对实体店销售的冲击,该公司正计划与中石化旗下“易捷海购”强强联合,增加跨境电商平台销售量,目前在积极洽谈中。

支持复工复产的系列举措产生了叠加效应,新区外贸企业逐渐恢复了“元气”。“复工只是第一步,为了帮助更多传统外贸企业转危为机,我们正引导企业在线上跨境电商等领域积极探索和寻找新市场、新模式、新机遇。”王大鹏表示。

全流程对接服务外资大项目,一季度预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4.5%

“疫情期间,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效率非常高,我对合作充满信心。”3月18日晚7点40分,远在纽约的美国莱为特集团高级副总裁阿姆·萨德,通过“云视频”和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完成了项目签约。

美国莱为特集团等三家企业将共同投资3亿美元,在新区建设国际半导体产业园项目,打造具有国际前沿标准、中国江北最大的半导体、机器人产业集群。同一晚,还有4个外资项目完成了网上签约,同时落户西海岸新区。

新的外资项目纷至沓来,已落地的外资企业则在新区享受着贴心服务。由于春节假期延长、企业复工延缓等因素,部分外资企业生产经营和招商引资活动受到影响。“为帮助外资企业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新区指导企业结合实际情况,编制了疫情应对工作方案,积极协助企业采购必要防护物资,严格做好各项内部防控工作。”王大鹏表示,对于计划转产和进口医用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品的外资企业,新区按照统一部署特事特办,迅速协助达产、全力满足需求。

回暖可以从数据中清晰看到。据统计,2020年一季度新区预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5%,目前已到账1.8亿美元。

在服务保障外资大项目上,新区打出了“组合拳”。密切跟踪在谈外资大项目进展,及时了解外商决策进展,加大沟通力度,积极促成投资合作,助推项目尽早签约落地;推动外资大项目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在用地、用工、水电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保障企业投资按计划进行,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健全重点外资大项目联系机制,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开展全流程对接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突出困难。

面对疫情,新区不断创新优化招商引资方式。“我们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整合了各类招商资源,积极通过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签约等方式推进网上招商,持续不断推进投资促进和招商工作。”王大鹏告诉记者。下一步,新区还将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储备项目库,充分利用各类招商平台加大投资环境和合作项目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境外各类商协会等中介组织合作,积极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组织灵活多样的招商活动,鼓励已落地项目引进配套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争取一批新项目签约落地。

稳外贸外资,需要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紧邻青岛港、地处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是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投入运营以来已吸引唯品会、京东等大型跨境电商企业入驻,中心二期土建及安装工程已经结束,现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目前,我们正抢抓自贸试验区机遇,高效快速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青岛自贸日韩新零售体验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为新区外贸发展注入更强劲活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总裁办主任王湘钧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