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詩詞 ‖《浣 溪 沙》


一日一詩詞 ‖《浣 溪 沙》

【詩詞學習】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此調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最早採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為正體,另有四種變體。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厲聲教的《浣溪沙·甲戌年夏夢麴院荷花》、秦觀的《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等。

一日一詩詞 ‖《浣 溪 沙》

浣 溪 沙

王國維

舟逐清溪彎又彎,

垂柳開處見青山。

毿毿綠髮覆煙鬟。

夾岸鶯花遲日裡,

歸船蕭鼓夕陽間。

一生難得是春閒。

一日一詩詞 ‖《浣 溪 沙》

【解析】

1904年,二十七歲的王國維回到故鄉海寧養病,寫下了這首詞。這是一首寫春天的小詞,詞人乘著小船,沿溪而行,享受著春日裡美好的風物。

起句“舟逐清溪彎復彎”是指小舟在清澈曲折的溪水中自由自在地划行。“逐”,強調了舟行之隨意,它不是故意做出曲折的姿態,而是隨自然彎曲的溪水而行。

一日一詩詞 ‖《浣 溪 沙》

正如蘇軾論文時所說的“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的那種“行雲流水”的境界(《答謝民師書》)。“彎復彎”,與《阮郎歸》中“美人消息隔重關,川途彎復彎”的用詞雖同而給人的感受不同。“川途彎復彎”是強調前途的艱難阻隔,這裡卻是寫船行的自然隨意。

“垂柳開處見青山”的“開”字用得很好,它既寫出了小舟在楊柳稀疏之處忽然發現柳外青山的豁然開朗之感。這兩句寫的是放舟春遊的自然環境,但也同時寫出了人在這種環境中所感到的自由和適意。

一日一詩詞 ‖《浣 溪 沙》

“毿毿綠髮覆煙鬟”是進一步描寫近處垂柳和遠處青山共同組成的畫面。這一句實際上有雙關的含義,既可以看作是寫近景垂柳遠景青山的自然風光,也不妨可以看作在寫乘舟春遊的美人。

“夾岸鶯花遲日裡”寫春暖花開的兩岸景色,“歸船蕭鼓夕陽間”寫的是遊春之人的蕭鼓絲竹之樂。

一日一詩詞 ‖《浣 溪 沙》

古人說:“四美俱,二難並,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王勃《滕王閣序》),王國維自己也說過,“四時可愛惟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王國維《曉步》)。

大自然的春色提供春色每年都有,而且它如此慷慨地把這美色提供給人間,不分貧富也不論貴賤,只要你有悠閒的心情和審美的悟性,就能夠得到盡情的享受。

然而,這麼簡單的兩個條件卻不是人人都能具備的:蕭鼓樓船的達官貴人固然未必真正懂得大自然之美;憂生憂世的詩人則很少有“能狂”的閒暇和“能狂”的興致。

一日一詩詞 ‖《浣 溪 沙》

在《人間詞話》裡,作者提出了境界說,大大豐富了文藝批評的理論。境界是一個空間。根據構成空間的要素,境界可分為景境(物境)、情景和意境。一般來說,空間的構成是多因素的,但是空間的維度是由要素決定的,景境是一維的,情境是二維的,意境則是三維的。

無論是哪一類情境詞,大多采用以景襯情的手法,表現了聖潔的情境。“清溪彎復彎”表達的就是有我之境。作者平素難得欣賞這樣的閒適美景,休養的時候身入其境了,所以作者在盡情地欣賞美景。

這樣美好的春日,是治學繁忙的詞人平常難以享受到的,所以,王國維感慨道“一生難得是春閒”,可謂是發自內心了。

一日一詩詞 ‖《浣 溪 沙》

【作者】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諡忠愨。漢族,浙江省海寧州(今浙江省嘉興市海寧)人。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

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後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闢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

一日一詩詞 ‖《浣 溪 沙》

【學寫詩詞】

《浣溪沙·山桃花》/庚子年二月三十

泉溜梅魂醒柳芽,

溪雲蝶影鬧山窪。

盈盈灼灼醉仙家。

憶夢那年騎竹馬,

尋香豔處走金沙。

情搖碧水映丹霞。

一日一詩詞 ‖《浣 溪 沙》

歡迎關注 ,讓思想充實生活。閱讀可以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

一日一詩詞 ‖《浣 溪 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