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跨越45天的美好約定——來自我市支援武漢應急醫療隊隊員日記

這是一個跨越了45天的一個約定

這是一個跨越河南、武漢、北大的一個約定

此刻我覺得有些不現實

真的我無法用語言描述我的心情

3月20日一個幸運日

——摘自焦煤集團中央醫院ICU主管護師蘭福旭日記

一段跨越45天的美好約定——來自我市支援武漢應急醫療隊隊員日記

2020年的庚子新春,是註定要被歷史記住的時刻。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億萬人民的心。然而,有這樣一群焦作人,他們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千里奔赴江城,與時間競速,與疫情抗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特殊戰爭中,他們用大愛和堅守,用無私和奉獻,牢牢築起生命的防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的責任和擔當。

焦煤集團中央醫院ICU主管護師蘭福旭是我市首批增援武漢應急醫療隊隊員之一。他於2月4日抵達武漢並與當天21:00被分配在主要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中法新城院區。由於業務技術精湛,他入選該院護理專家會診團隊,幸運地跟北京協和醫院、北大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前輩級呼吸治療師團隊學習並交流。短短一個多月,他們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彼此激勵,彼此依靠,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也成就了和北大醫療隊的楊歡老師一段跨越45天的美好約定……


3月20日,對蘭福旭來說是個幸運日,在北大楊歡老師的帶領下,我負責十一個病人的體溫、脈搏、SPO2監測,還做了一次皮下注射。工作量不大吧,可是在全防護下,這就是3小時工作量的極限。

三點出了病區,看見醫院後勤人員穿著隔離衣就在路邊坐著睡著了,在我的眼中,他們也是鬥士,也在保衛武漢,都是可敬的人。

不能再寫了,再多的語言,也無法寫完一線的辛苦。但面對死神,我們直面而上,辛苦何懼。


在武漢疫情一線支援的這段時間,蘭福旭遇到了好多知己同仁,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同濟醫院……大家素不相識、並肩作戰。雖然互相不認識,帶著口罩更是記不清面孔,但都抱著一個共同的信念,為了同一個抗擊疫情的目標,為了給武漢人民帶來最溫暖、最堅定的力量。


北大醫療隊楊歡老師是我們第一班合作的老師,記得是她把我在病區帶出來的,她親自帶我在隔離區脫防護服(第一次進病區,我脫防護服還不熟練),感謝你的親自指導。

出病區後,記得和她約定等疫情結束後,看看武漢第一個帶教老師什麼樣。結果天不遂人願,我們42小時一個班,她們48小時一個班,一場匆匆的沒有看見彼些真容的會面。

七天後,北大醫療隊撤出病區,再不曾見過楊歡老師。


由於大家都穿著厚厚的戰袍,責任使然,忙碌的大家見面也就點個頭;換下衣服,儘管張張笑臉如春風,但互相還是不認識。因為各自忙碌,蘭福旭遺憾地錯過了與楊歡老師的見面。

正如喜歡寫詩的楊歡在詩中寫道:

兩個彼此依稀記得的人

彼此在尋找(我C7東病區,他B10西病區,兩棟樓間隔約30米)

也許在某一時刻

我們碰過面

但彼此擦肩而過


因為共赴疫區這場特殊的經歷,蘭福旭在遺憾的同時,楊歡也在四處打聽著蘭福旭的消息。


北京的楊歡老師尋找頭兩天給她一起上班負責1-30床病人的一位男老師,個子175左右,哪位老師?請聯繫。


來自河南戰友群的這條消息讓蘭福旭看到了希望。通過強大的微信朋友圈的疫區戰友,楊歡最終在闊別45天后找到了蘭福旭。

初遇,寒風呼嘯、冬冷夜黑,齊赴抗疫一線;重逢,楊柳依依、春和景明,結下戰地深情。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特殊戰疫中,每一位白衣執甲、逆行出征的醫護人員都是戰士。因為並肩作戰,不捨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在這個春光明媚的三月,在櫻花盛開的武漢,通過這場美好的約定,終於認識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