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

今天就用這個過氣的電視劇名字做為文章的開頭。

我沒有很高的文化,只初中畢業。是出生在農村的八零後,人到中年,經歷了生離死別,悲歡離合。匆匆幾十載,看多了花開花落,春去秋來。寒來暑往,從糾結到掙扎,從逃避到面對,在到現在慢慢的學著接受,平靜的面對,雖然我不能知道餘生會是什麼結果,但總算開始學著讓心朝著陽光走下去。

《無聲的告白》中,有一段話這麼說:“家庭,有時候會是一個以愛的名義設置的牢籠,其恐怖在門上無鎖,你卻不敢推門而出。只能咆哮著接受一切的安排,直到最後溺亡其中,或是被時間所離散。”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擺脫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影響,但到頭來卻發現,自己的身上有揮之不去父母的身影。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想把我的原生家庭,還有自己的一些經歷都寫下。不為訴說命運坎坷,不為發洩,不為博取同情,(因為我無法定位自己的人生是幸或是不幸)如今想來只是覺得太過平凡,需要很多堅持和爭取。

父母的婚姻

童年對家的印象最多是爭吵,當然,偶爾也會有少許溫馨。畢竟他們也是子女雙全,父親還是一個工人,母親很是勤勞,如果不是因為三觀不同也會是一個很幸福的家庭。(這是我最近幾年對他們婚姻的理解)小的時候總覺得母親有很多眼淚,很愛哭,愛抱怨,和抱怨之後不得不繼續的勞作。(說實話,我很討厭母親的眼淚和抱怨,因為每次抱怨我都有可能遭殃或成為垃圾桶。可我太小,她畢竟是我們的母親我不得不向著她,從心裡上我還是很依賴她的。嚮往她的懷抱和微笑,感激母親給了我們生命和溫暖還有普通的衣食)父親倒是沒有什麼決定性的主張,也很少正面回應母親的決定。(只除去後來我們再大一點發生的一些事情讓父親徹底憤怒)大多時候是到了受不了的極限的各自抱怨,印象當中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強是一家人,”就是勉勉強強是一家人的意思。當然他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也從來沒有顧及過我們的感受或者是想著避開我們。

母親不識字,父親也一樣。至於為何還能當上工人,我想他們的那個年代也是一個特殊時期吧(父母出生在上個世紀的四五十年代)父親雖然不識字卻會打麻將和下象棋。這是我很長一段時間都想不明白的問題。(現在是9點10分,兒子已寫完作業準備洗漱休息了,我也可以結束今天的工作休息。我現在是家庭主婦,主要任務是陪伴和教育孩子)

晚安親愛的朋友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