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唐詩,記載了絕世才子,傾國紅顏,王爺寵姬三人的故事

玄宗年間,寧王府邸,夜,高朋滿座,絲竹喧囂。

寧王寵姬十數人,都是絕色,歡宴間,談笑燕燕,唯有一人膚白纖細,姿色明媚,卻不苟言笑,略顯落寞。原來這女子原是王府周邊餅師的妻子,因貌美被寧王看中,強選入府。

一首唐詩,記載了絕世才子,傾國紅顏,王爺寵姬三人的故事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酒已半醺,寧王睥睨四周,發現寵姬神情黯淡, 心中不快,便問道:“你還懷念那個餅師嗎”?寵姬默然不答。寧王吩咐人傳來餅師,寵姬注目前夫,雖無言無語,眼淚卻流滿了臉頰。在座之人無不因之動情。當時文人墨客滿席,寧王便讓眾人賦詩一首。

少年王維便是在座賓朋,頃刻間他詩已寫成,眾人一看,卻見寫的是:

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眾人不知他所用典故,卻聽他娓娓道出一則深埋於歷史的動人故事。

一首唐詩,記載了絕世才子,傾國紅顏,王爺寵姬三人的故事

桃花夫人

故事的主人公桃花夫人本是陳國陳莊公的女兒,陳氏名媯,因生的貌美若桃花,被人稱為桃花夫人,她成年後被許給息國息侯為妻。在出嫁的路上借道蔡國,蔡國的蔡侯原是她的姐夫,卻見桃花夫人貌美,屢次糾纏戲弄。息侯聽說後,氣憤難當,意欲報辱妻之仇。可是息是小國,蔡是大國,息侯便想到找楚國幫忙。楚文王藉機俘獲了蔡侯,蔡侯卻乘機向楚文王進言,說桃花夫人美貌天下無匹,本該楚王這樣的英雄所有,怎麼能嫁給息侯這樣懦弱無能的人。楚文王果然為之所動,以巡遊為名到了息國,見到了桃花夫人。一見之下,頓為桃花夫人美貌所動,便以武力威脅。桃花夫人為救全城人性命,無奈改嫁楚文王。

息夫人改嫁到了華麗的楚王宮,可是她從不爭寵,也從不主動和楚王說話,以示不忘舊恩。

故事講到這裡,戛然而止。所有人為這個悽美婉轉的故事動容,寧王也為之所動,放歸了寵姬,讓她和餅師丈夫團聚。

一首唐詩,記載了絕世才子,傾國紅顏,王爺寵姬三人的故事

我們故事中的第三位主人公,少年王維,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又生得玉樹臨風,翩翩獨立,深得當時玉真公主的歡心,可以說是長安城中最明媚的少年。可是正因為他少年就目睹了權貴社會的骯髒和罪惡,不久便隱居深山,怡情山水,寫出了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山水詩,又被稱為詩佛。

一首短短的唐詩,如套娃般記載著三位主人公的命運。文字並不冰冷,它是跳動著音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