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摘下口罩開會”向社會傳遞什麼信號


多地“摘下口罩開會”向社會傳遞什麼信號


摘下口罩召開會議——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日趨穩定,防控重點逐漸轉向境外輸入,已有多地黨政領導已在會議現場“自由呼吸”。(3月22日南京廣播電視臺)

據報道,江蘇、安徽、浙江、海南等多個省份均出現黨政領導摘下口罩開會的情況。據悉,領導摘下口罩,不僅意味著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疫情防控形勢穩定,更意味著迎來了全面復工復產的熱潮,不僅需要大家大口呼吸,更需要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

此次疫情發生後,佩戴口罩進行防護成為“全民行動”。而各地領導在公開場合佩戴口罩,對於提升公眾科學、文明素養,應對疫情具有示範意義。而最近一段時間,多地領導“摘下口罩開會”也被視為疫情防控“風向標”,即領導們敢摘口罩說明當地疫情防控形勢大大好轉。

顯然,此舉對於相關地方取消過度防控措施具有推動意義。因為一些基層領導實施疫情防控措施的松與緊,主要看上面的態度。當主要領導“摘下口罩開會”,基層領導一直緊繃的心絃就有望放鬆,某些過度防控措施有望取消,這能為農民工返城返崗和企業復工復產創造有利條件。

領導“摘下口罩開會”對消費者和企業而言也是一種“強心針”。不少消費者因擔心被感染而不敢上街消費,部分企業也因為擔心疫情,復工效率、生產效率沒有達到理想狀態。當領導“摘下口罩開會”,會向消費者和企業傳遞積極信號,可增強消費者和企業迴歸正常的信心。


多地“摘下口罩開會”向社會傳遞什麼信號


也就是說,每個地方的每個居民都需要走出疫情陰影。而地方領導“摘下口罩開會”,其實就是用實際行動告訴公眾,在符合疫情防控條件的情況下,該走出疫情影響的要堅決走出去,該自由呼吸的要自由呼吸。不要因為之前疫情肆虐,如今對摘下口罩充滿恐懼,要有科學態度。

不過無論是多個地方領導“摘下口罩開會”,還是一些企業“摘下口罩開工”,都不能粗心大意,或者“趕時髦”,而是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和建議去操作。比如一些地方能不能“摘下口罩開會”,要看疫情風險處於什麼水平,在低風險地區就可行,否則慎行,避免傳遞錯誤信號。

此外,要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來操作。根據該指引,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會議室等,在中、低風險地區,應隨身備用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摘下口罩開會”是否大於等於1米?

顯而易見,各地領導們“摘下口罩開會”,只有符合中、低風險地區,以及人與人間距大於等於1米等規範,才能起到科學示範作用。我們要意識到,在疫情警報沒有徹底解除之前,從理論上來說,仍然存在感染風險。只有儘量按照相關政策建議去做,才能引導公眾科學應對。

此外,媒體在報道“摘下口罩開會”這類新聞時,有必要交代清楚,開會的區域處於什麼風險等級,會議室人與人的間距究竟是多少,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公眾擔憂,或者避免產生誤導。

多地“摘下口罩開會”向社會傳遞什麼信號

◎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頭條號評論文章,請您訂閱並批評指正,謝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