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公元1399年夏天,燕王朱棣在他北平的家中舉辦宴會,慶祝自己大病初癒。當然,這場病也是裝給別人看的。

此前,首都南京方面已經得到了朱棣圖謀不軌的消息,建文帝朱允炆派遣都指揮使包圍燕王府,隨時準備捉拿這位叔叔。

生死存亡之際,容不得半點猶豫。走投無路的朱棣決定兵行險招。他先是設計誘殺都指揮使,隨後攻佔了北平城。還沒等朝廷緩過神來,他就發表檄文,正式起兵造反,史稱“靖難之變”。

三年後,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

朱棣奪權後,立刻露出了猙獰的一面。他先是對建文帝舊臣大開殺戒,用酷刑處死了儒臣方孝孺和他的門生。這還不過癮,他甚至把他們的妻女送給官兵輪姦,從他人的痛苦中享受權力的快感·····

然而,即使將老臣們殺光,也無法掩蓋罪惡的事實。好在朱棣及時收手,在之後的22年裡,他勵精圖治,擴建北京城、遠征漠北、資助鄭和下西洋、編修《永樂大典》······想用一系列豐功偉績洗掉篡位的罪名,以擺脫良心的不安。

最終,朱棣以“永樂大帝”的名字載於史冊。但他卻留給老朱家一個難題,這也是中國自古以來,歷朝歷代所面臨的一個邏輯死結。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永樂皇帝朱棣


1/8 道不盡的分封制

朱棣之所以篡位成功,某種程度上也是拜制度所賜,這項制度叫做分封制,在中國由來已久。

所謂分封,就是君主把土地封給功臣或親眷,以表彰他們的功績,或者讓子孫後代蒙蔭。

分封制早在商朝就已出現,到了周朝時趨於完善。周天子把土地封給親戚,並給他們極大的自主權,希望以這種方式來拱衛王室,確保萬世一系。後世所說的“宗藩”之“藩”,就有“藩籬”的意思。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但現實總不盡如人意,天下和平僅維持了一百年。隨後,周天子的地位每況日下,到了東周時,周王室已名存實亡。

鑑於周朝的教訓,秦朝建立後取消了分封,代之以高度集權的郡縣制。不過,秦二世而亡,漢朝取而代之。劉邦稱帝后恢復了分封,他起初把土地分給協助其打天下的將領,後因擔心他們造反,通過“白馬之盟”立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劉邦把天下都變成老劉家的,卻未能阻止子孫的窩裡鬥。在他死後多年,王爺們起兵謀反,漢朝爆發了七國之亂。雖然不久即被平定,但中央與各地藩王之間,已經種下了互不信任的種子。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劉邦影視形象

東漢末年,漢室孱弱,某種程度上就和宗藩勢力的衰落有關。各路軍閥勾結地方官割地自雄,王室被徹底孤立。直到西晉建立,情況才得到改善。司馬家恢復了周朝制度,不僅大肆分封子孫,還授予他們充分的自治權,結果便釀成八王之亂,直接把西晉搞垮了。

到了唐朝,唐高祖基於同樣的理由,給李家的子嗣賜地封侯。結果還沒等他死掉,兒子李世民就發動政變,殺了太子,將生米煮成熟飯,硬生生把皇位搶了過來。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李世民影視形象

宋朝吸取唐朝的教訓,剝奪了藩王的實權,還出了一個狠招:王位不得世襲。所以,藩王造反的問題,到宋朝基本算是解決了。只可惜,宋朝的國力不昌,頻頻遭受外族入侵。到了朱元璋的時候,老朱似乎意識到,只有加強君權,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至道。

2/8 朱元璋的算盤

明太祖朱元璋貧民出身,常年征戰讓他見識了權力的彌足珍貴,以及為爭奪權力所付出的代價。登基後,朱元璋一方面處心積慮剷除功臣,另一方面則跟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們一樣,對子孫大肆封賞,毫不吝嗇。

朱元璋對子孫的慷慨,不會不遭到大臣的反對。一個叫葉伯巨的人曾提醒他,分封太侈會導致諸王反目,並以漢朝和西晉的故事提醒朱元璋。不過,朱元璋根本聽不進去,還把葉伯巨關進了大牢。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明太祖朱元璋

當然,朱元璋不會承認他分封子嗣是出於私心。為了給自己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朱元璋下了一道詔書,宣稱“眾建藩輔,所以廣磐石之安·····古今通誼,朕何敢私?”意思是說,他把兒子封到各地,是為了保護天下黎民。並以宋元為例,解釋了宗室衰落所導致的後果。

為了讓天下人信服,朱元璋可謂煞費苦心。其實人們並不關心他為什麼要分封,朱元璋越是解釋,反而越顯得自己心虛。後來,朱元璋頒佈了《皇明祖訓》,以制度形式規定了爵位等級與繼承方式。並要求他的子孫“各守祖宗成法,勿失親親之義。”

朱元璋希望,他的兒子們能聽老父親的話,安分地呆在封地上,守護大明的江山。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朱元璋把幾個兒子安排在邊疆,甚至親自傳授他們軍事技術。朱元璋對大臣們猜忌心特別重,可對自己的兒子,卻傾其所有,把一切能給的都給到他們。

朱元璋規定,各個藩王有守鎮兵,還有護衛兵。前者是藩王自己的軍隊,後者隸屬中央,卻聽任藩王們調遣,這等於給王爺們犯上作亂開了一道口子。

在他的兒子中,朱棣最有軍事才能,早年他跟隨父親南征北戰,後出征蒙古,獲得了父親的賞識,在軍中樹立了威信,從此被視為皇位繼承最有力的競爭者。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作為父親,朱元璋不可能不察覺朱棣的心思。然而,他顯然對自己的道德訓誡與制度設計能力過於自信。或者說,他始終天真地相信,兒子野心再大,畢竟是自家人,不會做出對不起老朱家的事。

朱元璋的大兒子朱標,對他的弟弟異常警惕,時刻防範。可惜天不假年,還沒等朱元璋去世,朱標就死了。無奈之下,朱元璋只好輔佐孫子朱允炆。朱允炆早就看出朱棣圖謀不軌。然而,一邊是兒子,一邊是孫子,朱元璋兩頭都下不了手。

而這恰恰是悲劇所在,當朱元璋臨死前,發出“燕王不可不慮”的感慨時,一切都晚了。

3/8 藩王造反難成功

朱元璋之所以未對朱棣嚴加防範,除了個人原因,很大程度上還和藩王造反的成功率偏低有關。

歷史上的藩王造反,成事者少,敗亡者多。以漢朝的七國之亂為例,七個藩王造反,聽上去轟轟烈烈,可僅僅兩個月就被鎮壓了。

西晉的八王之亂,把天下搞得天翻地覆。可那幫起事的藩王們,個個成不了氣候,即便成功上位,也很快被人推翻。八王之中,幾乎沒一個有好下場。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到了清康熙年間,還有過一次“三藩之亂”,這次叛亂就更搞笑了。吳三桂身為漢人,因為引清軍入關有功,被封為藩王。誰知他先降後叛,起兵時都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最終背上了千古罵名。

為何藩王造反的成功率偏低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宗藩得勢大多發生於王朝建立初期,此時皇權較為穩固,天下歸心,朝廷可以較小的代價平定叛亂。

其次則由於道義上的原因,藩王造反,反的是自家人,這顯然有違“親親相護”的原則,也是對儒家倫理的公然否定,不會得到天下人的支持。

第三,縱然個別藩王的能力再強,他們充其量只能統一地之兵。要想推翻整個中央政府,諸王之間就得聯合。然而,這恰恰是他們最難辦到的。道理很簡單,誰也不希望看到自家兄弟當了皇帝,事成後再被削奪兵權。這種成人之美的事情,只有傻瓜才願意幹。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朱元璋也許認定朱棣會意識到這點。熟悉歷史的他,知道兒子不會鋌而走險。也許他是對的,朱棣也明白這麼做的下場,可是朱允炆卻等不及了。

4/8 失敗的削藩

建文帝繼位後,幾個藩王對他都不買賬。畢竟從輩分來看,他應該叫他們叔叔。在這群長輩眼中,建文帝只是個不懂事的毛孩子,能當上皇帝,全憑祖父的寵愛。

面對叔叔們的冷眼相向,年輕氣盛的建文帝無法忍受。他決定剝奪藩王的權力。包括禁止他們干政,不再讓其兼任地方官員,以後王府以外的事,王爺們管不著,這就完全違背了祖父的初衷。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建文帝對幾個不聽話的藩王出手很重,建文元年,周王、齊王、代王、岷王相繼被貶為庶人。同年八月,寧王被奪去了兵權。諸王之中,以湘王最為極端,他乾脆來了個自焚,以示對建文帝的反抗。

朱允炆的策略是:先挑軟柿子捏,等把實力不強的藩王都幹翻了,再解決難啃的骨頭。他的想法不能說不對,卻依舊低估了燕王的能力。不管怎麼說,他還是操之過急了。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朱棣眼看著藩王們死的死,貶的貶,怎麼可能坐以待斃?兄弟們的下場已經告訴他,想要保住榮華富貴,跟皇帝對著幹成了唯一的選擇。

這便是靖難之役的由來,朱棣就是這樣被逼上絕路的。燕王興兵,並沒有經過太周密的謀劃,所以戰爭之初,情況很不理想。燕軍打算南下,卻在濟南遭遇了堅決的抵抗。很長一段時間內,燕軍的活動範圍被侷限在北平一帶。若非一個叫做姚廣孝的和尚提議直取南京,燕王很可能步歷史上那些造反失敗的藩王們的後塵。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朱棣影視形象

不過,朱棣得以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建文帝身邊已經沒有優秀的將領。而這一切皆得拜父親朱元璋所賜。朱元璋把功臣都殺光了,只留下個別老將,而他們在戰場上又難當大任,被燕軍打了個落花流水。

所以,朱棣能最終問鼎金陵,除了出色的個人能力,很大程度還源於僥倖。諷刺的是,正是他的父親朱元璋,為兒子奪權墊好了鋪路石。

5/8 朱棣削藩

朱棣已得償所願,他也深知,這個皇位是靠非法手段獲得的。更可怕的是,沒有人能保證,其他藩王或者他們的子孫會群起效尤。所以自登基後,朱棣雖然在表面上宣稱,要恢復朱元璋時代的藩王秩序,但在暗地裡,他卻和朱允炆一樣,逐步剝奪王爺們的特權。

只是,朱棣的做法要比朱允炆高明很多。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朱棣影視形象

比如,他一上來就直指問題的核心——兵權。正因為藩王可以掌兵,漢朝與西晉才會陷入骨肉相殘。所以,朱棣的第一步就是取消各藩王的護衛軍隊,從此以後,藩王的手裡就沒有兵了。

接下來,他又把分封邊塞的藩王嵌入內地。朱元璋時代,藩王有守土之責,他們被派往邊疆,但也因此擁兵自重,朱棣自己就是這項政策的得利者。

即便是奪取兵權,朱棣也不像朱允炆那樣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奪了再說。而是看他們是否做了違法亂紀的事情。不少藩王,因為手握重兵,加上有皇室身份,往往會做出許多僭越的事情,比如搶劫,私造兵器,陰畜刺客,或者對朝廷大不敬等等。這些都成了他們被處罰的罪名。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除此之外,朱棣還派遣協助自己篡位的有功之臣,擔任地方軍事長官。除非萬不得已,朱棣絕不會廢除藩王。一旦發現藩王謀反證據確鑿,朱棣會先把罪證公佈出來,讓藩王們擬定罪名,這等於是告訴大家:不是我要廢黜這個不聽話的傢伙,是他咎由自取,接下來怎麼做,你們看著辦吧。

如果說朱允炆像對待豺狼一樣防備著他的叔叔們。朱棣則是恩威並重,他會定期接見藩王,對他們相敬如賓。每位藩王離開後,都會給予豐厚的賞賜。作為政治家,朱棣比朱允炆不知要高出幾個數量級。

6/8 從喜劇到悲劇

只可惜,無論朱棣的這些做法是出於寬宏大量,還是故意演給天下人看。宗藩的權力已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當初朱元璋所期望的,靠宗室守護大明江山的美好願景,不久就要泡湯了。

馬克思曾經說過,一切偉大的歷史事變和人物,都會出現兩次。一次作為悲劇出現,一次作為喜劇出現。如果說朱棣篡位算是喜劇(對朱棣而言),那麼他兒子朱高煦對父親的有樣學樣,卻演成了活脫脫的悲劇。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朱高煦影視形象

朱高煦曾協助父親奪取皇位,自負有雄才大略。朱棣立其兄長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煦一直耿耿於懷。朱棣死後,朱高熾繼位,可他這個皇帝每當多久就去世了,兒子朱瞻基接了他的班,是為明宣宗。

朱高煦把朱瞻基當成了另一個建文帝,而自己則是父親永樂帝的化身。然而,朱高煦既高估了自己,又低估了對方。宣德元年,朱高煦起兵造反,可仗還沒開打,部下就想出賣他。最後,朱高煦只得投降。

宣宗對待朱高煦,比建文帝對待他的叔叔們要厚道的多。但這無法打消朱高煦的不臣之心。在一次探視中,朱高煦竟然襲擊了明宣宗。一怒之下,明宣宗下令用銅缸罩住他的叔叔,並讓部下點火,把朱高煦活活烤死了。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歷朝歷代造反的王爺中,朱高煦的死法最悲慘,也最奇葩。這位魯莽的藩王,一心想學他的父親,到頭來卻連皮毛都學不會,反誤了卿卿性命。

從朱元璋發佈《皇明祖訓》,授予宗室子孫種種特權,到朱高煦被殺,明朝統治剛剛走過半個多世紀。然而,隨著朱棣的奪權篡位,無形之中,也給後世的藩王們施加了一重詛咒,他們有的學永樂帝起兵造反,最後身敗名裂,沒有一個能複製朱棣的成功。而剩下的那些藩王們,則被朝廷的緊箍咒越勒越緊,最終淪為一幫高級的囚徒。

7/8 被囚禁的藩王

朱棣駕崩後,藩王的權力被不斷侵蝕,他們先後被剝奪了兵權與參政權。朝廷也不再授予藩王任何官職,讓他們從此遠離政治。

不僅如此,藩王們還不得進京覲見皇帝,這是從永樂帝后期開始的。到了明宣宗時,遂成為了一項正式的制度。藩王若想進京,無論出於什麼目的,都必須得到皇帝的恩准,否則將被視為謀反。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為了防止藩王篡位的悲劇重演,朝廷還規定,藩王與藩王之間也不能相見,他們甚至都不能出城。這也是明宣宗時代定下的規矩,自此以後,明朝的王爺們開始畫地為牢。

除了禁止宗藩結交,朝廷還不得讓藩王與官府有聯繫,他們不得向地方官詢問政事,甚至不能請官員到家中做客。儘管如此,仍舊有許多官員熱衷於結交宗親。於是在明中後期,政府幹脆規定,若官員與王府有聯姻,他就當不了京官。這等於是告訴官員們,倘若你或你的子女和宗親後代結婚,你就別指望升遷了。

藩王們既不能出城,也不能參政,甚至無法結交官員,國家又不得不養著他們。結果,宗藩的人口急劇膨脹,給國家財政造成了巨大的負擔。藩王們不事生產,只能依仗特權,幹各種欺負人的勾當,有明一代,宗室犯罪的問題特別突出。搞得天怒人怨,成為明王朝最終垮臺的重要原因。

8/8 總結

明朝藩王的悲劇,是中國曆代分封制困局的一個縮影,它是由皇權體制一手造成的。

統治者奪取天下,出於一己之私,拒絕將權力與外人分享。他們把土地分給兒子和親戚,以為家人能替自己守好這龐大的家業。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受“家天下”理念的驅使,統治者認為,前朝之所以滅亡,很大程度是由於宗藩拱衛不力所致。他們總是覺得,自家的兒子比別人好,他們更聽話,更團結,不會給家人添麻煩。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即便在民間,兄弟為爭奪遺產,也會打得不可開交,甚至對薄公堂,更何況是擁兵自重,稱雄一方的藩王們?所以,等老皇帝一死,兒子們就會蠢蠢欲動,在他們看來,既然全天下都是我們家的,我更有能耐,憑什麼這個皇帝讓侄子來做,卻不讓叔叔伯伯們來做呢?

宗親和皇帝之間,因為這層血緣關係,反而不受君臣禮法的束縛,造起反來可能更加肆無忌憚。其實,後世的開國皇帝如朱元璋,並非不知道其中的危害,然而,他還是信任自己的兒子們,給他們種種特權,不怕寵壞了他們,這又是為什麼呢?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朱元璋對兒子的愛固然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朱元璋也知道,哪怕兒子真的圖謀不軌,天下仍是老朱家的。換句話說,我寧可讓子孫們窩裡鬥,也好過讓外人摻和我的家事,讓天下改朝換代。

這就好比一個家族企業內部的權力之爭,無論鬥得有多兇,最後也就換了個老闆罷了,但公司的名字和所有權沒有變更,無非是折騰一下而已。

朱棣與“靖難之變”:留給大明子孫的一個詛咒

可如此以來,王朝便掉入了一個陷阱。正是開國皇帝對子孫的縱容,使他們頻頻地覬覦王位。但正如前面所說的,藩王造反的成功率很低,即便成功者如朱棣,那也是僥倖中的僥倖。一旦藩王起兵失敗,他們的權力就會被剝奪,以至於最終成為一幫無所事事的廢物。

當王朝傾頹,天下喪亂之時,這些皇親國戚們卻徒呼奈何。他們的祖先本指望子孫守護家業,卻沒想到,最早把家業葬送掉的,正是這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