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根3:除舊立新的包袱與曙光

封城60天,無限春光,近在眼前。最近白天做志願者,晚上在家追劉老根三。閒的沒事,寫篇劇評,以資紀念。

該劇前兩部講述的是龍泉山莊在創始人劉老根帶領下,早期創業、中期發展的故事,第三部介紹了山莊步入轉型期,面臨的種種問題,與之並行的是劉老根家庭內部存在的矛盾。龍泉山莊作為家庭企業,因此家庭內部的矛盾,又通過家庭成員在山莊的職務,反應到了企業管理中。

故事從劉老根卸下山莊董事長,由其大兒子大奎接任開始。需要理解的是,山莊轉型期面臨的困難是結構性的,並不是繼任者大奎不努力造成的,從這個角度去分析,整個劇情設置的衝突才有合理性。

從劇中人物設定來看,大奎其實很想在董事長的位置上有一番作為,從其主導的幾次改革嘗試中可以窺見一二。大奎為山莊轉型,至少做了這麼幾次努力。招商引資,引入葡萄酒生產線;考察項目,籌建空中纜車項目;創新經營,敲定網紅演出合作。

葡萄酒項目,從始至終都是劉老根的心頭痛,遭董事會全體反對有其必然性。大奎多方努力,爭取投資人的意向之前,不在山莊任職的妻子就反覆提醒要跟劉老根商量,大奎沒有聽取意見。

儘管韓世信跟珊珊串聯在先,但他們倆尚沒有左右董事會的能力。

空中纜車項目就更能說明這個問題。同樣是兩人串聯,害怕挪用公款的事情遭到敗露,山杏卻沒有像上次一樣聽從珊珊的意見,反對纜車投資,全力支持該項目在董事會通過。不得不說,韓世信藉機慫恿裁掉老員工的做法,是一步高棋,試探出了劉老根在對待老員工問題上態度。

這也是劉老根與大奎在人事態度上的分歧。大奎是個現實主義者,劉老根是個理想主義者。大奎用人是人盡其才,誰能為山莊做事用誰,從其對週二芒的使用就可以窺探一二,他對週二芒肯定沒有私人交情,用的順手而已。劉老根則不然,對所有員工不拋棄不放棄,山杏也繼承了這點。大胖、酒蒙子等人屢次三番嚴重違反工作紀律,不但沒被開除,連罰款都沒交過。

這也進一步揭示了,龍泉山莊種種人浮於事的現象得不到有效根治的原因。


網紅演出是落實了,還是靠著小劇團的錯誤推動的,效果如何呢?大奎對著劉老根有這麼一番言論:

“每個新生事物的發展都有它的週期性,也有他的規律性。我們應該樂於接受事物在發展過程中所呈現的各種不足,想發展嘛,就得敢於嘗試,改革哪有一帆風順的,難免磕磕絆絆溝溝坎坎,一旦過去了,前面便是康莊大道。”

劉老根問了句,那過去了沒?大奎轉移了話題,箇中滋味大家去細品。

龍泉山莊效益不好,收入下滑是不爭的事實。大家對各種原因有沒有統一的認識呢?很遺憾,沒有。

大奎、山杏、張可心等中高層都認為山莊效益不好,是因為同質化競爭激烈,山莊缺乏特色造成的,但三個人說的其實不是一個事。

大奎是想拋開二人轉、藥膳部為代表的初代發家模式,尋求新的增長點。他想通過高成本的投資,以及招商引資,推翻劉老根、藥匣子為代表的初代創業者的經營方式,重新定位山莊的經營方向,重構龍泉山莊的核心發展邏輯。

葡萄酒、空中纜車、網紅表演等項目,不但與山莊現有的實際情況不合拍,而且與自身特色背道而馳。這種改革與老員工利益產生衝突,自然會遭遇合力抵制。加上老董事長在背後坐鎮,大奎即便有心改革,但是能改的範圍是有限的,失敗是註定的。

山杏、張可心分別代表了劉老根、藥匣子,努力延續龍泉山莊初代創業者的傳統。兩人劇中對手戲不多,也沒有明面上的合作,實際走上了恢復道統的同一條道路。無奈此二人能力有限,無法撐起劉老根、藥匣子在各自領域的檯面,各自領導的部門的衰落難以避免。

山杏喜歡二人轉,也有能力表演,但缺乏劉老根的經營管理能力,在同輩面前更是缺乏威信。小劇團靠著劉老根的庇護得以保留,經營管理混亂無序,團隊業務能力十幾年沒有進步。對內紀律整頓缺乏力度,在董事會上也是處處維護小劇團。有心想改,卻沒有方法。

張可心更慘,因為藥匣子出走,藥膳部被撤,在山莊沒有了靠山。加上自己資質平庸,遲遲考不上醫師資格證,恢復藥膳部的努力成了空想。

藥匣子及藥膳部之於龍泉山莊的地位有多高,看看劉老根對待藥丸子的態度就知道了。藥匣子是手足,藥丸子勝似兒子。其實,在劉老根心中,藥匣子無論之於龍泉山莊還是他個人,都是平起平坐的存在。(ps:這或許也代表了範偉之於趙本山關係)


大奎對山莊的改革,是建立在拋棄初代特色的基礎上,必然要拋棄許多老員工。早年跟隨劉老根創業的人,在新的項目佈局中,沒有位置,自然會被淘汰。比如,纜車項目上馬,需要設備維護、維修人員,保潔部、拉大幕的老人,跟不上技術需要遭到拋棄。網紅演出是新生事物,小劇團二人轉演員,不懂所謂粉絲團的運營,無法吸引流量,競爭不過,倍受冷落。

面對時代的拋棄,老員工的抗爭,暴露出了龍泉山莊,在管理上的制度短板。以大胖為代表的個人式抗爭,最為普遍,卻並非每個人都適用。大胖畢竟是有背景的人,其他人斷然不敢像她這樣明目張膽的跟集團領導對著幹,但同事之間發牢騷,跟部門小組長吵架拌嘴經常存在。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集體串聯,找老董事長告狀,這是效果最好的方式。劉老根雖然維護了老員工的權益,但往往犧牲了大奎改革的努力。而且老員工的投訴,導致劉老根對大奎失去信任,促成了顧問辦藥丸子出馬,釀成更大危機。這個事,應該有更好的解決方式,但是在劉老根離家出走出事之前沒有找到。

劉老根的出走,是個現代版的塞翁失馬式寓言。意外彌合了劉老根家庭內部存在的矛盾,也為山莊的發展真正找到了方向。傳統藝人與網紅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演員技藝、能力的比拼,也是二人轉藝術形式與新生事物的比拼,需要苦練內功。開元大劇院的成功路徑,就是山莊小劇團未來的道路。藥匣子出手,藥膳部恢復也是無可逆轉的事實。至此,初代創始合夥人聯手,推翻了大奎的改革嘗試,山莊重新迴歸原來的道路上。

唯一的擔憂是,老員工的權益保障,需要制度性的安排,否則抗爭途徑是有限的,也是無效的。這是留給繼任者,真正需要花心思解決的更重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