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在線辦公App硬核PK:誰最能打?都有啥“通病”?

21測評實驗室精選5款線上辦公App,對使用功能、用戶體驗、彈窗提示、生態支撐等4個大項10餘個小項作深度測評,並聯合知乎共同發起在線辦公問卷調查,希望為在線辦公用戶提供更全面、更完整的參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公司開啟線上辦公模式,線上辦公App一時間成為了人們不可或缺的生產工具。

  然而,由於軟件系統不兼容、視頻畫面模糊等問題,很多網友對自己所用的線上辦公軟件好感度不高。據21測評實驗室調查顯示,有四成網友對自己公司所使用的線上辦公工具不滿,理由是“軟件不好用”。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中國遠程辦公企業規模超過1800萬家,遠程辦公人員超過3億人。超四成的受訪用戶遠程辦公存在依賴遠程辦公軟件,易受硬件條件影響的問題,近四成受訪用戶認為,遠程辦公溝通協作受到影響。

  對此,21測評實驗室精選5款線上辦公App,對使用功能、用戶體驗、彈窗提示、生態支撐等4個大項10餘個小項作深度測評,並聯合知乎共同發起在線辦公問卷調查,希望為在線辦公用戶提供更全面、更完整的參考。

  “中國潮經濟”系列融媒體報道將持續聚焦經濟運行中的“潮”力量。4月起,21世紀經濟報道將聯合21財經App、《快公司》雜誌、知乎,聯合推出《中國潮經濟·在線辦公城市排行榜》等系列榜單報告,敬請垂注。

  

一、 4成網友在沙發上辦公,軟件“便捷性”最受關注

  為了解疫情之後大眾對線上辦公的新看法,21測評實驗室聯合知乎通過21財經App、21世紀經濟報道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知乎等多渠道發起問卷調查,共有近1.3萬名網友的積極參與,5000多條留言,收回1.2萬份有效答卷。據此,我們為線上辦公App的用戶群畫了像,並對一些用戶反映的痛點並作出總結。

  用戶畫像:

五大在線辦公App硬核PK:誰最能打?都有啥“通病”?

  使用線上辦公App的用戶的公司所在地集聚在為一線、二線城市,艾媒諮詢分析師劉傑豪認為,各個地域發展的產業不同,能夠充分利用線上資源進行工作的企業所在地其線上辦公佔比較大,而一些無法或較難進行線上辦公的傳統企業所在地其線上辦公佔比較小。

五大在線辦公App硬核PK:誰最能打?都有啥“通病”?

  線上辦公對人們工作的影響有多大?在問卷調查統計裡,有超過五成用戶認為線上辦公後,工作量增加了,其中,四成網友吐槽會議變多。

五大在線辦公App硬核PK:誰最能打?都有啥“通病”?

  四成網友覺得線上辦公軟件不好用,且超過兩成用戶認為辦公效率降低的最大原因是軟件不好用,僅兩成網友表示滿意。對此,艾媒諮詢分析師劉傑豪認為,遠程辦公受制於軟件條件和硬件設備的影響,網速條件、軟件運行情況等都會影響工作開展,遠程辦公平臺應注重優化各項功能、提升用戶體驗。

五大在線辦公App硬核PK:誰最能打?都有啥“通病”?

  在用戶關注方面,有近八成用戶關注App使用是否方便,超六成的用戶關注開會記錄與文件傳輸功能。

五大在線辦公App硬核PK:誰最能打?都有啥“通病”?

五大在線辦公App硬核PK:誰最能打?都有啥“通病”?

  二、飛書安裝包竟超300M,“更新狂魔”釘釘有所收斂

  針對問卷調查中用戶關心的問題,21測評實驗室選取了五款常見軟件:企業微信、飛書、釘釘、WeLink、和飛信,從使用功能、用戶體驗、信息騷擾、生態支撐四個大項,從即時通訊、企業管理、雲存儲、網絡會議、文檔協同編輯、打開需時、感官體驗、交互體驗、瀏覽體驗、資源佔用、功能彈窗與廣告彈窗、智能硬件、平臺兼容性等13個小項,以及圖片收發信息速度、對網絡的優化、功能層次、易用程度、UI設計、人性化等細化指標方面進行綜合測評。

  本次測評將5種線上辦公App的測評結果分為三等,分別代表使用功能、用戶體驗、信息騷擾、生態支撐四個大項中,能做到三個或以上大項優秀,兩個大項優秀以及一個或以下大項優秀。

  第二等級:飛書、WeLink

  第三等級:和飛信

  本次測評是——對測評對象進行多維度的體驗、調查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用戶在使用上只有模糊的感覺,沒有一個特別量化的標準體系。本次測評認為,安裝包大小、更新頻次、打開耗時三項數據,具有一定的延展價值,即從這三項數據的優劣,能夠一定程度反映到用戶的使用感受上。

  在安裝包大小方面,釘釘、WeLink、和飛信的安裝包大小都少於200MB,WeLink安卓版佔用最小,為67.9MB。而飛書則高達300MB以上,對於一些儲存空間較小的手機而言,這無疑是一個負擔。

五大在線辦公App硬核PK:誰最能打?都有啥“通病”?

  2020年2月,21測評實驗室測評發現釘釘更新頻率竟高達一週三次。從截至2020年3月1日的數據看,釘釘雖然更新頻次有所放緩,也達到了一週兩更,和飛書並列最多,其餘的都保持在一週一更甚至更低的更新頻率。對於用戶而言,頻頻發來的更新提醒,無形中消耗了時間、流量以及手機電量,增大了用戶的成本與負擔。

五大在線辦公App硬核PK:誰最能打?都有啥“通病”?

  從打開耗時看,釘釘和飛書表現最好,均在2秒內打開。其中,釘釘iOS版打開耗時只有1秒。WeLink與和飛信表現稍差,和飛信安卓版打開需時更是近3秒。從用戶的心態上分析,也許只是相差一秒,但有可能感受上會有較大的差別,尤其是比較急的時候,因此,打開時間更快些也許會成為一個需要引起廠商重視的點。

五大在線辦公App硬核PK:誰最能打?都有啥“通病”?

  三、線上語音最受歡迎,開會時51%的網友幾乎全程靜音

  疫情期間,舉行線上會議是企業的重要工作環節。除了和飛信僅提供語音會議外,企業微信、釘釘、飛書、WeLink這4款軟件都包含語音會議和視頻會議兩種模式。

  哪種會議形式更受歡迎?據21測評實驗室的調查數據顯示,43%的網友願意參加線上音頻會議,而僅有15%人數傾向於參加視頻會議。

五大在線辦公App硬核PK:誰最能打?都有啥“通病”?

  靜音功能方面,不同的軟件也存在差別。釘釘和WeLink的“靜音權限”掌握在會議主持人手中,主持人能在“強制全員靜音”和“自由靜音”兩個模式間切換。

  開啟“強制全員靜音”時,不允許參會者取消靜音,僅主持人可取消;開啟“自由靜音”時,參會者能自主選擇是否靜音。飛書和企業微信則沒有“強制全員靜音”的這一功能選項。

  “強制全員靜音”在大型會議中的作用更大,因為可以更高效地維持會議秩序。據21測評實驗室的調查顯示,41%的網友表示進入會議後會自覺開啟靜音,51%的網友稱自己參加線上會議時,幾乎全程都是靜音狀態。

  四、多款軟件可“會議加密”,僅釘釘能“閱後即焚”

  在邀請人員參會上,企業微信和WeLink兩者的邀請形式豐富,包括髮送普通鏈接、二維碼、郵件、微信鏈接等。此外WeLink還能夠在不登錄賬號的情況下,通過輸入會議ID加入會議。

  釘釘只能邀請自身軟件內部的人員參會,飛書可分享會議鏈接,但是隻能在微信外打開,和飛信則是以文字口令的形式進行邀請,口令可直接發送到微信和QQ。

  釘釘、飛書在會議期間可以鎖定會議,禁止參會人員邀請他人進入會議,WeLink在啟動會議前可設置會議密碼,參會者憑密碼進入會議。

五大在線辦公App硬核PK:誰最能打?都有啥“通病”?

  此外,釘釘還有一項“密聊”功能,據介紹,這項功能常被用於商務機密的溝通,“密聊”的消息已讀後自動銷燬,禁止拷貝或轉發,頭像和名字打碼防截屏。

  五、各軟件兼容性不一,互聯網巨頭角力企業市場

  此次測評的5款軟件基本能夠覆蓋常見平臺。移動端方面,5款軟件均支持iOS系統和安卓系統;在PC端上,其中4款軟件均支持Windows和Mac,只有WeLink暫不支持Mac系統。

  此外,釘釘和飛書支持網頁版;微信小程序方面,僅有企業微信支持,其他4款軟件均不支持。

五大在線辦公App硬核PK:誰最能打?都有啥“通病”?

  2月5日,在蘋果App Store排行榜上,阿里旗下的“釘釘”首次超過微信,躍居榜首。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截止2019年6月30日,釘釘企業組織數突破1000萬,用戶群體定位於中小型企業。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釘釘用戶暴增,2月12日釘釘日活躍用戶達到了3464.9萬。

  企業微信背後有騰訊的加持,自然也不容小覷,據企業微信官網介紹,目前企業微信已服務超過250萬家真實企業,活躍用戶突破6000萬,並滲透了超過50個行業。

  據21測評實驗室的調查統計,超八成的人使用不止一種線上辦公App,其中五成用戶客戶跟單位用的不是同一種線上辦公App。從用戶佔比來看,企業微信、釘釘兩大巨頭不相伯仲,但其他平臺也有不少用戶,“雙超多強”格局隱現。

五大在線辦公App硬核PK:誰最能打?都有啥“通病”?

  華為旗下的WeLink去年12月正式發佈,它的文件保密層次高,是針對“華為人”專門設置的一款線上辦公軟件,追求對數據高保護的人群。飛書來自字節跳動,近期發展勢頭也很迅猛。

  此外,中國移動旗下的和飛信,其競爭優勢則在“群發短信”這一特色功能,群發短信給移動用戶不收取費用,對於企業重要通知及時送達有所幫助。

  六、各家都有小毛病,“後疫情時期”在線辦公App將往何方?

  深度測評5款線上辦公軟件後,我們發現釘釘、企業微信的無論在功能,還是生態上,都較為完善,但企業微信有打開速度較慢,釘釘有云儲存空間偏小等缺點。在平臺的選擇上,飛書和釘釘除了桌面端和移動端,還能夠支持網頁端的使用,這點確實增色不少,可飛書的資源佔用問題仍待解。WeLink、和飛信分別在雲儲存、短信聯繫領域表現亮眼,但“偏科”較為嚴重。

  此次疫情屬於偶發事件,短期會釋放大量在線辦公軟件需求,為教育和培養大眾線上辦公創造了良好契機,在21測評實驗室發起的問卷調查中,超五成用戶表示疫情之後仍願意使用線上辦公App,且超過八成用戶願意為更好的服務付費。不過,艾媒諮詢分析師劉傑豪指出,各類在線辦公軟件存在的弊端難以快速改善,進而制約用戶粘性的提升。預計疫情防控期過後,在線辦公軟件需求將會出現回落。因此,有關企業在迎來此次風口之後,應該抓住機遇,儘快對產品進一步打磨優化,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長期來說,線上辦公App的前景依然光明。5G產業的發展為在線辦公提供了可期的技術保障,隨著5G技術普及、雲計算技術發展,遠程通信等細分領域下的問題如視頻卡頓、聲音延遲等將得到改善,用戶體驗有望得到提升。而在線辦公的持續發展,也將助推5G應用落地進一步提速,進而加快5G基礎設施鋪開,全面釋放5G產業價值。

  出品:21測評實驗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