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昌能:擴展外債便利化試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跨境融資

3月22日,國新辦舉行應對國際疫情影響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發佈會。國家外匯局副局長宣昌能稱,擴展外債便利化試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跨境融資。將外債便利化試點範圍擴大至上海、湖北、廣東及深圳等地,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可在不超過等值500萬美元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

以下為國家外匯局副局長宣昌能發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外匯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部署,在國務院金融委的指導下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持續助力抗擊疫情,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數據顯示,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這裡我簡要介紹外匯支持政策和當前外匯市場形勢兩方面情況。

外匯局始終將疫情防控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認真傾聽企業等市場主體訴求,幫助解決外匯方面遇到的問題,全力加大外匯政策支持力度。一是繼續用好外匯“綠色通道”政策,積極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產復工。二是提高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擴大企業借用外債空間。3月12日,人民銀行、外匯局聯合發文,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上調至1.25。政策調整後,企業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由原來淨資產的2倍提高到2.5倍,除政府融資平臺和房地產企業以外的境內機構借用外債空間進一步擴大,有利於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多種渠道籌集資金。三是擴展外債便利化試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跨境融資。將外債便利化試點範圍擴大至上海、湖北、廣東及深圳等地,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可在不超過等值500萬美元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同時,進一步提高北京中關村科學城海淀園區的外債便利化水平,更好滿足多地高新技術企業利用外債資金的需求,降低企業財務成本。四是積極運用跨境金融區塊鏈平臺等技術手段,便利中小企業開展貿易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