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推數字化發展,互聯網+房企為何進展慢?只因“不差錢”!

3月17日晚9點,萬科2019年度業績推介會通過網絡和電話同步直播。房產圈的朋友比較關注這條新聞,因為都想看看今年的頭部房企數據又刷新到了什麼高度,圈內的這些大咖們又會爆出什麼金句。在“活下去”成為鬱總的經典語錄之後,今年業績會上鬱總的“

要做配套的數字化發展規劃”引起筆者關注。萬科計劃要做的數字化發展規劃到底是什麼,目前不得而知,但是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互聯網結合的話題,真的已經探討很久了。

開發商推數字化發展,互聯網+房企為何進展慢?只因“不差錢”!

互聯網+房地產,可以結合的點有很多。比如已經應用多年的3D看房技術,就是互聯網和二手房市場的成功結合。除此之外,互聯網和新房、互聯網和房企、互聯網和購房人等等的結合,都有無數種可能。然而,互聯網與房地產的結合仍然停留在表層,房地產行業更多應用的還是互聯網的共通價值,互聯網技術和房地產行業專業價值的結合並未得到真正體現。

開發商推數字化發展,互聯網+房企為何進展慢?只因“不差錢”!

如果比較其它行業企業,這一點會表現得更加明顯。比如說,阿里巴巴結合了互聯網和中小企業,“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淘寶、京東利用互聯網打通了消費者和商家的通道,很多行業多年形成的層層代理分銷制度被直接顛覆;而在互動交流領域,QQ、微信大範圍地改變了人們的交際方式。可迄今為止,房企和互聯網的結合,始終未能找到最佳的“爆點”。難道房地產開發企業真的缺少互聯網基因嗎?

開發商推數字化發展,互聯網+房企為何進展慢?只因“不差錢”!

按照開發流程劃分,房企組織結構主要有6個端口:拓展(拿地)、設計(規劃方案)、工程(建設施工)、營銷(銷售去化)、財務(資金管理)、運營(計劃督辦)。目前來看,至少有3個端口和互聯網存在更充分結合的機會。

  • 拓展端

房企投資拓展崗的日常工作,其實有很多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優化。比如:土地出讓信息的共享平臺可以更加深入,從而方便投資拓展人員獲取底層資料;新出讓地塊周邊市場數據、地塊內部關鍵信息(標高、水電管網等)的資源共享等,均可以運用互聯網進一步優化。這些節省行業人力物力的優勢,將會顯著提高房地產行業的整體運行效率。

開發商推數字化發展,互聯網+房企為何進展慢?只因“不差錢”!

  • 營銷端
  • VR看房之於購房人而言,如同網上購物之於普通消費者一樣,便利性遠大於實地看房。然而,多重因素致使其一直沒有發揮的空間。今年特殊時期給了VR看房切入新房市場的良好契機,未來值得繼續深化。通過VR和AI技術的結合,能夠做到遠程看房和標準化講解並行,從而真正實現足不出戶輕鬆看房的目標。另外,隨著VR等看房新技術的逐漸普及,由房企各自推出看房APP的模式可能會逐步切換為專業的2-3家看房平臺共存模式,大概類似於貝殼或安居客等平臺持續壯大後的樣子。未來房企核心競爭力逐步向客戶資源傾斜會是一種長期趨勢。

    開發商推數字化發展,互聯網+房企為何進展慢?只因“不差錢”!

  • 運營端
  • 我們都知道,大數據很厲害。每天我們上網看過什麼新聞,甚至聊天說過什麼話題,常用APP就會持續給我們推相關信息。房地產行業,不可以也這樣嗎?

    開發企業都很清楚,抓住客戶才是核心。如果是開發住宅,業主的生活習慣附帶了很多信息;如果是開發商業體,來來往往的顧客則是運營方關注的核心要素;如果是開發工業園區,入園企業的用電量有時候都能體現企業的綜合實力。這些關鍵信息的整理分析和合理運用,未來將是房企競爭的關鍵點。互聯網和房企運營端的結合,大有可為!

    有這麼多結合點,為什麼“互聯網+房企”的模式喊了很多年,卻始終看不到多少成效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開發商不差錢!

    開發商推數字化發展,互聯網+房企為何進展慢?只因“不差錢”!

    房地產行業自2005年前後到2017年,高速發展了十餘年,開發商不僅不差錢,很多時候還是普通百姓眼中的“暴發戶”。然而,隨著2016年高層“房住不炒”定位的提出,開發商日子越來越難過已是不爭的事實。高喊“活下去”的萬科總裁鬱亮,此次2019年業績會上繼續說到:2020年是房企真正如何活下去的一年。近幾年,房地產行業整體毛利率持續下降,當某一天毛利率下降到全行業面臨生存危機之時,在“降成本”方面具有突出優勢的互聯網,必將成為房企的“救命稻草”。二者深度結合的契機正在步步逼近,無論你承認與否。

    瞭解最新樓市要聞,掌握關鍵樓市動態,歡迎關注樓市睿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