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什麼給什麼的孩子,真的被滿足了嗎?|科學育兒有方法


今天晚餐是孩子最喜歡吃的意大利麵。孩子早早地就把小手洗乾淨,坐在餐桌前開始等候。他可能有一些餓了,沒過一會,他開始不耐煩地說:


“麵條還沒有好嗎?為什麼還要這麼久?太久了!我不想再等了!”


我就想起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每次午餐之前老師就會給他們唱“謝飯歌”。於是我就說:那麼讓我們來唱一首感謝歌吧!我隨口唱了一首歌,把歌詞做了一些修改:我要感謝燈、感謝光,讓我們可以看見。我還要感謝桌子,感謝椅子,讓我們可以坐在這裡享用晚餐。


孩子接過我的話:那我要感謝盤子,感謝筷子,讓我們可以吃好吃的意大利麵。


我說:嗯非常好!我要感謝空氣淨化器,讓我們有清新的空氣。


孩子:我要感謝水杯,讓我渴了可以喝水!說完還打開蓋子,喝了一口。就這樣感謝來感謝去,廚房裡的意大利麵就端上來了。


我和孩子說:謝謝你的等待。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們的感謝,我覺得麵條更好吃了,謝謝做出這麼好吃的面的人!


孩子吃的很香,他說:對呀,麵條真的是太好吃了!

“爬梯子”策略,延遲滿足和等待並不是意味著失去,而是雙倍的得到

看孩子吃的那麼香。我想起了大家經常說的“延遲滿足”。很多的家長經常問我,到底要怎麼樣提高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呢?其實,如果我們在等待的過程中,問一些孩子喜歡感興趣的問題、做一些有趣的遊戲,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等待就會變得比較自然。我們可以幫助他一點一點接近目標,一點一點去學會延遲滿足,這個過程就像爬梯子一樣,不知不覺做成了之前做不到的,延遲滿足也變得容易

當孩子能夠做到了,也不要忘記去告訴孩子。孩子等待的這個行為,在媽媽的眼裡是非常有價值的。同時通過等待的過程,我們其實可以獲得更加好的一個結果:

延遲滿足和等待並不是意味著失去,而是雙倍的得到。這種得到不限於物質肉眼看得見的,還有心理的收穫和滿足


要什麼給什麼的孩子,真的被滿足了嗎?|科學育兒有方法

發自內心滿足的快樂


想吃“棉花糖”的小孩

我又想起了那個老掉牙的“棉花糖實驗”(StanfordMarshmallowExperiment)。斯坦福大學的WalterMischel博士在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兒園進行的有關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學經典實驗。在一個比較密閉的房間裡,空無一物,孩子的面前有一個棉花糖。如果孩子能夠在15分鐘內不吃棉花糖的話,那麼他就會可以得到吃到兩個棉花糖,否則就只有一個。

要什麼給什麼的孩子,真的被滿足了嗎?|科學育兒有方法

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一些孩子已經等不及了,已經開始吃了。少數的三分之一的孩子忍住了,等到15分鐘之後吃到兩顆。心理學家們對這些孩子進行持續的跟蹤直到高中畢業。發現那些能夠延遲滿足自己、自控能力比較強的孩子,無論是SAT成績、教育成就、身體質量指數(肥胖),以及其他指標上都有更優異的表現。


要什麼給什麼的孩子,真的被滿足了嗎?|科學育兒有方法

控制自己不吃棉花糖的孩子

分散注意力,說“我不要”是為了更好的得到“我想要”的

其實對於這麼小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哪裡能做到“我不要吃棉花糖”呢?自我控制對他們來說特別難,有些孩子甚至口水直流,捨不得吃只能用舌頭舔一舔。說“不”,是一種強烈的意志力表現,而說“不要”,正是因為內心非常堅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我觀察實驗錄像裡那些最後成功做到的孩子,確實是採取了一些策略,就是——分散注意力。分散注意力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內在的。

  • 內在的:故意不去看、不去想棉花糖,心裡想一些其他的事,讓自己的思維不要專注在棉花糖上。
  • 外在的:彈彈舌頭、搖晃自己的身體、唱個歌、走動身體、刻意做點其他的事分散對棉花糖的注意。
要什麼給什麼的孩子,真的被滿足了嗎?|科學育兒有方法

孩子在“我不要”(吃棉花糖)的力量中,發展出了“我要做什麼”的能力(做點其他的分散注意力),而推動孩子這麼去做的,正是孩子心中有堅定的“我想要”(吃棉花糖)的力量。這就是人類和其他物種的區別。人類在進化的過程當中,主管自我控制、分析思考、行動計劃的是大腦前額葉區域。我們人類這個區域所佔比例可比其他物種要大的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寵物狗狗不會把狗糧存起來養老,而人類卻會未雨綢繆。斯坦福大學的Kelly Mcgonigal教授說,前額葉不斷的進化,可以控制我們去關注什麼、想些什麼,進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


延遲滿足只是幫助孩子在必要的時候學會等待,並不是和孩子較勁

現在很多的父母是有意識的開始去“鍛鍊”孩子的自控力,想讓孩子學習延遲滿足。孩子想買新玩具?不能馬上給,得讓孩子延遲滿足一下。孩子想吃餅乾?如果你能把房間收拾乾淨,那麼就可以吃一小塊......

如今不是缺少方法,而是方法太多。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刻意的去延遲滿足,延遲滿足只是幫助孩子在必要的時候學會等待,並不是讓我們和孩子刻意較勁。我們都能夠理解很多的父母,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其實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刻意的去進行所謂的“延遲滿足”。我們更多時候,我們可能需要的只是“回應孩子的需求”。看見孩子、正視孩子,用我們本能的愛和尊重和孩子交流,遠遠比答應孩子、滿足孩子想要的物質要求要來的重要得多。

要什麼給什麼的孩子,真的被滿足了嗎?|科學育兒有方法

立刻“回應需求”,而不是立刻“滿足需求”

延遲滿足的對立面是立刻滿足,而“回應孩子的需求”“立刻滿足孩子的需求”是兩回事。比如孩子說,媽媽,我想要買一個新的汪汪隊的拼圖。我們可以回應孩子內心想擁有的慾望,圍繞汪汪隊拼圖,和孩子展開討論:

  • 你是怎麼想到要買一個汪汪隊的拼圖的呢?(詢問原因)
  • 你想要一個怎麼樣子的拼圖?(讓孩子描述)
  • 拼圖裡是你最喜歡的男主角阿奇嗎?還是有你喜歡的哪隻小狗?(更多細節)
  • 如果要買拼圖,你想去哪裡買?是去網上看看,還是去實體店買?(引發計劃思考)
  • 我們可以將喜歡的汪汪隊拼圖放入購物車,對比看看自己最喜歡的。(滿足內在需求)
  • 如果要去實體店購買,我們的預算是多少?需要多少錢?我們需要怎麼做?(大腦思考、行動計劃、延遲滿足)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幫助孩子不知不覺完成了延遲滿足。因為我們回應了孩子內心想要的,孩子反而變得容易接受暫時得不到的事實了。我們幫助孩子在必要的時候學會了等待,並且更有耐心地接受。當孩子真正得到的時候,他們變得更加感恩和珍惜。他們知道得到的不易,並且在得到的過程中學習了計劃、思考和規劃。


太容易的得到,讓孩子變成“白眼狼”

我見過一個孩子。媽媽平時總是要加班,陪孩子的時間少,心裡對孩子不免總有些愧疚。因此每次下班回到家的時候,就會給孩子帶點小餅乾小零食。孩子每次吃也很高興的,媽媽也感覺很好。但是有一次,媽媽因為有事忘記買小零食回家了,孩子竟然很生氣,非但沒有感恩,反而責怪媽媽:憑什麼你今天不給我帶?

要什麼給什麼的孩子,真的被滿足了嗎?|科學育兒有方法

皆因孩子太容易得到了,失去了感恩之心。孩子適當的需要,父母自然應該去滿足。因為那包含著一份父母對孩子軟軟的、深深的愛,孩子也會帶著基本的信任去探索世界。然而,也不需要太過於刻意,刻意地延遲滿足或是立即滿足,雖然仍舊是出於對孩子的愛,但是家長卻也應該有所限制。“巧克力和冰激凌不能吃太多”,“汪汪隊的動畫片不能一集接一集地看下去”..... 家長最終的目標是

讓孩子學會去正視面對內心的願望,學會適當的自我滿足,也學會自我控制。這樣才可以做到權衡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得失。

我們平時也要做到良好的自我行為模範,今日事今日畢、做好自我管理。孩子逐漸也會明白自己“我不要什麼”、“我要做什麼”,以及“我想要什麼”。這是我們的人生也在修行的課題,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