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火了!但要先打好“新地基”


“新基建”火了!但要先打好“新地基”

3月4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的會議上,高層強調,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要加快 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新基建”火了,“新地基”也要跟著火了。


問道者 杜一用


01

“新基建”是什麼?


“新基建”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簡稱,相對於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水利設施這些“老基建”而言。

其實,早在2月28日,在“澤平宏觀”發表的《是該啟動“新”一輪基建了》一文中,知名經濟學家任澤平的“新基建論”就先火了。他指出,“老基建”在部分地區尤其人口流出地區已經過剩,再投資勞民傷財。而“新基建”是未來發展的短板,是兼顧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長期增加有效供給的最佳結合點,是中國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邁向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的大國重器。

“‘新基建’投資潛力巨大,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比如,未來5G網絡建設投資將達到1萬億以上,帶動的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將超過數萬億投資,更重要的,5G網絡建設將有助於培育繁榮互聯網經濟、人工智能、數字經濟、互聯網金融等新技術新產業,帶動十幾萬億產值的新經濟,為搶佔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高點奠定堅實的基礎設施。”

任澤平認為,中國過去的幾十年,是適度超前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大受益者,是“集中力量幹大事”體制優勢的重要體現。沒有適度超前的基建,怎麼會有中國製造的強大競爭力?沒有超前的網絡寬帶建設,怎麼會有互聯網經濟的繁榮發展?怎麼會有外資紛紛看好中國,湧入中國?怎麼會有中國融入全球化的高速增長?怎麼會形成強大的全球產業鏈?怎麼會形成全球互聯網經濟和高科技產業的中美爭霸局面?

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的定義中,“新基建”是指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 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

,涉及通信、電力、交通、數字等多個社會民生重點行業。


02

“新基建”的核心


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強調,要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

3月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再次強調,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 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看得出,兩次會議都極大地強調了“新基建”的重要性,也豐富了“新基建”的新內涵。較之以往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 5G 建設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建設大數據中心等信息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多地進入到國家戰略規劃層面。

5G被視為“新基建” 的引擎,被定調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事實上,不管是從未來可以預期的產業規模,還是從對新興產業所起到的引領作用來看,5G 都是最值得期待的。我國規劃發展的新興產業,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企業上雲、人工智能、遠程醫療等,都是基於 5G 技術作為產業支撐,而 5G 本身的上下游產業鏈就非常龐大,可以延伸到消費領域。

數據中心可以說是海量信息時代的諾亞方舟。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將大量依賴於數據資源,從國家政務到各大行業,建立數據中心將有助於促進行業轉型和實現企業上雲。

在風起雲湧的技術浪潮中,互聯網數據中心毫無疑問是時下的風口產業。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Synergy Research 的調查,全球頂級雲計算服務提供商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成功,每家公司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至少要達到每季度10億美元的投資水平,而全球數據總量每18個月就會翻番,數據中心建設根本就跟不上大數據產業爆發的步伐。

在雲計算之外,5G、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一日千里,亦在推高著人類社會對數據中心的旺盛需求。在國家戰略規劃中,到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要實現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產業要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


03

如何打好“新地基”?


大數據在提升國家治理能力中的作用已是眾所周知。然而,隨著互聯網、物聯網等高速發展,海量的數據呈現無序和非結構化,而且每種數據來源都有一定的侷限性,多個政府部門、不同機構都基於自己的煙囪式數據,發佈相關分析結果,不可避免地存在片面和碎片化。

通過大數據技術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的應用檢驗,不難看出,雖然大數據等技術在分析疫情發展情況、監控地方疫情發展態勢、輔助疫情防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技術應用仍存在很多先天不足,比如跨部門的數據對接效率低下、數據標準沒有統一、數據共享困難等,可挖掘的潛力巨大。

大數據如何更好地發揮支撐作用,為“新基建”服務?2019年兩次上了美國“管制清單”的國內上市公司美亞柏科有相當的話語權。董事長滕達認為,大數據想要發揮更大的作用、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必須建設集各種數據信息於一體、開放共享、安全可靠的大數據中臺。

大數據中臺被稱為信息化系統的“新地基”。

滕達表示,構建國家大數據體系已是勢在必行!大部分數據共享僅僅停留在簡單查詢,這絕對是資源浪費。數據治理才是王道,數據治理是提升數據價值的重要過程,是在原有雜亂不規整的數據中,提煉出數據核心要素。現在,智慧城市的佈局重心應該從雲平臺等基礎信息化設施建設,轉向更重要的大數據設施,即城市大數據中臺(大數據基座)建設,有了“新地基”,才能搞好“新基建”。

​注:部分資料來自雷鋒網、曉說通信。

“新基建”火了!但要先打好“新地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