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腿就疼,給你帶上無形鐐銬的腰椎椎管狹窄症大分析

假如你平常經常腰疼,但是推起購物車微彎腰反而覺得舒服了,那麼你要特別小心了,這是一種疾病信號,你可能得了腰椎椎管狹窄綜合症

首先來看一個醫案,36歲的黃老師愛好釣魚、慢跑,經常騎著自行車去郊外的水庫釣魚,近3個月來,黃老師感覺腰部酸困,走不遠就感覺左下肢沉困,麻木,,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休息一會就又能走了,但是還是走不了太長時候,而且走的距離越來越短,平時有規律的慢跑活動不得不暫時停下來。奇怪的是騎自行車10裡地都沒事,走路不到1公里就疼。去醫院檢查發現黃老師原來是腰椎椎管狹窄症。

一走腿就疼,給你帶上無形鐐銬的腰椎椎管狹窄症大分析

腰椎椎管狹窄症,是指各種原因引起椎管各徑線縮短,壓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經根,從而導致相應神經功能障礙的一類疾病。安靜或休息時常無症狀,行走一段距離後出現下肢痛、麻木、無力等症狀,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時間後,方能繼續行走。隨著病情加重,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需休息的時間越來越長。

我們平常做的很多動作對腰椎的壓力都不同。一張腰部壓力對比圖告訴你!

一走腿就疼,給你帶上無形鐐銬的腰椎椎管狹窄症大分析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凡是腰部前傾的動作,都會讓腰部所承受的壓力成倍增加,俗話說:“站著說話不腰疼”原來是真的。

回想一下我們都做過哪些看似舒服,實則傷身的動作呢?

一、 葛優躺

忙了一天,回到家半躺在沙發上實在太舒服了,這個姿勢讓我們肌肉韌帶都處於鬆弛狀態,失去了原有的固定作用,脊柱的生理彎曲變直,時間長了就會造成腰部韌帶和椎間盤變形突出。

二、 穿高跟鞋

穿上高跟鞋會讓人顯得亭亭玉立,但是人在走路時會不自覺前傾,背部弧度增加,體重無法均勻的分佈在脊柱上,造成腰椎受壓過大。我在臨床上就遇見這樣的病例,這個病人基本只穿高跟鞋,就診時腰疼十分嚴重,已經出現腰椎突出,在治療期間囑咐她穿平底鞋,有利於病情康復,可是病人一直不遵醫囑,直到看到她男朋友來才明白,她只是為了和男友保持般配的身高差,一直穿不低於7釐米的高跟鞋。

三、 錯誤的彎腰搬物

我們經常需要彎腰搬起重物,也有很多這樣的工種,比如建築行業、物流行業等,錯誤的姿勢會拉傷腰部韌帶,從而導致椎體錯位、突出、滑脫。

那麼什麼是正確的姿勢呢?

靠近重物,兩腿分開站穩,保持腰部直立,腰部前傾,屈膝接近重物,上身前探,握緊重物,使重物儘量靠近身體,直立上身以保持平衡,並通過腿部的力量將重物搬起,注意動作要平穩,不能猛然發力。

我們再說回咱們的腰椎椎管狹窄症,腰椎管是人體的一個解剖結構,它是腰椎的神經的通道,裡邊走的是馬尾神經,在正常情況下它有一定的容積,能夠使馬尾神經正常通過,但是隨著年紀的增大,腰椎的退變的發生,我們椎管容積會受到一些其他東西的佔用,造成椎管的狹窄。造成椎管狹窄的因素有好幾個方面,第一個因為咱們突出的椎間盤,第二個肥厚的韌帶,還有關節突的內聚等等這些綜合的因素,它可能會造成這個椎管容積的相對減小,造成馬尾神經的壓迫,從而引起的以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症狀的這麼一系列臨床症狀。

一走腿就疼,給你帶上無形鐐銬的腰椎椎管狹窄症大分析

臨床表現

主要症狀是長期的腰痛、腿痛、間歇性的波形。

腰痛僅表現為下腰痛和骶部痛。多於站立或行走過久會發生,如果躺下、蹲下或騎自行車時,疼痛多為自行消失。局部明顯酸脹感,沒有固定的壓痛點。患者常常自己處於強迫的屈曲位,而且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

一走腿就疼,給你帶上無形鐐銬的腰椎椎管狹窄症大分析

間歇性跛行是在行走或鍛鍊以後,出現單側或雙側的下肢麻木沉重疼痛無力。越走症狀越嚴重,常常需要被迫停下休息。若做下蹲後,症狀立馬緩解,如果繼續行走,又出現同樣的症狀。病情繼續嚴重者,可引起尿急排尿困難,雙下肢不完全癱瘓。馬鞍區麻木肢體感覺減退和大小便障礙。

中醫學對於腰椎椎管狹窄的認識,先天腎氣不足、腎氣虛衰以及勞役傷腎為內因;反覆遭受外傷、慢性勞損以及風寒溼邪侵襲為外因。主要病機是腎虛不固,風寒溼邪阻絡,氣滯血凝,營衛不得宣通,以致腰腿痺阻疼痛。

目前治療方法主要是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很多患者呢可以通過非手術治療,得到症狀的緩解,後期通過很多康復鍛鍊,慢慢重建腰椎節段穩定性。

一、內服中藥

全國著名的中醫骨傷專家李同生教授自1976年始,應用通督活血湯治療腰椎管狹窄症,經臨床統計有效率達到90%。

通督活血湯

【處方】當歸9克,蘇木9克,澤蘭葉9克,赤芍9克,丹參9克,地龍9克,金毛犬脊9克,杜仲9克,鹿角片18克,黃芪15克,烏藥6克

【方解】其中當歸、蘇木、澤蘭葉、丹參、赤芍具有活血化瘀之功能;黃芪用量倍於當歸,被寓為氣載血行、補氣生血之意;金毛犬脊、杜仲、烏藥祛風溼、補肝腎、強筋骨,直人督脈、腎經,為引經之藥;鹿角片為血肉有情之品,益精血、填骨髓,非此莫屬。諸藥合用,共奏補肝腎、益精血、通督活血之功。

臨床試驗其有利於改善椎管狹窄症病變局部的微循環,增加局部神經根血與氧的供應,加速局部炎性介質及致病因子消失,從而達到治療或緩解間歇性神經性疼痛的目的。【用法】通督活血湯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每日1劑,分2次溫服,每15劑為一療程。

【醫囑】治療期間應臥床休息,戒菸酒,以配合治療。

1、 小臂推法、揉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以小臂尺側著力沿脊背自上而下推擦,繼以按揉腰背部,放鬆腰背部肌肉。

一走腿就疼,給你帶上無形鐐銬的腰椎椎管狹窄症大分析

2、提腰擺法:患者俯臥,術者站於床上,雙腳分置患者兩胯旁,彎腰以雙手穿過腰部,雙掌根抵住髂骨前緣,環抱腰部,囑患者放鬆,用力上提,同時左右擺動身體。對於體形瘦弱患者宜多用此法。

3、屈膝擺臀法:患者轉為仰臥,術者仍站於床上,雙腳分置患者兩膝旁,囑患者屈膝屈髖,術者兩手扶住患者兩膝,用力下按,使患者膝關節儘量貼近前胸,同時左右擺動身體。對於體形偏胖患者宜多用此法。

4、拿法:患者放鬆,伸直雙腿仰臥,術者站於床旁,拿捏雙腿內側肌群。

5、腰部按抖法:一助手握住患者腋下,一助手握住患者兩踝部,兩人對抗牽引,醫者兩手交叉疊在一起放在患者第四、第五腰椎處行按壓抖動,一般要求抖動20到30次。

6、直腿屈腰法:患者仰臥位或兩腿伸直,端坐在床上,兩足朝向床頭端。醫者面對患者站立於床頭一端。儘量用兩大腿的前側抵住患者的兩足底。然後用兩手握住患者的兩手或前臂。用力將患者拉向自己的面前,再放鬆回到原位。一拉一鬆,迅速操作,重複8到12次。最後,屈伸和搓動患者下肢結束手法。

7、蹬腿牽引法:患者仰臥位,術者立於患側。一手托住患肢踝關節前方。另外一手握住小腿後方,讓髖關節和膝關節呈屈曲位。雙手配合,使胯關節做被動的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旋轉活動。每活動3-5圈兒,然後讓患者配合用力,迅速向上牽引患肢。每次操作3-5次,若兩邊都有症狀,則同法操作另外一邊。

注意事項

推拿治療本病以柔和為主,忌做腰部大幅度的後伸、斜扳、擠壓等被動運動。

一般不建議做手術治療,除非經過各種非手術療法治療無效後,症狀還十分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有明顯神經傳導障礙,可進行手術治療。來解除椎管內神經或血管所受壓迫,一般會切除2-3塊椎板。

手術的術後康復時間比較長,首先要臥床2周左右,後續還需要持續康復鍛鍊和理療,因為腰肌需要長時間才能恢復,否則容易發生脊柱關節扭傷甚至脫位,半年內避免做彎腰動作。

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