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别王斌!铁肩担道义的贵大校友,一路走好!


岁月静好,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抗“疫”期间,无数平凡人坚守岗位,为抗击疫情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就在3月13日,我们失去了一名优秀校友,他叫王斌,2003年毕业于贵州大学新闻系,是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直播特别节目《贵阳战“疫”》记者,党员,贵州平坝县人。2020年3月13日晨,因劳累猝死,年仅38岁。永远告别了妻子,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年迈的老父亲。

泪别王斌!铁肩担道义的贵大校友,一路走好!

图为2003年,王斌班集体于逸夫楼前合影

(最后一排右一红衣为王斌)

泪别王斌!铁肩担道义的贵大校友,一路走好!

王斌(右四)毕业前与班里同学的合影

泪别王斌!铁肩担道义的贵大校友,一路走好!

2013年,毕业十周年重返母校与同学合影

(左二)

2003年,刚刚从贵州大学新闻系毕业的王斌来到了贵阳广播电视台,成为了一名记者。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职业梦想,做一个新闻人。

泪别王斌!铁肩担道义的贵大校友,一路走好!

2020年农历新年,王斌和妻子一起回到江西老家过年。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却扰乱了所有人的生活。王斌和妻子回到贵阳后,开始在家自主隔离14天,2月11日,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直播特别节目《贵阳战“疫”》 正式开播,每天晚上直播60分钟。

泪别王斌!铁肩担道义的贵大校友,一路走好!

“节目制作压力大,记者人手又不足。”负责此档节目的贵阳广播电视台总监夏冰说:“王斌解除自主隔离后立即回到工作岗位,投入到一线紧张的采访工作中,为我们发回了大量贵阳市战疫情的生动的新闻报道。”

在战“疫”采访期间,为了及时地采制新闻,王斌经常和同事们一起,早出晚归,从一个新闻现场到另一个新闻现场。

“最近几乎每天都是早上九点甚至七点就从台里出发,夜幕降临才能回到单位。”同事龙欢回忆最近的工作的辛劳,“可王斌却还能给大伙打打趣,他说,又过了充实的一天。”

中午不能回单位,午饭就在外面随意解决,没有餐饮店开门,他们就拿着方便食品,在空旷室外,或蹲或站用十分钟解决掉午餐,然后又奔赴下一个采访地点。

泪别王斌!铁肩担道义的贵大校友,一路走好!

3月2日上午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和西南商贸城采访

3月3日上午经开区海信工业园复工复产采访

下午贵阳市工信局采访

……

3月11日上午河道清理工采访

下午邮政投递员采访

3月12日贵阳市中小学复课采访

翻开节目的工作记录本,王斌在返岗工作的25天时间里采访任务排得密密麻麻,这超过了他平时工作量的两倍以上。

泪别王斌!铁肩担道义的贵大校友,一路走好!

为了把每一条新闻做好,王斌肯下苦功夫和“笨”功夫。在战疫情采访期间,同事许琳敏和王斌合作做了一次全现场的新闻报道,因为考虑到拍摄途中,记者会不停走动,许琳敏和王斌商量:“斌哥,要不这次就不用带脚架了,因为可能会需要不停的走动,脚架太重了。”但王斌却拒绝了,“没事,带脚架拍出来的画面要稳定美观一点”。摄像机加上脚架重量有10 余斤,王斌坚持一路扛着设备完成了整个采访。

“王斌发回的报道采访充分,新闻宣传有力度,舆论引导有温度,社会宣传有效果。”《贵阳战“疫”》节目总监黄海在节目点评中这样写道。

“3月13日的播出的节目中,王斌采访制作的两条新闻正式播出,这两条节目的时长就有12分钟。”节目副总监何敏说:“在剪辑机房里,还有两条他采访没来得及完成制作的稿件”。

3月12日下午5点,结束了一天的采访后,王斌和许琳敏又接到了第二天的采访任务,对接好采访对象后,两人才离开单位,“离开前,我跟斌哥约好,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完成这个采访”许林敏说,“晚上9点,我还和斌哥一起就采访内容进行了沟通。”而这一次,王斌没能赶上他的采访。

泪别王斌!铁肩担道义的贵大校友,一路走好!

带着对这座城市的眷念和对事业的热爱,38岁的王斌在坚守岗位25天后,挥别了这座挚爱的城市,挥别了自己的新闻理想!

泪别王斌!铁肩担道义的贵大校友,一路走好!


泪别王斌!铁肩担道义的贵大校友,一路走好!

因为热爱,可迎万难

在贵阳战“疫”的路途中

我们不会忘记这位可敬的新闻人

在曾经的老师、同学心中

这位可敬的贵大人也难以忘怀


王斌在贵大的老师、同学说:

王斌当年的任课老师、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系吴妍老师对他的追忆:

当疫情开始不断向好发展时,我们接到的却是你离开的噩耗。痛心!难过!思绪被拉回到02年贵大的文科楼,青春年少的你和99新闻2班的同学们一起认真听课的场景。17年如一日新闻一线的打磨,你没有忘记当初选择学新闻的初心使命。当打之年的你,却倒在了全情为之付出的新闻岗位。挥别新闻理想,放下爱着你的家人和惦念你的我们,让自己好好歇会儿吧!


痛闻老同学王斌离开的消息,是在3月13日早晨。因劳累猝死,年仅38岁。离开当天,他还有采访任务,工作中从不迟到的他这次“永远迟到”了。回想起年前的同学聚会,王斌因为临时接了任务“爽约”,一众同学还在计划着与他的下一次见面。未曾想,这一面要留在下一世了。

因为疫情,没有送别,只能在心里默默追思,与王斌的四年同窗情谊幕幕重现。

从进校到毕业,王斌一直是班里的“好人缘”,形象好、脾气好、性格好,成绩也好!我俩是正、副班长,是搭档,班里的事情我俩总会在一起商量,尤其是男同学的事还要请他帮忙协调。

大学四年,未曾见到王斌与同学红过眼,只要开口找他帮忙,他一定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有求必应……

大学四年,王斌一直很努力,他说“我不是图个虚名,是真的对新闻工作饱有热情……”

2003年,我们毕业了,他成了少数把新闻工作坚持下来的同窗之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们也终于明白他当年对自己的职业期许,对新闻工作的那份执念比同班的我们,更加深刻。王斌离开当天,贵阳广播电视台的《贵阳战“疫”》节目中,仍然有他采制的两条新闻正式播出。

疫情期间,我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宣传岗位上坚守,王斌在贵阳抗疫一线的新闻工作上奋斗,不是一线,胜似一线。他有时候会向我核实我院医护人员的消息,我也会向他提供一些优质的新闻线索。这样的往来,在3月13突然被打破……

他的离开,我毫无准备!

悲,无泪!忆,有伤!悼念,老同学,一路走好!

只能感叹生命无常……

只能期许下一世我们再同窗,共逐梦,齐保国……

——同学 毕波


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很多人的生活都打乱了。早上打开手机看着新增病例逐渐变少,灰色的心情稍稍敝亮起来。可那个早晨,打开手机看到大学班级群里你因战斗在抗“疫”一线过劳猝死的消息,就如一声闷雷,在同学中炸开了锅,大家的心情同时掉到谷底,都不敢相信大学里那个文质彬彬,可亲可敬的班长就这样散手人寰,离我们而去了!

虽然毕业多年,很少见面,但想起你的音容犹在昨天:你是那个天塌下来也微笑面对的班长;你是那个乐于助人热心诚恳的班长;你是那个个子不高但为大家遮风挡雨的班长......

也许在大家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已经成了你的习惯,这一次也不例外。毕业之后,班上很多人因为干新闻太苦太累离开了记者岗位,而你却一直坚守,为人民发声,做好党的喉舌,一干就是17年!班长你知道吗,你就像一个灯塔,因为有你,大家才一直心怀新闻梦想!

你倒在了一生热爱的岗位上,把你最后一点力气献给了需要抗“疫”消息的观众,走得那样悄无声息,以致于来不及给家人交代一句,内心的悲痛与婉惜,让同窗们宁愿相信你只是沉沉睡去,有一天,还会扛起那心爱的摄像机.......

——同学 王欢


斌哥离去已经一个星期了,但还是不愿相信这是真的!1999年,我们怀揣着新闻理想走进贵州大学新闻学专业,憧憬着有一天也能够成为一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记者。印象中的你,彬彬有礼、踏实勤恳,和你相处是一件愉快且没有压力的事情!还记得为了办出一份最好的《校运快报》,全班同学分组采写、编辑,虽通宵达旦,但看着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心中有着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2003年,大学毕业,你考入了贵阳电视台工作,今天都还记得你得知被录用时的兴奋劲儿,是啊,成为一名记者,不就是我们当初的梦想吗?大学毕业后,我们都有了各自的工作和生活轨迹,偶尔聚会时,你一直都是当初温和有礼的模样。今年1月份,几个同学本来约好要小聚一下,谁知你却打来电话,说是临时有采访任务,马上要去采访,无奈爽约了,大家终是没能再多见一面。斌哥,一路走好,同学们都记得你!

——同学 王刚


离别17年后,竟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去缅怀这位人品极佳、乐观向上、阳光豁达的好同学,好同事,好朋友!除了悲痛,更有敬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满怀生活的希望,惦记肩负的责任,撒手人寰最放下不下的是那些最爱的人,留下来永存的,是那些曾所给予的永远忘不掉的用心。一个合格的新闻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一个永远的好人,应有一座丰碑!

——同学 徐倩


永远的一脸微笑,真的不愿意相信你倒下,但直到生命的尽头,你仍然是在工作,在报道疫情,在坚守我们新闻人的职责,由衷敬佩!你的逝去,并不是终止,让我们还在新闻战线上继续奋斗的同仁们,接力前行!

——同学 韩晓梅

虽然我们无法重逢

但我们从未真正分开

就像春天依然重新归来

在贵阳战“疫”的丰碑上

在你所采写的新闻里

在新闻人的使命与担当里

在每一位贵大人的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中

你的付出与热爱

将一直延续

此时春正好

送君一枝春

从此不离分


审校:张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