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總跟我們這些晚輩說學歷高,素質就高,真的是這樣嗎?如何禮貌的反駁?

莫小小白


要辯證認識。學識淵博肯定是無可置疑,但必須理論結合實際。否則,就是空有其名!


郭老大456


學歷高素質真的未必高。

學歷代表的是學習經歷,是後天為主,但是素質一方面是後天的環境塑造,更多是骨子裡透出來的東西,跟基因血統真的有關係。

我有高中同學,中學時是班級中下等生,女生,大學考的也是一般的本科,學生物吧,可能是覺得工作沒方向,然後就開始讀研,之後還是覺得沒方向沒前途,就又讀博,所以人家是我們班學歷最高的啊,但是能力素質沒得談啊,根本不掛鉤的哈哈。

還有的人呢,真的是素質很差勁那種,也是博士,他們把那些低劣的人性結合高智商展現的淋漓盡致。

我覺得吧,在長輩面前,沒必要特意反駁這個話題吧。具體要看長輩的意思了,如果說長輩是覺得晚輩學歷低,進而就認為素質也低,看不起,那麼這種情況,語言的反駁是起反作用的,讓人尊重的唯一方法就是通過努力讓自己出人頭地,拿結果證明自己行;

另一種就是長輩看晚輩學歷高,也就覺得素質也跟著高,如果是說別人,你又覺得他真的是素質跟學歷不匹配,那麼這種情況就別在意了,也不需要不平衡,做好自己就得了唄。如果是說自己學歷高素質也高,那還反駁個啥呀,要是覺得自己有點慚愧,那就默默的提升自己唄哈哈😄


熙元堂主


為什麼要反駁呢?就順著長輩的意思,讓他們高興一下嘛。您要怎樣做就照樣做是了。

素質與學歷是不是成正比的關係,這是個說不清楚的問題。

比如,學歷高,是不是就一定文化水平高,文化素養高,這就是一個問題。

還比如,素質,是指什麼素質,是文化素質,還是技術素質,還是品德方面的素質,還是綜合素質,這又是一個問題。

以上所說的這些問題,都與學歷高是否素質就高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些問題本身就難說清楚。

抽象地談,學歷與素質有著很大的關係。學歷高,一般而言,素質就相對地要高。這裡的素質是指綜合素質。不單一地是指思想品德。

當然,也有個例。比如沈從文先生學歷並不高,但是他的素質卻很高。不過,請注意,沈從文先生通過自學,他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養達到了非常高的程度。素質絕對離不開文化和知識的支撐。沒有文化和知識的人,其素質肯定不高。也請注意,這個素質不是指品德和道德方面的。要想做一個高素質的人,可以不具有高學歷的文憑,但是不能不具有豐富的文化和知識。

前輩總是這樣說,意思就一個,即要後輩好好讀書,好好學文化。這是沒有錯的。


鯽魚湖


老一輩人的認知的話,都是隻有讀過書的才懂得很多,而且以前讀很多書的人他們都很謙遜有禮這就是造成了老一輩刻板印象的原因。

這個事情的話,沒有必要去解釋吧。就算讓他們這麼認為也沒問題,可能長輩提這個說法的目的,也就是希望你去考個好點的學校來激勵你一下沒必要一定要博導,長輩才是勝利的,有時候和長輩的溝通方式。並不一定要講道理才行順著他們的意。講多些好話,畢竟年齡都大了,要面子。

有些事情吧,自己心裡知道就好,沒必要一定辯個是非黑白。馬克思主義不都倡導我們要崇尚辯論法嗎?毛澤東思想也是,任何事情都要分兩面看。但是毛澤東也沒說過,你知道對的事情,就一定要讓別人都承認是對的吧。


翰仔談感情


一般而言是這樣,教育強國。不能因為少數人高學歷低素質而否定教育


用戶8228381749871


我們中國文化底蘊中越來越少的實事求是就是從我們長輩這代開始的,所以很多網友就會說為什麼要反駁呢?順他們意就好了,但這種傳承到下一代,當你老了,你的下一代也說順順你好了,你會有種被欺騙的感覺,因為他們那代確實受教育程度低,我們這代則不然,所以我經常還是會實話實說的,就像很多中國人似乎都接受有錢就能過好日子一樣,這都是假話,因為凡事都有個度,超過了一個度就會極端化,多給父母舉些身邊人的例子,但不要說破,讓他們自己去思考你想說什麼


小U的流浪生活


大概是這樣,不必反駁


D冬天不冷2018


清華還是北大那個拿硫酸潑熊的,高校年年有自殺的,告訴長輩吧,學歷高還能做出這種事的是素質高嗎


觸焦論吧


首先要明確素質的含義,所謂素質,其實就是道德和自身修養。

而每個時代,對道德的要求,是有區別的。

從古代開始,道德自己自身修養,首先是禮儀,比如大家背誦的三字經裡面就有,長輩教誨你得聽,長輩給的東西你得受,長輩站著你不能坐。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等等。

而這些統統稱為禮,在古代,你如果標新立異不遵守這些規矩,那就是沒有道德,沒有修養,被所有人鄙視,當不了官,甚至做不了人。舉例,哪怕一個人官至尚書,內閣,他父母去世,都必須辭官,回家守孝。否則,全國人民罵死你,活不出來,典型例子就是張居正。

在任何一個社會,你是否有道德,有修養,就是今天說的素質,你說了不算,社會其他人的評價才算。所以你只能順應社會評價潮流,你必須按照社會公眾定義的道德行為來做,社會公眾定義的標準,要求,在哪裡?在書上。

男人看四書五經,女人看三從四德。

看懂了,知道標準了,做到了,你才有機會,被人稱為有素質。否則,你懂都不懂,怎麼去做有素質的人?

所以長輩說,多讀書,才有素質,這是有道理的。

你之所以問如何反駁,估計是,你認為,你已經知道今天這個社會的素質標準。所以你不需要看書,不用高文憑,就能做到有素質。

比如,不亂罵人,不惹事,不隨地吐痰等等,做到這些,就有素質。

這個觀點有一定道理,但是,比較片面。

我再舉例,隨地吐痰肯定沒有素質,毋庸置疑。那麼,你是如何知道這種行為沒有素質?聽人說的,網上看到的,書上看到的,總之,你也是經過學習才知道。比如不闖紅燈,也是老師天天教,你很小就知道。所以你知道這些標準要求,說明你至少有幼兒園,或者小學文憑。

當你知道,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道理時,你至少是中學文憑。

總結就是,你今天所知道的素質標準,是因為你讀過書,上過學。這事實上和長輩的說法差不多。

而且,素質還有更高的要求,古代比較高的境界,大約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恐怕就要好高好高高高的文憑了。

換作今天,比較高的素質可能就是,為國為民為社會做貢獻等等。這也需要很高的水平,僅僅不吐痰,不在公眾場合抽菸,遠遠不夠。所以,素質越高的基本要求就是,學問要多,學問多的證據就是,文憑高。

當然,文憑高的不一定個個都有素質,壞人也多。但是,文憑高的才更有機會登頂素質高的高峰。畢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能為國家社會做出卓越貢獻的,沒有高知識水平,辦不到。

所以長輩說的沒錯,文憑越好,素質越高,這是建立在你長輩知道你是好人的前題下。

當然,文憑不高的人,更要做有素質的人,只要心裡有愛,認真工作學習,認真去愛自己和身邊人,同樣也是為社會做貢獻。同樣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社會本來就是無數普通人構成的。

如果你覺得自己挺好,不服氣,你可以這樣√長輩說,雖然你文憑不高,但是你曉得孝敬老人,關愛晚輩,曉得尊重別人,曉得不去傷害別人,高素質精英畢竟鳳毛麟角,還講天賦。真不是人人可以做到。普通人,也一樣能為社會做貢獻。這種說法,是客觀的。畢竟,多數人耍心重,畢竟,文憑越高的學校,能進去的人越少。不喜歡學習,但是一樣能做好人的人,比比皆是。

生來就是快樂的魚,也莫要逼著做金鱗,還要要求化作龍。不現實。

你我皆凡人,知足常樂。


虎虎有點威


努力到達他們口中的高學歷。然後回來和他們對口國罵[耶]

親愛的,生而為人,人生百態。如果對方不是至親好友,他們的認知對你有什麼影響呢?反駁贏了有什麼意義呢?用來打發無聊嗎?

如果是至親,並且這個觀念影響到你們的生活了,那就帶著他們出去走走,大千世界,總會有不同的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