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制”與臨時移民,能拯救發達國家勞動力缺口嗎?

隨著出生率下降和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很多西方發達國家未來不僅將面臨巨大的勞動力缺口,而且也無法以目前的繳費水平維持社會保障體系的正常運行。

如何緩解西方人口危機,應對由人口結構變化所引發的社會問題?

2月24日,英國牛津大學布拉瓦尼克政府學院研究員蘭特·普里切特(Lant Pritchett)在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網站撰文《只有移民能救福利國家》(Only Migration Can Save the Welfare State),呼籲福利國家通過調整移民政策增加外來移民來解決相關社會問題。

原文 :《如何填補發達國家的勞動力缺口》

編譯 |趙紀萍

圖片 |網絡

“积分制”与临时移民,能拯救发达国家劳动力缺口吗?| 社会科学报

未來幾十年,發達國家將面臨嚴峻的人口挑戰。北美、歐洲、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日本等國人口的預期壽命在提高,而人口出生率卻在下降。隨之而來的是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問題以及勞動力人口的銳減。換言之,西方發達國家年輕人數量嚴重不足。而年輕人數量不足將造成勞動力市場的巨大缺口。

解決這一問題並不難:在未來幾十年中,發達國家應該向更多貧困國家的工人敞開大門。然而,這一解決方案在政治層面具有很大的挑戰性。畢竟,這是一個本土主義和仇外情緒高漲的時代。呼籲增加移民不會受到歡迎。然而,西方發達國家沒有太多的選擇。如果他們無法吸引其他地方的工人,又難以說服公眾接受更多移民,他們將面臨人口問題引發的危機。

“积分制”与临时移民,能拯救发达国家劳动力缺口吗?| 社会科学报

01 人口金字塔底座變窄

從西方發達國家勞動力人口的巨大缺口可以窺見他們對移民的巨大需求。如果發達國家不吸納更多移民,將會發生什麼呢?聯合國人口預測數據清晰地描繪了發達國家當前的人口趨勢。由於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壽命的提高,到2050年發達國家年齡在25到64歲的人口將比2020年減少18%,即1.2億人。一方面,發達國家適齡勞動力人口在減少;另一方面,人口壽命的提高使老年人口大幅增加——到2050年,超過65歲的老人將增加38%,即9500萬;超過80歲的老人將增加91%,即6100萬。由此可見,西方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如果沒有移民,這些經濟體將失去1.2億適齡勞動力人口。

每個發達國家都擁有旨在保護老年人的社會保障計劃。然而,這樣的計劃,無論是公立的還是私立的,幾乎都依靠代際支付來維持,即通過募集年輕人的錢來供養老年人。隨著適齡勞動力人口的減少和老年人口的增加,發達國家這種傳統的社會福利體系面臨崩潰的可能。

當人口金字塔底座夯實寬闊時——年輕人多於老年人——這些保障老年人生活的社會保障體系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運行。在發達國家,年齡介於25歲到64歲的人口同65歲以上的人口之間的比例從1960年的5.7:1下降為1990年的4.16:1。但是,在過去30年間,這一比例下降到2.76:1。如果這些國家不引入更多的移民,這一比例在2050年將降至1.65:1。這意味著這些國家將無法以目前的繳費水平維持社會保障體系的運行。

因此,如何應對由人口結構變化所引發的問題成為西方發達國家面臨的緊迫問題。然而,政客們很少直面該問題,因為解決這一問題困難重重。例如,這些領導者不可能說服人們接受通過多繳稅來抵消勞動力的不斷減少而造成的缺口。在很多歐洲國家,稅收佔GDP的比例已經接近或超過40%,這一比例高於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富裕成員國家稅收佔GDP的平均比例(34%)。

彌補勞動力短缺的另一種方法是削減老年人的福利,但是這一方法實施起來也非常困難。法國總統馬克龍試圖削減養老金,最終也不得不屈服於大規模的罷工運動。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削減老年人的養老金、社會保障以及醫療保健將越來越難。

“积分制”与临时移民,能拯救发达国家劳动力缺口吗?| 社会科学报

02 勞動力流動的政治阻力

但是,如果西方發達國家通過增加移民填補勞動力缺口,情況會怎樣呢?要維持目前適齡勞動力人口與年齡超過65歲的人口之間的比例(2.76:1),到2050年發達國家需要增加大約2.6億工人。但是,目前來看發達國家到2050年將減少1.2億工人。換句話說,到2050年,發達國家需要3.8億移民來彌補勞動力缺口。

是否有可能吸引到這麼龐大的移民來到發達國家呢?

3.8億的移民——這麼龐大的數字的確有些驚人——這是來自貧困國家的目前在發達國家生活和工作人口總數的3倍。然而,在發達國家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區,一個龐大的工人群體正在蓬勃興起。在那裡,人口老齡化的速度低於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的速度,而且還有一些國家出現了“青年膨脹”現象,即年輕人比例過高。在發展中國家,從現在到2050年,適齡勞動力人口將增加17.5億,那裡的決策者所擔憂的是如何為這些適齡勞動者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

民意測驗顯示,這些工人中有很多人希望能夠移民到發達國家。有研究表明,典型的中低技能工人從事同樣的工作在發達國家工作的收入要比在貧困國家工作的收入高15000到30000美元。由此可見,發達國家更多地吸納移民是一舉兩得之舉,既可以解決發達國家面臨的嚴峻人口危機,又有助於緩解一些發展中國家因為“青年膨脹”現象而導致的就業危機。

發達國家需要更多移民,而貧困國家的人們希望移民到發達國家。然而,勞動力流動在政治層面滯後於經濟現實。實際上,發達國家的民眾不歡迎移民,對於接納更多移民的想法滋生出越來越多的敵視情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抵制情緒源於人們根深蒂固的民族認同觀念。許多德國人、蘇格蘭人、日本人、瑞士人以及其他發達國家的人認為,他們的身份認同是他們“生活方式”的基礎,是需要加以保護的。他們認為,不受控制、大規模的移民將破壞他們共有的歸屬感和傳統。

“积分制”与临时移民,能拯救发达国家劳动力缺口吗?| 社会科学报

03 “積分制”與臨時移民項目

發達國家對移民的巨大需求似乎與維持社會凝聚力的政治需求存在衝突。然而,需求是發明之母。30年前,我們無法想象日本會謀求與尼泊爾等發展中國家達成吸引臨時移民的雙邊協定,畢竟日本以其限制性移民政策和文化保護而聞名。但是,日本目前的情況是適齡勞動力人口與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不到2:1,這傳遞出人口危機的信號。每個發達國家都在朝著日本的方向發展,他們將不得不考慮放寬對移民的限制。

“積分制”是其中的一個解決方案。在過去數十年間,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一直在使用“積分制”來確定哪些移民可能在經濟上作出貢獻並且在政治上融入社會。這一移民制度沒有加劇加拿大國內的緊張局勢,而是為加拿大引入了相當數量的外國工人。但是,加拿大的移民模式並沒有滿足加拿大對中低技能工人的真正需求,而且還導致了發展中國家人才的流失,吸納了大量在本國才能作出最大貢獻的人才。這一移民制度為移民獲得加拿大國籍鋪平了道路,卻不太可能為加拿大帶來緩解人口危機的大量工人。

新加坡和海灣國家提供了另外一種移民模式。這些國家對外國工人設置的准入門檻很低,但是這些工人只獲得臨時身份,幾乎沒有機會獲得永久居留權,就更不用說公民身份了。這種模式成功地維持了這些國家的社會凝聚力,併為公民提供了高水平的社會福利。然而,這種模式的剝削性也是顯而易見的。批評者指出海灣地區移民的權利得不到保障,而且那裡虐待移民工人的歷史也頗為悠久。

在未來幾年中,發達國家應該綜合借鑑兩種勞動力流動模式,使用“積分制”引導移民獲得公民資格,並採用臨時勞動力流動來吸引中低技能工人。

為了獲得成功,這些項目需要確保遵循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所規定的“安全、有序、有規律的流動”原則,需要政府和行業團體的嚴格監管以避免僱主降低本國工人的工資待遇,還需要受到嚴格的監控以避免移民受到剝削或虐待。

很多國家的實踐正在證明,臨時性的移民項目是可行的,既可以為貧困人口創造就業機會,又能夠滿足老齡化國家對勞動力的需求。右翼民粹主義者可能會強烈反對移民,並危言聳聽地警告人們移民將引發很多社會問題。的確,數以百萬計的移民來到發達國家將會使一些人感到不安和恐懼,但保護老年人的社會契約面臨瓦解將是更大的危險。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98期第7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外刊 | 全球發展的最大障礙,原來是它!

外刊 | 美國勞動力參與率的下降與不平衡,如何改善?

“积分制”与临时移民,能拯救发达国家劳动力缺口吗?| 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