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用人工智能來有效地幫助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目前國內在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方面,手段可謂是乏善可陳。對於英語學習者,在課堂之外的泛讀範疇,我們可以接觸到的書籍或讀物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引進的原版書籍,另一類是雙語對照讀物。

為什麼要用人工智能來有效地幫助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筆者也作為英語學習者經歷過渴求快速提高自己英語閱讀能力的階段,曾經買過不少雙語對照讀物,但很快發現,這種雙語對照閱讀的模式並不是想象中那麼有效。由於之後多年從事外語教育相關的工作,我們也調查了不少英語學習者和專業人士,發現大多數人也存在類似的感受,總結起來大概有下面這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雙語對照讀物的初衷是讓人以閱讀英文為主,並在需要參考的時候對比譯文;但實際上很多人一開始興致勃勃,但讀了幾頁後就慢慢發現英語越讀越不明白,越讀越吃力,最後就變成純閱讀中文故事了。自然,如果故事沒什麼意思,那很快就會導致這本書被棄置;即使有意思,也頂多只是瞭解了一些語言之外的東西。另外,雙語對照讀物需要閱讀者視線跳來跳去,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困擾之處。


第二,我們知道,翻譯講究“信、達、雅”三個字,所以,雙語對照閱讀中,一般譯文都很通順,文采也不錯;但是,從英語學習的角度上來說,這並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舉例來說:


為什麼要用人工智能來有效地幫助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上圖中,正文文字的第一句話是:

The idiom is "to close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

我們傳統的翻譯會是類似這樣的:

這個俗語就是“馬跑了才關馬廄門”。

但這樣顯得話語有些俗,所以會有譯者依據“達”和“雅”的宗旨,找到中國成語中的一句對應說法把它翻譯為:

這個俗語就是“亡羊補牢”。

這樣的翻譯,如果僅作為了解所想表達的意思來說,是不錯了,但是從提高讀者的英語閱讀能力上來說,並沒有太大好處。反而前一條僅注意了“信”這一條原則的譯文更能讓讀者瞭解這句話的基本意思。因此,在其他一些場合,例如國際談判中,翻譯確實應該以讓人準確無誤地理解原文為主(可以不讓那些讀者看原文都是可以的),但在英語閱讀讀物上,翻譯應該以讓用戶看懂原文為主。


第三,還以上面的例子來說,翻譯成“亡羊補牢”也無不可,但其實在英語中,這個俗語與中國的“亡羊補牢”這句成語還是有細微的差別的。“亡羊補牢”一般隱含著後面的半句“猶未為晚”,表示“及時補救的話,還能避免一些損失”。而實際上英語中這句話是沒有這一層意思的。

因此,即使翻譯成很優雅的“亡羊補牢”,對於讓讀者體會文章作者的本意也存在誤導的風險。


第四,有些雙語對照讀物或者原版書籍的引進版增加了一些疑難單詞釋義和對類似第三點中提出問題的內容的附加註釋。但這也存在著問題,這些附加的單詞釋義和註釋說明都是根據作者或者圖書編輯工作者的個人主觀意志來判斷哪些應該寫出來,而不是根據不同層次讀者的實際需要;並且人力有時而窮,不能保證每個學者專家都具備全面的知識覆蓋範圍,也不能保證他們有意願做重複的勞動,把每一個知識點都願意重複地寫出來。


由此可見,雙語對照閱讀的方式,至少我們目前書刊讀物所採用的方式,對於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並非是最好的方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逐漸更多地在網絡瀏覽和手機移動應用中來進行閱讀,那麼在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方面,是否有了提升呢?我們來看看目前的情況。


目前,大多數早期主流的雙語對照閱讀網站還是類似下圖這樣的效果:

為什麼要用人工智能來有效地幫助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這種方式僅僅是讓閱讀者可以避免隨身攜帶紙質書籍,內容上與雙語對照讀物並無本質區別。做得稍好一些的則大致是這樣的:

為什麼要用人工智能來有效地幫助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如上圖所示,在閱讀中,讀者可以點擊單詞或者鼠標懸停在單詞上即可看到單詞的釋義。這是比紙質讀物來說一個比較方便的改進之處,不用隨身攜帶詞典或者在手機上切換電子詞典軟件了。還有做得更好一些的:

為什麼要用人工智能來有效地幫助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如上圖所示,增加了一些社交互動元素,這樣讀者一是在閱讀中可以與其他讀者進行在線溝通,二是可以看到某些專家留下的註解,甚至與專家互動。但這種方式比較依賴於平臺的用戶數和專家數,以及專家的活躍程度,如果數量有限,顯然也不會有太好的效果。


那麼,回到本文的主題,為什麼說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習者來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呢?


首先我們來看,對於上面第三個問題中的例子,對英語學習者來說比較理想的方式應該是如下圖所示這樣的。

為什麼要用人工智能來有效地幫助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如圖中所示,在閱讀界面還是要以流暢的英文閱讀為主,在學習者遇上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通過點擊(或在手機應用界面上點按)該句話來獲得附加的說明信息,例如本例中就包含了譯文、句子中的語法現象說明,以及我們提到的那句俗語表面上和深層次的含義說明。

英語閱讀中,保持能“流暢地閱讀”,並在必要的時候提供“足夠的參考信息”,是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原則。


而閱讀時的單詞查詢看似簡單,其實也大有可改進的地方。例如:

為什麼要用人工智能來有效地幫助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上圖中的water這個單詞,讀者遇上這一類單詞,如果用一般的詞典來查,會查到一大堆解釋,因為water可以是名詞,可以是動詞,這還是簡單的,有些詞會有好幾種詞性,解釋會更多。這時候,如果能根據單詞所在的句子來判斷出單詞的“此處釋義”,顯然會讓讀者減少可能受到的干擾,大大提高閱讀效率。當然,有些讀者喜歡瞭解某個單詞全面的用法,這時候也應該給他提供查看“完整釋義”的手段。


而讀者在閱讀中有可能需要的幫助實際上還有很多種,例如:

為什麼要用人工智能來有效地幫助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上圖中展現出了讀者可能需要的還有百科類的專有名詞解釋、一些語法現象的說明、一些固定短語的解析。實際上,讀者可能還會需要歷史背景、文化背景、語言使用方法等各種說明。當然,根據不同閱讀者的水平,他們需要哪些類型的說明以及需要說明的深度和數量(初學者會需要看到更多的說明,具備一定英語水平的讀者則顯然只需要一些不常見的、難度較高內容的說明)也有所不同。

另外,對於一些容易混淆、容易產生理解偏差的點,最好能幫助讀者區分出來,例如下圖中的例子,

為什麼要用人工智能來有效地幫助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三句英語句子中都有“have been”這個短語,但它們的意思卻是各有不同的,如果能夠幫助讀者區分出各個語境下、各個上下文環境下的這些差別,也是很有幫助的。


由此相信我們可以感受到,真正要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能夠做的事情還不少,並且如果純靠人工似乎也不太可能。所以,隨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近些年來人工智能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的今天,運用人工智能來實現傳統的書本無法達到的功能也逐步進入了人們考慮的範圍之內。

人工智能比手工(手工挑選資料並加以編注後放在網站上或手機應用中其實與純手工區別不大)方式的優越性在於:

  • 可以實現對英文文章的自動解析,給出其中的重點單詞、知識點等分析信息;這是運用人工智能系統最大的好處,能夠極大地提升外語教育行業的生產率;
  • 減少可能的人為錯誤,機器雖然死板,但是失誤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 解決專家們各自專精,知識面無法覆蓋全面的問題;
  • 知識庫可以長期積累沉澱,內容越來越豐富,避免人的精力有限無法全部掌握的問題;
  • 運用現在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讓人工智能系統不斷學習和訓練,可以具備上文中所說的“判斷單詞在句中的詞性從而選取貼近的含義”和“區分同一短語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含義”這些能力;
  • 通過跟蹤讀者的閱讀軌跡,結合知識點的分級、分類,人工智能系統還可以實現對用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例如向水平較高的讀者只提供高難度級別的提示資料。


為什麼要用人工智能來有效地幫助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目前,有不少人工智能系統的項目從不同角度進行了一些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這類系統往往是結合了人工智能中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理論和最新的深度學習等技術,在此基礎上對海量的英語語料進行分析處理和學習訓練,建立起龐大的知識庫來保存知識點。以後有機會將陸續給大家介紹一些這方面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