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國汽車發展史,深挖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一臉崇拜瞭然於心

很多人都說,國產車差,國產車不好,買車就買合資車,這些讀者在訴說這些言論的時候,首先要想想自己是一箇中國人,雖然我們不能為中國的汽車事業發展作出什麼貢獻,但是我們應該理解,中國汽車為什麼會造成現在的局面。“工程師”深挖中國汽車發展史,瞭解一下中國汽車為什麼落後。

探索中國汽車發展史,深挖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一臉崇拜瞭然於心

中國汽車發展背景

中國汽車工業的起步標誌是1953年7月,第一汽車製造廠在長春動工新建。這一舉措具有劃時代意義,中國人開始意識到我們需要有自己的汽車。那個年代,我們所面臨的經濟還是計劃經濟,在計劃經濟的指引下,集中資金興建了第一汽車製造廠,第二汽車製造廠,這兩個汽車製造廠,全部都是貨車生產基地。第一汽車製造廠於1956年開始生產汽車,這也標誌著中國可以自己製造自己的汽車。

探索中國汽車發展史,深挖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一臉崇拜瞭然於心

那個年代,中國正處於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年代,製造業的發展完全依賴國家提供原材料,同時銷售所有產品,汽車企業缺乏主動開拓創新意識,只重視貨車發展,但是對轎車認識卻是嚴重不足,這也導致我國汽車出現“缺重少輕”的局面,轎車市場基本空白。加上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導致中國汽車產業連續數年停滯不前。這就是中國汽車的發展背景,而這個時候,德系車、美系車、日系車、法系車早已經銷往全球,韓系車起步稍晚,但是人家也已經實現了出口,並且在1980年左右,汽車銷往了加拿大和美國,並獲得一致好評。

探索中國汽車發展史,深挖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一臉崇拜瞭然於心

中國汽車發展序幕

中國汽車的迅速發展是從改革開發之後才開始的,在1985年,黨中央提出要把汽車工業作為支柱產業的方針,依靠轎車行業來振興中國經濟的發展。這也標誌著中國汽車市場逐漸走向成熟。在改革開放大方針的指引下,中國開始引進外資,合資建廠,像1985年成立上汽大眾,1991年成立一汽大眾。中國近代化汽車發展正是拉開序幕,前前後後,美國通用,福特,日系豐田、日產、本田,韓系現代、起亞,法系標誌雪鐵龍等紛紛入駐中國市場,也正式為中國汽車市場近20年輝煌的歷程揭開了序幕。

探索中國汽車發展史,深挖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一臉崇拜瞭然於心

中國目前汽車發展的路線是怎樣的呢?由於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太過薄弱,並且缺乏自主開發技術,中國只能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引進先進的裝備和技術,進口相關零部件,同時我們國內企業在學習中,不斷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的技術,逐步提高汽車各個零部件國產化程度,在增強自己自主開發能力的同時,逐步將中國汽車產品滲透入國際汽車市場。

探索中國汽車發展史,深挖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一臉崇拜瞭然於心

中國汽車行業相比於歐美汽車,落後了整整100年,合資車在技術成熟之後,開始在全世界迅速發展,合資車已經學會“奔跑”了,而中國在2001年才開始進入WTO,中國汽車市場才剛剛開始,面對這樣的差異,國產車能不落後嗎?國產車發展到現在,可以說是一直在追趕,從未實現超越,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用時20年,走完了合資車50年、70年走過的路程。

探索中國汽車發展史,深挖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一臉崇拜瞭然於心

讀完此文,不知道你有何感想?有沒有為自主品牌汽車點贊?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