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天生讀書成績就好,真的有讀書的料這種說法嗎?

辰佳立業


為什麼有的人天生讀書成績就好,真的有讀書的料這種說法嗎?

什麼叫讀書?估計很多人答不上了——

讀書就是獲取他人已弄好的符號(文字,圖標,密碼,盲文,音符等),通過視覺觸覺聽覺等方式,對它們進行理解、分析、辨認、記憶、朗讀和鑑賞的過程。


我這裡討論的讀書,特指學生在學校期間的唸的教科書,主要指中小學的基礎教育,以分數為唯一衡量標準,以高考為最終目標的那種讀書,我想題主問的讀書成績或許也是指學生在校期間的成績吧?

請問,有“天生是讀書的料”的說法嗎?

這個,可以有,天才?我對天才的理解是:

智商超高之怪才,神經系統特發達,神經元之間的突觸特別多的聰慧者,他們大腦神經細胞運轉快,配合默契,似乎大腦細胞有一種專門讀書的“讀書基因”——先天的對數字敏感,反應特別快,對文字圖片圖表分辨能力特別強,特別擅長深度思維,想象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超級強,記憶力還驚人,小小年紀智慧超超同齡人幾倍的人,叫天才。



天才天才,上天賦予你有的特殊才能和超人的洞察力,比如牛頓,還比如愛因斯坦就可以定義為天才。

但是,我認為,天才≠天生是讀書的料。不是嗎?叫牛頓來參加中國的高考,你說他一定會考上985211清華北大嗎?不一定,但是天生是讀書的料的人就有這個本事。

我認為,“天生是讀書的料的人”起碼具備一下明顯特點:

1,“天生是讀書的料的人”自律能力和自覺能力超級強,他們的目標指向性也非常專一,一切為了分數,為了高考,為了考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或世界頂尖大學,他們是“自律達人”,是“自覺狂人”,說不玩手機就堅決不玩!說要完成今天的任務清單就一定完成,哪怕今晚不睡覺打死自己也要完成!對自己非常狠,沒商量的餘地,但是天才就不一定有這個特徵了。

2,“天生是讀書的料的人”腦子比較靈活,反應很快,智商比普通學生要高,並且他們特別喜歡讀書,上課激情澎湃,如打雞血,晚自習很有時間計劃,會思考,不恥下問,很會總結知識點,懂得讀書套路,會舉一反三,總之,他們有自己的一套高效的讀書方法,外人一般難以複製。

3,“天生是讀書的料的人”從來不偏科,不跛腳,語數英理化生,語數英政史地,科科優秀,全面開花,單科牛,總分更牛,屬於全面發展的標準的會讀書的人。



4,“天生是讀書的料的人”自學能力超級強,給他一本課本,不用老師教,自己主動學,一看就懂,一點就醒,腦子特別靈光,廣東人叫“醒目仔”,湖南人叫“聰明崽”。

但是,天生是讀書的料的人≠書呆子

書呆子不一定讀書很厲害,書呆子絕對是喜歡讀書的人,並且書呆子裡面也有聰明的,書呆子的最大弱點是隻會讀書,讀得走火入魔,讀得與社會嚴重脫節,與現實生活脫節,理論聯繫不了實踐,喜歡鑽空子,鑽進去就出不來了。



“天生是讀書的料的人”和“喜歡讀書但是讀不好的人”有時兩回事,而我,就屬於後者,我腦子天生反應慢,但是我喜歡讀書,熱愛讀書,認為讀書很有味道,就是成績平平。

還有一種人,他喜歡讀書,但是不喜歡在學校讀這種要中考高考的所有帶考試的書,只喜歡讀教科書以外的書,我有個大學同學竟然就是這種人,他的這番話話竟然把我逗得笑哈哈。


小結語:

上面說到五種人

①天才

②天生是讀書的料的人

③書呆子

④喜歡讀書但是成績平平的人

⑤喜歡讀書但是隻喜歡讀教科書以外的書的人

無論是哪種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優點:喜歡讀書,而這就是我想提倡和支持的,也是我回答本問題的目的。

真心希望每一個人都喜歡讀書,熱愛讀書,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習慣,浸潤到我們的每一個細胞中。

溫馨提醒:怎麼讀書都好,即使自己再聰明,都要有一副好性格,因為性格決定命運,否則聰明反被聰明誤,比如他——雖然我很佩服他。


怎麼讀書都好,即使自己再聰明,都要有一個正確的思維,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在點子上,否則,雖然你天生是塊讀書的料,那又如何呢?比如他——雖然很多人很崇拜他。




——END——回答拙劣,歡迎批評斧正——


每個人都要成長,成長離不開教育——上山畝教育,一個專注教育的號,與您共同探討教育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