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技術創新獲取差異優勢,是企業保持長久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核心優勢就是能將企業的特別能力與顧客所重視的價值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德魯克《21世紀的管理挑戰》

在德魯克看來,產品競爭主要包括價格和技術兩個方面,在利潤越來越透明的市場環境中,價格已經不是核心手段;不斷的技術創新支持的差異優勢,是企業保持長久市場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因此,企業應把發展更核心的競爭力——技術領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德魯克:技術創新獲取差異優勢,是企業保持長久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1998年,人們驚詫地發現,北歐小國芬蘭有一家名叫諾基亞的公司,其手機銷售量超過了全球通信巨無霸摩托羅拉,一躍而成為移動電話製造業中的世界冠軍。諾基亞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應該歸功於時任總裁的喬馬·奧利拉。但諾基亞能從生產膠鞋等傳統產品轉型為一家高技術公司,卻不能不提到前任總裁卡瑞·凱雷莫。

1977年,凱雷莫被任命為諾基亞新總裁,在他的率領下,諾基亞成功地把簡陋的無線通信器,發展為一種成熟的移動通信系統,也就是早期的大哥大。諾基亞開發出來的大哥大,具有許多實用性優點,很受市場的歡迎,成為諾基亞的一個贏利點。

於是,凱雷莫把目光瞄準了當時那些炙手可熱的產品――家用電器、計算機、BP機等,他開始四處擴張,先後購買了德國的電視機生產廠、瑞典的計算機公司、美國的傳呼機公司。他的莽撞為諾基亞的發展帶來了麻煩,在強大的日本索尼、荷蘭飛利浦、美國IBM等競爭對手面前,諾基亞節節敗退。

更為不利的是,美國通信巨人摩托羅拉只花了很短的時間,就在無線通信技術上後來居上,研製出了第一代手機――模擬機,並大批量生產,使唯一能給諾基亞帶來贏利的大哥大產品在市場上處處碰壁,公司業績下滑,開始虧損。股東們怒氣衝衝,不斷向凱雷莫施加壓力。凱雷莫不堪重負,在1988年12月2日那天選擇了自殺。

德魯克:技術創新獲取差異優勢,是企業保持長久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1990年2月,諾基亞董事會想把手機生產業務賣掉,他們找來剛剛上任的手機部負責人——38歲的奧利拉。奧利拉阻止了董事會的決定。在手機研發部的項目檔案中,他發現諾基亞有一個沒被注意的為GSM標準開發相應手機產品的項目。儘管當時GSM遠未是一個成熟的數字化手機通信標準,但奧利拉頓時憑直覺預見到,它很可能成為繼模擬方式之後的第二代手機標準。

1992年,奧利拉被任命為諾基亞的新任總裁。上任後,他的第一件事就是調兵遣將,他把新生代那些有創造精神並與他同時代進諾基亞的年輕人,放在了GSM手機研發位置上。他們全力推進GSM通信標準手機的研發和生產,不斷擴大著諾基亞的技術優勢。

1993年底,局面漸漸明朗,歐洲各國先後開始採用GSM數字手機通信標準為新的統一標準。諾基亞趁機把它精心準備的突破性產品――2100系列手機推向市場。這種手機,採用了新潮的數字通信標準,音質清晰而穩定,機身小巧玲瓏,大受市場歡迎。

德魯克:技術創新獲取差異優勢,是企業保持長久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1994年,諾基亞終於在美國成功上市,吸納到大量投資。奧利拉乘勝追擊,在追求更完美的技術的同時,高舉“手機不再是昂貴奢侈品,而是一種時尚裝飾物和易用工具”的旗幟,和對手展開了創新速度、設計、價格大賽。憑藉領先的技術優勢,諾基亞手機平均每隔35天就推出一個新品種,並且帶動手機價格在數年內一再下跌。至1998年,諾基亞取得全面勝利。在全球手機市場份額中,它一舉拔得頭籌,佔22.5%。

諾基亞的成功說明了技術領先就是企業最大的優勢。凱雷莫時代的大哥大,一度在技術上領先於對手,結果這種優勢不被重視,很快被摩托羅拉超越;奧利拉沒有讓這種悲劇重演,在取得領先之後,時時創新,一直保持領先,始終使自己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企業管理者應該知道,通過技術創新贏得市場地位實際上比防守一個已有的市場地位要穩妥得多。只有技術領先,才可能實現持續領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