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省份:吃辣能力不輸於湖南四川,卻總被忽略

我國最被“低估”的省份:吃辣能力不輸於湖南四川,卻總被忽略。

在湖南,四川,還有重慶,可以說是無辣不歡,離開了辣椒,彷彿天空也失去了顏色。特別是湖南和四川,成為了能吃辣的代表。


被“低估”的省份:吃辣能力不輸於湖南四川,卻總被忽略

其實大家喜愛的辣椒,其原產地是在中拉丁美洲熱帶地區,原產國是墨西哥。

之所以能夠來到中國,主要有兩條路徑,一個是聲勢浩大的絲綢之路,從西亞進入新疆、甘肅、陝西等地,率先在西北栽培。

另外一條路徑是經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在南方的雲南、廣西和湖南等地栽培,然後逐漸向全國擴展,幾乎是沒有辣椒的空白地帶了。

辣椒來到中國之後,便開始生根發芽,然後開花結果。到清朝乾隆年間,中國很多地區的人們已經開始大量食用辣椒,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臺灣府志》中,有了臺灣島食用辣椒的記載。


被“低估”的省份:吃辣能力不輸於湖南四川,卻總被忽略

湖南這個以能吃辣著稱的省份,其實是在清朝道光之後才普遍食用辣椒。據清代末年《清稗類鈔》記載:“湘鄂人喜辛辣品,無椒芥不下箸也,湯則多有之”。湖南和湖北的人們,甚至在湯裡面都開始放辣椒,可見其吃辣椒的厲害程度。

而湖南和四川的吃辣又有一些區別,湖南更能吃辣一些,四川側重的是麻辣,不僅僅是辣,麻在味裡面佔有的比重也很大。

其實,在中國除了湖南,四川和重慶之外,還有一個省也特別能吃辣,但總是不被提起,這個甚至被忽略了的地方,就是貴州。

乾隆時期,最早開始吃辣椒的地區就是貴州,緊接著與貴州相鄰的雲南鎮雄和湖南辰州府也開始食用辣椒。


被“低估”的省份:吃辣能力不輸於湖南四川,卻總被忽略

嘉慶(1796年-1820年)以後,有記載說,黔、湘、川、贛四省已開始“種(辣椒)以為蔬”了。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貴州北部已 “頓頓之食每物必蕃椒”。

同治時(1862年-1874年)貴州人則“四時以食”海椒。清代末年貴州地區盛行的苞谷飯,其菜多用豆花,便是用水泡鹽塊加海椒,用作蘸水,有點像今天四川富順豆花的海椒蘸水。

辣椒最初到達中國時,是當作觀賞植物來種植的,紅辣椒有紅紅火火的寓意,掛在房前屋後別有一番風味。

但貴州人開始把辣椒當作食材端上餐桌時,人們才發現,這種植物不但好看,還好吃。然後辣椒在中國的四川,貴州,湖南,雲南,陝西、河南(淅川縣)、河北省雞澤縣和內蒙古托克托縣,廣泛分佈,而這幾個地方的人,也都喜歡吃辣椒。


被“低估”的省份:吃辣能力不輸於湖南四川,卻總被忽略

如今,貴州的糊辣椒,老乾媽那是十分有名的。聽聞,在大多數貴州人的家中,都會存在著四種左右的辣椒,以此來配出不同的吃飯方式,可見實力也是不俗的。

在貴州,甚至連三歲小孩都無辣不歡,就像我們吃青菜白飯一樣普遍,這不吃辣的人看著那辣椒拌飯,就覺得肚子疼。

貴州人吃辣,其實也有一些地理上的原因。雲貴高原來自北方的冷空氣進到貴州之後往南移動比較遲緩,所以貴州的冬天很溼冷,吃辣椒可以祛溼,也可以用來抵禦嚴寒。

其實,吃辣椒確實有很多好處,辣椒中的辣椒素對腸胃及口腔對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以增強腸胃蠕動、促進分泌消化液,而且辣椒中的獨特香味,可以刺激口腔分泌唾液,胃口不好的人,適當的吃辣,可以促進食慾,增加飯量。


被“低估”的省份:吃辣能力不輸於湖南四川,卻總被忽略

正所謂,人是鐵,飯是鋼,一天不吃餓得慌。有了辣椒來開胃,這身體肯定倍兒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