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芙蓉镇

清晨,霞光给青砖黛瓦的芙蓉镇镀上了一层仙气。此时,从码头仰望,就如出水芙蓉,娇艳欲滴。

在芙蓉镇,奔腾不息的酉水,川流不息的光阴,拂去溪州铜柱的烽火,吹散抗倭御侮的狼烟,熨帖八百年沧桑,留下了毛古斯的粗犷、摆手舞的缠绵和土家溜子的欢唱,让人们在追寻中感叹,在宁静中芬芳,在飘逸中抒怀。

瀑布,古镇的脸。瀑布宽70米,落差60米。春季,瀑布白浪悬空,如万马奔腾,惊雷滚滚。雨季后,瀑布文静优雅,雾霁蒸蔚,彩虹飞帘,气爽苔翠。走进瀑布,如走进烟雨迷蒙的世界,炎夏如春。远眺,山峦起伏,波澜壮阔,炊烟袅袅,田园风光如诗如画;近视,碧潭倒映彩虹,耳畔惊雷滚滚,心弦扣人。滚滚东逝的酉水,大山飘来的碧纱,摆渡的船篙为针,舟为梭,绣世外桃源。棒槌声声,水花飞溅,浣衣姑娘演绎“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的梦境。姑娘的歌声如花儿,点燃了两岸土家山寨火辣辣的情歌,古镇渐渐鲜活。

吊脚楼,古镇的翅膀,挂在悬崖上的诗,荡在云霄中的歌。短粗的木柱,依山傍水,危崖悬空,演绎平衡的美丽。黄昏,吊脚楼归巢的鹤,收起翅膀在夜色里沉睡;清晨,它又像一行白鹭,展翅飞翔在青天里。

幽巷,古镇的魂。青石、青砖、青瓦筑就了古巷的清幽。静默古朴的老墙,诉说两千多年的传奇;滑溜的石板,闪烁着古老的记忆。岁月把坚硬的青石板磨成闪光的龙鳞。跌宕起伏的古巷,如一条头西尾东的青龙,扎进酉水,翻腾岁月。

五里长街,竖着的琴键,每一级都能奏出铿锵的音符,每一个转拐处都有九曲回肠的记忆、故事和梦想。时代的交响,一幕幕演绎,一代代传承,没有谢幕,只有激昂,只有前进。

溪州铜柱,古镇的脊梁。嫣红斑驳,雄风拂槛,至今保存在湘西土司王博物馆里。这根铜柱镌有文字2300多个,记载着一千多年前楚王马希范与土司彭士愁征战的历史,同时也承载八百年和平。

抬头见山,低头见水,山水依偎诞生了勤劳勇敢智慧的土家族。武陵挺起他们的脊梁,酉水摇曳他们的柔情。烟雨迷蒙中,小船如月从云中漂来,悠悠山歌在峰岭间跳跃,生活像山水一样清亮,日子像诗词一样隽永。

街头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深红透亮、肥而不腻的腊肉挑逗着游客的味蕾,蜡染刺绣的土家织锦吸引着美女的眼球,闪亮的银饰荡漾在明眸的柔波中。

吃一碗清爽的米豆腐,喝一碗清甜的米酒,站在土王桥上往西南方向眺望,夕阳下的土家阁楼顺山就势、突兀崛起,宛若游龙。一座牌坊耸立在青松翠柏中,满襟衣、花边裤,背背篓的毕兹卡姑娘,对襟褂、青蓝裤,挑担子的土家汉子,穿梭其间。碧烟淡淡,廓影蒙蒙,晚霞煮沸酉水,古镇多了几分姿色,浪漫和骚动。

夜幕降临,灯火阑珊中的芙蓉镇,像一条火龙,倒映在酉水河里,任人梦里百度千寻。坐进茶馆,聊天聊地聊故事,品茶品景品人生。站在吊脚楼上,伸手摘一朵照过古人也照今人的明月,品读《诗经》,秦皇的鼓角争鸣,屈原的悲怆老泪,彭翼南的三千里路和松骨峰上最可爱的人,古镇的故事一页页翻开,荡气回肠。

芙蓉镇,原名王村,秦属黔中郡,汉置酉阳县,三国属蜀汉。五代十国时,马希范和彭士愁为了各自的利益,爆发了一场持续半年的战争。最后,楚王马希范虽然大败彭士愁,但无法控制溪州,双方在会溪坪缔结盟约,划定边界,铸铜柱为证。910年,彭士愁建立土司王朝统辖溪州,定都酉阳(芙蓉镇),在瀑布湾建造了酉阳宫避暑。公元1555年,倭寇频患东南沿海,明王朝下旨征调溪州士兵平倭。彭翼南率3000名士兵,于腊月二十三提前一天过完小年后,顶风冒雪,从老司城出发,到王村上船,穿酉水,过沅江,涉洞庭,跨长江,浩浩荡荡,飞赴东南抗倭战场。在嘉兴北面王江泾,与广西俍兵合围夹击倭寇,彭翼南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士兵奋勇争先,这一战歼灭倭寇1900余众,是明朝抗倭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明世宗欣喜异常,下诏赐匾“东南战功第一”。

1728年,清廷“改土归流”,末代土司彭景燧献土,历经818年、承袭38代的湘西彭氏土司政权遂告结束。

1986年,谢晋和刘晓庆来王村拍电影《芙蓉镇》,“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的台词,诉说了古镇的风风雨雨、悲欢离合。电影把芙蓉镇演绎成了一朵花,芙蓉镇因此得名。

2000年,芙蓉镇通公路。在此以前,当地人外出一律乘船,码头上的城楼就是关门,古往今来,一切货物皆由此出入。溪州铜柱的硝烟,蜀楚通津的繁华,抗倭御侮的史诗,都从码头展开、演绎,这里既是逗号,也是句号,更是感叹号。门外石阶入碧水,朱红拱门通街市。移步门里,一座刻着“圣旨”、“贞节”的三门石坊跨街而立,诉说抗倭御侮的传奇,戏谑道貌岸然的土司霸权。

芙蓉镇于我,既是山水名篇,也是史诗传奇;既是过客,也是常客。芙蓉于我,既是俗人,也是骚客。千年古镇,千年涛声,千年雪花,千年沧桑,我只能画出个轮廓,只能敬畏。在这难得的机缘里,欢欣流连。

版权声明:“大美湖湘”头条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目前本平台尚未实行稿费制,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通过私信进行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投稿/纠错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