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都是山地,大部分是無人區,印巴為何多年來為此打得頭破血流?

以前我唱過歌給禰聽


克什米爾對於印巴雙方來說,地理位置太重要啦。

克什米爾地區在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是由掌控該地的辛格家族統治的地區,該地區全稱為查謨和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其中克什米爾的約4.5萬平方公里的達拉克地區,其主體民族是我國藏族,在歷史上,該地區也長期歸屬中國。1834年錫克帝國入侵該地,拉達克向駐藏大臣求救未果,次年被擊敗併入了克什米爾地區,現從屬於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自清朝以來,中國過從來沒有承認過被侵略的達拉克地區屬於外國。

克什米爾地區是僅次於阿富汗的中亞樞紐,它的東面與中國交界,西面是巴基斯坦,南面是印度,北面與阿富汗接壤。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巴基斯坦管轄區與中國交界的喬戈裡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克什米爾地區總人口1600萬人,其中穆斯林佔77%,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和佛教徒等才佔剩下的23%。克什米爾北部為巴基斯坦控制,南部為印度控制,印巴兩國分別控制克什米爾地區的60%和40%,但兩國均聲稱擁有克什米爾地區全部主權。

唐朝的玄奘正是通過克什米爾地區來到印度,而中國和印度的交流也大多通過這條道路。這條道路不僅屬於古絲綢之路,同樣也是進入南亞次大陸的主要通道。在歷史上,無論是公元前1700年的雅利安人還是後來的大月氏、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等等,也是通過這條道路打進印度地區,建立一個個帝國的。

戰略位置如此重要,以至於巴基斯坦的巴基斯坦總理阿里汗曾經說過:“克什米爾就是戴在巴基斯坦頭上的帽子,如果我們允許印度去走我們頭上的這頂帽子,那就回永遠受 印度擺佈。”印度總理尼赫魯也同樣說過:“沒有克什米爾,印度就不會再中亞的政治舞臺上戰局一個重要的位置。”

可以這樣說,控制了克什米爾就等於控制了南亞次大陸的入口,能夠左右該地區的局勢,這才導致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大國打的不可開交,半個世紀以來微控制克什米爾爆發了三次大規模的戰爭,三次慘烈的戰爭更加凸顯了克什米爾重要的戰略地位。

我們打開地圖可以看得更清楚些,由於南亞次大陸板塊對於亞歐板塊的擠壓,隆起了青藏高原,所以整個南亞次大陸的走勢都是西南低矮,東北高的地理走勢。所以無論誰掌控了克什米爾,都可以從帕米爾高原俯衝而下,一路打到印巴國家各自的首都。

對於印度來說,克什米爾就是自己的大門, 誰控制了克什米爾就等於打開了印度的國門,隨時可以一馬平川的攻打印度,印度將會處於絕對劣勢,這對於立志稱霸南亞的印度來說是絕對不能發生的事情。

對於巴基斯坦來說,克什米爾的地位更加重要。由於其海洋麵積狹小,巴基斯坦的內陸國家的屬性佔比更大一些。尤其是現在建設的中巴走廊,可以說是巴基斯坦的經濟命脈,一旦克什米爾被印度奪去,那麼就等於和某大國完全隔開,沒有了某大國的強力支持,到時候真是印度想怎麼“欺負”就怎麼“欺負”,這對巴基斯坦來說是不能忍的。所以巴基斯坦和印度爭奪克什米爾是出於現實考量,能夠遏制印度稱霸南亞次大陸的野心,同時讓巴基斯坦獲得相對優勢。

所以,由於克什米爾如此重要的戰略價值的樞紐,不僅對於印巴來說非常重要,就是對於其他世界國家也非常重要。對於像美國,歐洲和其他國家這樣的大國,克什米爾已經成為影響南亞的監管機構。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