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降氣價通知發佈近一個月,各地進展如何?

國家發改委降氣價通知發佈近一個月,各地進展如何?

疫情突發,短時間內對國民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各地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打好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的同時,全力推進經濟發展,各項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2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階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氣成本。通知決定,在現行天然氣價格機制框架內,提前實行淡季價格政策,儘可能降低企業用氣成本。執行政府指導價的非居民用氣,以基準門站價格為基礎適當下浮,儘可能降低價格水平。對化肥等涉農生產且受疫情影響大的行業給予更加優惠的供氣價格。價格已放開的非居民用氣,鼓勵天然氣生產經營企業根據市場形勢與下游用氣企業充分協商溝通,降低價格水平。

通知還要求,各地要切實將門站環節降價空間全部傳導至終端用戶,並鼓勵通過加強省內管道運輸和配氣價格監管等方式,進一步降低終端銷售價格。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35個省市地區發佈與“降低非居民天然氣價格”相關的政策文件落實國家發改委階段性降低企業用氣成本、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要求。

各地區主要針對非居民用氣,通過降低門站價格、提前執行淡季價格、降低管輸費用、降低終端價格等多種方式執行降價政策。部分地區鼓勵天然氣生產經營企業充分考慮疫情對不同行業的影響,對化肥等涉農生產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行業等受疫情影響大的行業給予更加優惠的供氣價格。對中小企業在疫情期間的用氣實行“欠費不停供”,疫情結束後補繳緩繳的各項費用免收滯納金。


執行時間各有特點,四川跨度長

多地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降低用氣成本政策執行時間從2月22日至6月30日,比如湖北、陝西、貴州、江西等省份。相比之下安徽、浙江等省份執行時間則短一些,從2月1日-4月30日。在規定結束日期的省市中,四川從2月1日開始,截止到6月30日,時間最長,5個月的降價跨度。銀川、湖南、江陰等省市沒有規定政策結束時間。深圳、重慶等地區,執行時間2個月,跨度最短。

降低終端氣價,銀川最給力

35個地區中,有20個地區明確降低天然氣終端價格,以按照10%下調、調整最高銷售價格、特殊行業(醫院、化肥)優惠等方式進行。其中,銀川和固原的非居民天然氣銷售價格在原基礎上下降0.77元/立方米,降價幅度最高。考慮到疫情對不同行業的影響,廣東深圳針對酒店餐飲業實行折扣結算,按照原價70%結算。江蘇常州針對醫院用氣,在疫情防控期間有防疫觀察和治療任務的醫院用燃氣費降低0.10元/立方米。河北對化肥等涉農生產且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的行業給予更大價格優惠,在基準門站價格基礎上下降5%。

降低天然氣輸配費用,山西有亮點

35個地區中,安徽、貴陽、江西、山西、河北等地區明確降低天然氣輸配費用。2月3日,安徽省發改委發佈《關於疫情防控期間降低省內天然氣短途管道運輸價格的通知》,自2月1日起至4月30日,將安徽天然氣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各價區短輸價格在現行價格基礎上降低10%。此外,山西省發改委發佈的《關於階段性降低非居民天然氣價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提出住宿和餐飲行業用非居民管道天然氣,由現行執行非居民配氣價格(購銷差價)改為執行居民配氣價格(購銷差價)。

規模用氣優惠氣價

35個地區中,福建、江蘇等地區對大工業實行優惠政策。福建省發佈的《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紮實做好“六穩”工作的若干措施》中提出,對日均用氣量5000立方米及以上工業企業,按實際用氣量繼續給予降低0.3元/立方米的優惠,單家企業優惠金額不超過100萬元。江蘇省江陰市非居民用天然氣銷售價格由原季節性價格3.66元/立方米恢復為3.11元/立方米,直降0.55元/立方米。3月1日至12月31日,年用氣量1000萬立方米及以上用戶,用氣價格在現行政府指導價基礎上下浮0.10元/立方米;年用氣量100萬—1000萬立方米之間的用戶(含100萬立方米),用氣價格在現行政府指導價格的基礎上下浮0.05元/立方米。

貴州省加強配氣價格監管,從氣源環節及配氣環節分別制定了相應舉措。在氣源環節,貴州省合同量內執行政府指導價的氣量價格在基準門站價格基礎上下調1%,合同量內執行市場調節價的氣量在基準門站價格基礎上漲幅由迎峰度冬期間的45%下調為24%;在配氣環節,尚未制定配氣價格的地區,應按照省發展改革委加強配氣價格監管的安排部署,切實加快工作進度,儘快作出定價決定。

目前已出臺的降價政策主要集中的中下游,同時,上游供氣企業也在積極釋放降價紅利,對整個天然氣行業有不小的促進作用。


綜編:劉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