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消除疫情影響 堅決打贏“收官之戰”我省爭分奪秒精準施策確保高質量脫貧

開欄的話2020年,註定載入史冊。

這一年,承上啟下、繼往開來,“十三五”“十四五”規劃在這裡交接,“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在這裡交匯。小康,這個穿越無數苦難與輝煌歲月的千年夢想,即將成為現實。

擺脫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攻堅克難、苦幹實幹,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勝利。當前,遼寧正盡銳出戰、一鼓作氣、乘勢而上,堅決消除疫情影響,奮力攻克“最後堡壘”。為講好脫貧故事,記錄歷史時刻,本報今起開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欄,敬請關注。

本報訊記者胡海林報道284天!3月21日,在省扶貧辦的辦公樓裡,一面“脫貧攻堅倒計時”電子鐘異常醒目,紅色的數字讀秒跳躍,催人奮進。爭分奪秒,不勝不休!這面鍾代表著遼寧人決戰決勝的精神狀態與工作狀態。

打贏“收官之戰”,我省基礎堅實。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盡銳出擊、勠力同心,取得了歷史性勝利。截至2019年年末,我省15個省級貧困縣全部摘帽、1791個貧困村全部銷號,貧困發生率由建檔立卡之初的5.4%下降至0.06%。

相對深度貧困地區,我省剩餘貧困人口數量不大。但我省深刻認識到,剩餘的1.42萬貧困人口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因病因殘比例高達90.7%,不少人甚至是多重因素疊加致貧。

為攻下“最後堡壘”,今年,我省起步即衝刺。1月3日,我省即召開全省脫貧攻堅會議,總結2019年工作,部署2020年脫貧攻堅任務。然而,總攻之時,疫情突襲,使得我省完成脫貧攻堅難度更大、任務更重、要求更高。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破解困難群眾務工難、扶貧項目復工難、農產品銷售難等問題,成為擺在各級黨委政府面前的一次“大考”。

越是關鍵時刻,越不能停頓,越不能大意,越不能放鬆。疫情發生以來,我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先後召開全省脫貧攻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全省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決戰脫貧攻堅電視電話會議、全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進會,出臺《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關於深入推進精準扶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對接下來的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

我省提出,要對標對錶,掛圖作戰,健全脫貧機制、完善扶貧舉措,著力在穩定脫貧、持續脫貧上下功夫,堅決如期完成1.42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力爭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建立21萬收入低於5000元的已脫貧人口鞏固扶持臺賬,落實扶持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紮實提升脫貧質量,防範其返貧。

目前,全省各地各相關部門正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堅持“完成、鞏固、提升、預防”的八字方針,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衝鋒陷陣,為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與時間賽跑。為給各地提供充分財力保障,我省通過財政貼息等措施,加大產業扶貧支持力度,強化產業扶貧和消費扶貧有機銜接,持續推進資產收益扶貧,增強產業長期帶動能力,目前,已下達22億元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超過去年全年投入規模。同時,積極推動扶貧產業項目儘快開工復工,依託種養基地、扶貧車間等,幫助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繼續開展貧困家庭大學畢業生就業幫扶,確保不落一人;結合鄉村振興、林草管護等,合理開發、規範管理公益崗位,優先解決貧困勞動者就業。

下一步,我省將圍繞既定目標任務,針對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做深做細做實脫貧質量大普查、提高“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水平、動員社會力量扶貧以及統籌產業、金融、就業扶貧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