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故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古籍故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國家圖書館藏少數民族文字古籍《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是五代時期(10世紀)的一部回鶻文寫本。回鶻文是我國古代維吾爾族先祖回鶻人在八至十五世紀使用的一種文字,是以粟特文字母為基礎而創制的音素型文字,主要流通於西域及河西走廊諸地。15世紀以後,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回鶻文被阿拉伯文字取而代之,久之遂成為“死文字”。

古籍故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玄奘赴佛教起源地印度求法。途經138個國家,歷時17年,付出千辛萬苦,帶回650餘部佛經。後用20年心血,譯出經論75部1335卷。在他圓寂後,他的弟子慧立將此番西天壯行之傳奇經歷著成傳記5卷。三年後,法師的另一位弟子彥悰增述大師回國後的生活又補綴5卷,合為10卷。三個世紀後,這部僧人傳記由古代維吾爾族學者勝光法師(約生活於10世紀)譯為回鶻文流行於世。《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1930年前後出土於新疆,現存殘卷共計394葉,788面。但出土之時即被人為地分成兩部分。

國家圖書館購得一部分,另一部分流散至國外。現存國家圖書館248葉。(法國吉美博物館123葉,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存23葉)硬筆楷書書寫,梵夾裝,長43釐米,寬18釐米,葉27行,四邊硃色界欄。紙張呈麻質黃褐色,雙面書寫,每葉第5—9行之間有圓圈,直徑約4.9釐米。圓圈中間有繩孔,每葉左邊用小字回鶻文註明葉碼,現多已殘損。回鶻文文獻存世稀少,而以回鶻文翻譯的歷史典籍十分罕見,像《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這樣全文譯為回鶻文的長篇高僧傳記更是絕無僅有,且字跡清晰,保存完好,堪稱回鶻文文獻的代表。

古籍故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文獻中涉及到的中亞、印度地名、民族名稱很多,另有相當多的人名和佛教術語,對研究回鶻文和當時的佛教流傳情況提供了難得的資料,鑑於出土的回鶻文文獻多為佛經,而其他種類的文獻較少,此文獻對於利用漢語—回鶻語雙語文獻的對應關係來解讀一般世俗回鶻語言提供了珍貴的資料。由於譯者精通漢語、佛教,故整部傳記翻譯語言優美,詞音意表達準確,對回鶻歷史文化、佛教信仰與語言文字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亦是一部研究中亞、印度及絲綢之路各國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社會風情的珍貴資料。如所周知,回鶻文為蒙古早期文字所繼承,所以回鶻文獻對研究蒙古文化源流有著重要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