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富足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提起从前?

基本工资,38块六毛一,

生活富足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提起从前?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这个数字。电影院那高音喇叭每天都在重复的(成人票一毛,儿童票五分)

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当初百看不厌的电影,(大型古装战斗故事影片)《甲午风云》

生活富足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提起从前?

面对着黑白色的银幕,看的是那么的投入,那么的心潮澎湃。

很快革命样板戏充斥了整个文艺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那字正腔圆的韵律,依然在耳畔回荡。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我依然会时不时的去百度搜索一下,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革命样板戏。如《智取威虎山》

生活富足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提起从前?

《红灯记》《沙家浜》等记忆中的经典。偶尔也会哼唱几句。

生活富足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提起从前?

春节贴的年画基本也是这些剧照。

说到工资(月薪)虽说只有38块六毛一,但在六七十年也是不可小觑的,支撑一个三口之家问题还是不大的。

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多数商品是凭票或者是凭本供应的。

首先说粮本,记得那时每人每月1斤大米2斤白面,三两豆油。普通人家基本都得计划食用,还得留出一部分细粮(大米白面)等留与招待客人之用。

生活富足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提起从前?

付食本,用于购买香烟白糖等以及比较紧缺的付食品。

粮票,有全国通用粮票,有全省粮票,有地方粮票,如若出差或去外地探望亲友,则当使用全国通用粮票。

生活富足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提起从前?

所以说,在当时任何票据都有它存在的应有价值。并且种类繁多,

粮票,布票,酒票,棉花票,豆腐票等等,(多数物品如无此票是很难购买到的)

生活富足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提起从前?

下面说一下38块六毛一是如何进行支配的。

学生半年的学费为,两块五毛钱,(生活特殊困难开具证明可免)一盒混叶牌香烟,八分钱,一块豆腐五分钱,(凭票)一个鸡蛋面包

生活富足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提起从前?

一毛一分钱,(二两粮票)冰棍儿三分钱一根儿,冰糖葫芦五分钱一串儿,

生活富足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提起从前?

腐乳三分钱一块儿,臭豆腐二分钱一块儿,兔子头五分钱一个(不受欢迎)猪尾巴两毛钱一根儿(不受欢迎)一只烧鸡七块钱左右(奢侈)

生活富足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提起从前?

各色糖球一分钱一个,猪肉八毛钱1斤,海杂鱼五毛钱1斤(墨斗虾小螃蟹)以及叫不上名的各种鱼类。

记得有一次父亲炖了一大锅海杂鱼。锅边儿上贴了一圈儿玉米面儿饼子,那种味道别说有鲜美了。

生活富足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提起从前?

恐怕此生再也品不到正宗的大锅炖海杂鱼了(限制捕捞)

最令人难忘的应该是就是过春节了,家家户户把黄米磨成面粉(粘米)蒸制成金黄色的粘豆包,趁热加起一个蘸着红糖水(红糖是特意存下的)可以说是奇香无比,堪称美味。

生活富足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提起从前?

而是玩的灯笼基本都是自制的。用铁丝编个骨架外面糊上各色彩纸里面点上蜡烛。(蜡烛限量)那时燃放的鞭炮是论个儿放的,不像现在人们燃放大地红那样,在那时如此这般简直就是有钱人(土豪)

生活富足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提起从前?

不妨想象一下38块六毛一是否能维持一个三口之家?

寻求同龄人的共鸣。

虽说生活困难人们的干劲还是蛮大的,信心是满满的。

回首往事看今朝,我华夏民族变化之大,经济腾飞之迅猛。强军之梦以成现实,无不让我这个年纪古稀之人为之感到自豪。

回首往事看今朝。

似在梦境享富饶。

和谐社会国人创。

强国富民防外扰。

华夏民族万众心。

祖国强大我自豪。

生活富足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提起从前?

图片素材均摘录于公开网络,如有不妥或涉嫌侵权,请私信联系给予删除,并深表谢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