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挖出一匹金马,发现千年宝藏,他主动上交国家,现成无价之宝

1981年5月1日,陕西省兴平县西吴公社豆马大队的社员们主动放弃休假的时光,积极响应国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号召,社里挑选了600多个精干社员,分成100个小组,来到村子以北高干渠旁边的麦田里平整土地。

田里挖出一匹金马,发现千年宝藏,他主动上交国家,现成无价之宝

突然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高军田的䦆头似乎挖到了一个很硬的东西。高军田蹲下身一看,从深深的土里挖出了一块金灿灿的物件。这个物件在阳光的照射下晃得人眼睛睁不开,高军田一点点向土里挖去,想要将这块金灿灿的东西挖出。

由于豆马村经常发掘出古墓,村民们都有较强的文物保护常识。高军田下意识到这东西可能是件文物,由于周围有数百人在干活儿,高军田不敢声张,只得偷偷用泥巴将金块盖住。

天黑收工之后,高军田连夜跑去茂陵博物馆,向馆长王志杰报告了这个情况并主动上交了一些小物件。王馆长得到情报后,立刻带着人赶往现场,搭起帐篷连夜将发现金灿灿物件的地方守住,同时将情况向上面汇报。

田里挖出一匹金马,发现千年宝藏,他主动上交国家,现成无价之宝

第二天一大早,王馆长带着考古队进入麦田,仅仅用了三分钟就从50厘米深的土里挖出了一匹金灿灿的大号骏马。紧接着,王馆长又让人继续往发现金马的麦田往下挖,他们很快就挖出了一个深3.2米,面积5.63平方米的方形土坑。

田里挖出一匹金马,发现千年宝藏,他主动上交国家,现成无价之宝

在这个土坑里,里面密密麻麻地堆满了各类器物236件,包括铜器、铁器、漆器和铅器等,既有专门陪葬的冥器,也有生活实用器,其中以铜器居多,主要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鎏金虎镇、铜提链暖炉等。

田里挖出一匹金马,发现千年宝藏,他主动上交国家,现成无价之宝

这236件鎏金器物,造型精美,工艺精巧,历经千年风雨依旧熠熠生辉。专家对这些器物进行了研究之后发现,这些精美的金银器物应来自于帝王墓葬,一般贵族和平民墓葬绝对不可能有这种规格。

田里挖出一匹金马,发现千年宝藏,他主动上交国家,现成无价之宝

出土的金银器物最后被收入茂陵博物馆珍藏,1991年时有一部分被调到陕西历史博物馆,1995年时国家对这些文物进行鉴定,有60多件被鉴定为一、二级国宝文物。其中有两件文物最为出名,被定为一级国宝,一件就是那匹鎏金马,另外一件是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田里挖出一匹金马,发现千年宝藏,他主动上交国家,现成无价之宝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最为特殊,这件铜熏炉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3.3厘米,重2.57公斤。熏炉被分为3个装饰区域,总共装饰着九条龙。竹节顶端刻有3条蟠龙,龙头托着炉盘,盘上浮雕着4条游于波涛之中的游龙。

炉盖透雕着多层山峦,山峰间暗藏缝隙,当香料点燃后,烟雾就会从缝隙中袅袅散出,弥漫在山峰之间,其景象犹如云雾缭绕的海上仙山。在这缥缈的烟雾中,盘中雕刻的4条游龙好似要从这波涛浩渺中腾空而起。竹柄分五节,寓意为节节高升,也有九五之尊的意思。

田里挖出一匹金马,发现千年宝藏,他主动上交国家,现成无价之宝

最关键的还因为铜熏炉上还有铭文,铭文在炉盖口外侧和底座各有一段,炉口外侧的是36个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卢(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官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底座有铭文34个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炉)一具,并重十一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输,第初四。

这两段铭文记载这件器物的来历,铸造时间、铸造者和重量。从铭文可以看出,这件器物是未央宫的寝宫中的熏香炉,它的名字叫做“金黄涂竹节熏炉(炉)”,由当时专门制造皇家器物的宫廷师傅铸造。

在研究了其它一起出土的器物时,专家又发现了不少刻着“信阳家”三个字的金银器物。阳信家和铜熏炉铭文相互对照,专家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国宝的千年秘密也从此被世人知晓。

田里挖出一匹金马,发现千年宝藏,他主动上交国家,现成无价之宝

据《汉书》和《史记》记载汉武帝的姐姐封号为“阳信长公主”,她嫁给了阳平侯曹寿为妻,又称“平阳公主”或“平阳主”。因此,阳信公主就是汉武帝的同胞姐姐,其实就是史书记载的平阳公主。这些金银器物应是当年平阳公主大婚时汉武帝所赐,因而才如此具有皇家气派。

千年国宝之谜揭开,众人欢欣鼓舞。为奖励豆马村社员长期保护、上缴茂林文物的功劳,当地奖励了2000元奖金,1000元给村子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其余发给村民,发现国宝的高军田得了100元,守夜护场的老大爷也得了60元。图为:收藏宝物的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