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3.22·广州要闻及抗击肺炎周报

▌ 每日播报

2020年3月20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报告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其中英国1例、菲律宾1例。全市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例。

截至3月20日24时,广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66例,其中境外输入19例(菲律宾输入9例,英国输入5例,泰国输入2例,法国输入2例、美国输入1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累计核实追踪密切接触者5270人,尚在医学观察440人。

我市已连续16天无本地确诊病例。

3月20日当天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有关情况:

病例1:夏某,男,35 岁,中国福建籍,国内居住地为福建省福鼎市。

3月18日,从菲律宾马尼拉乘坐CZ398航班(座位号47F)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入境,有咳嗽、咳痰症状,即送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隔离观察。入院检查无发热,CT显示右中肺磨玻璃样渗出灶。

3月19日,夏某采样检测结果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转运至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3月20日,经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截至3月20日,初步甄别密切接触者2名。

病例2:尧某,女,20 岁,中国广东籍,英国留学生。广州居住地为番禺区桥南街。

3月17日,从英国伦敦乘坐SQ305航班(座位号47H)经新加坡转乘SQ850航班(座位号48H),于18日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入境,有发热(37.4℃)等症状,即送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隔离观察。入院检查CT显示双肺多发磨玻璃样密度影。

3月19日,尧某采样检测结果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转运至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3月20日,经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截至3月20日,初步甄别密切接触者4名。

(长按识别下图订阅广州疫情权威发布 排查所在小区)

3.16-3.22·广州要闻及抗击肺炎周报

3月16日 | 广州23家A级景区和重要文旅项目部分开放

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及广州地区旅游景区协会的消息,截至3月16日,全市共有23家A级景区和重要文旅项目部分开放。22家A级景区分别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中山纪念堂、莲花山旅游区、宝墨园、黄花岗公园、越秀公园、华南植物园、烈士陵园、石头记矿物园、南沙湿地游览区、广州塔、百万葵园、天后宫、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洪秀全故居、19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太古仓码头、增城文化广场愚人码头、广州博物馆、1978电影小镇22家A级景区和1家重要文旅项目广州融创乐园雪世界。

目前已经恢复开放的景区以观光型、自然生态型、文化博物馆为主。景区方面建议游客在出行前要留意景区的游览规定,如每日最大游客数量以及具体入园游览的办法,配合景区做好疫情控制等措施。(广州台)

3.16-3.22·广州要闻及抗击肺炎周报

3月17日 | 广州体育馆重新开放!这些项目控制人流

广州体育馆从3月17日开始,将有条件开放馆内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和气排球项目设施。

根据通知,场馆运动时间为早上9点至晚上九点。广州体育馆是从1月23日开始,根据政府部门要求关闭场馆对外开放。在关闭场馆期间,每天都对馆内设施进行消毒。

重新开放后,广州体育场馆将实行“一进一测一登记”制度,入馆时佩戴好口罩,测量体温,并做好个人信息登记(姓名、身份证、电话号码、已预约场地号码)。所有的康体项目都必须佩戴口罩进行运动,运动人员休息期间至少相隔1.5米就坐,休息时需要佩戴口罩。场馆洗手间正常开放,但淋浴间暂停开放。

市民入场需要提前预约,通过“城市文体”订场。在人流方面,篮球全场最多同时不得超过12人在场、半场同时不得超过8人在场。羽毛球场不得超过4人同时在场。(大洋网)

3.16-3.22·广州要闻及抗击肺炎周报

3月18日 | 粤剧艺术博物馆恢复开放

粤剧艺术博物馆3月18日起恢复开放。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粤剧艺术博物馆实行分时段实名制预约参观。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开放范围——目前仅开放园林区域,主馆及负一层展厅暂不开放。

入馆通道——请由恩宁路或永庆坊一期入口进馆,多宝路入口暂不开放。

限流措施——为避免人流密集,博物馆采取参观限流措施:

1.每日接待游客总量不超过400人,每小时不超过50人次;

2.暂停团队游客接待。

入馆方式——

1.实行分时段实名预约参观,观众须扫描二维码或通过粤剧艺术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主页面“预约”栏目提前预约,每日限额400人,每小时50人次;

2.观众需提前在微信“穗康”小程序上报个人健康信息,并现场扫描“穗康通行码”,与预约信息、身份证一并出示以供查验;

3.入馆须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参观秩序——

1.参观时请保持1.5米以上距离,听从工作人员疏导;

2.暂不提供人工讲解服务,观众可通过粤剧艺术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获取漫游导赏信息;

3.以下情况谢绝入馆:体温≥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未佩戴口罩;无登记“穗康码”;穗康通行码结果异常;

4.请配合做好馆内的卫生防护工作,遵守规定,文明观展,共同营造文明、舒适、安全的游览环境。(大洋网)

3.16-3.22·广州要闻及抗击肺炎周报

3月19日 | 广州市各殡葬服务机构暂停祭扫活动

经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同意,2020年清明节期间,广州市各殡葬服务机构拜祭场所暂停祭扫活动。广州市民政局呼吁:希望广大市民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选择替代性拜祭方式或待疫情解除后再择期到现场祭扫。

为满足市民群众清明祭扫的需求,广州市民政局将开通网上拜祭平台,各拜祭场所也将结合自身实际提供网上祭扫服务,有关殡葬服务机构将安排工作人员对墓穴及骨灰楼进行集中祭祀(敬献鲜花)。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市民可采取延后拜祭、网上祭祀、居家追思、信邮哀思等方式缅怀先人,并劝导外地亲友不返穗参加祭扫活动。(广州台)

3月20日 | 穗康码实施颜色分级 这6类人员获红码标记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3月20日起,对个人“穗康码”运用蓝色、绿色、红色3种背景颜色进行标记。

居家隔离人员、集中隔离人员、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人、确诊病人和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疫情严重地区抵穗人员等6类人员的个人“穗康码”背景为红色,并可查看标记为红色的原因及解除红色标记的指引。

其余人员的个人“穗康码”背景为蓝色(持码人使用智能终端自己生成)或绿色(持码人通过共同居住的亲属或村居委、物业企业工作人员等代为生成)。(广州台)

3.16-3.22·广州要闻及抗击肺炎周报

3月21日 | 21日起,境外入粤人员一律自费隔离14天

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广东进一步升级防控措施,加大省际、省市协作,不断优化流程,实现航空运输、口岸检疫、目的地专车接送、社区防控全流程闭环管理。

自3月21日零时起,对所有从境外(不含港澳台)经广东口岸入境的人员,以及经港澳台地区和省外口岸入境来粤且来粤前14天内有国外旅居史的人员,其目的地为广东的,无论外国公民还是中国公民,均一视同仁,一律实施14天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食宿费用由个人自理。(广州台)

3.16-3.22·广州要闻及抗击肺炎周报

3月22日 | 广州市社会组织2019年度报告可延期至6月30日前提交

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获悉,为支持全市社会组织全力投身疫情防控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纾解疫情给社会组织运作带来的影响,广州市社会组织提交2019年度报告的时间可由3月31日前延期至6月30日前。

按照《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办法》的规定,需提交2019年度报告的社会组织为2019年12月31日前在广州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全市性社会组织,请登录广州市民政局官网(http://mzj.gz.gov.cn/) 点击“专题专栏—社会组织信息”栏目,进入广州社会组织信息网网上办事系统,输入正确的账号密码进入系统后,按栏目提示填写提交年度报告。(广州台)

3.16-3.22·广州要闻及抗击肺炎周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