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面對貧困的劉姥姥,賈母只送幾件舊衣裳,為何王夫人卻豪擲100兩?

以前我唱過歌給禰聽


《紅樓夢》中王夫人之所以豪擲100兩銀子給劉姥姥,原因是王夫人嫌棄劉姥姥是個窮親戚。

劉姥姥跟王夫人並沒有直接的親戚關係,只是因為她的女婿的祖上主動與王家攀了親,這才有了劉姥姥去賈府“打秋風”一幕。

在王夫人眼裡,劉姥姥是土得掉渣的鄉下老太婆,她原本是不願與她有任何瓜葛的,劉姥姥第一次上門,她就不想見劉姥姥,只是讓鳳姐招呼一下。但她沒想到的是,劉姥姥第二次上門卻打誤撞討得了賈母的歡心,她這才不得出手不打發一下劉姥姥。她一出手就是一百兩,並不是因為她慷慨,而是出於“一次買斷”的心態,暗示劉姥姥以後不要再來了。在原文中,平兒對劉姥姥說:“這兩包,每包裡頭五十兩,共是一百兩,是太太給的,叫你拿去,或者作個小本買賣,或是置幾畝地,以後再別求親靠友的……”這話的關鍵是最後一句,叫劉姥姥不要總是來麻煩親戚。所以說,王夫人贈給劉姥姥一百兩銀子並不是對她好,而是嫌棄她。

這個問題雖然問的是王夫人為什麼會有這麼不尋常的舉動,但我還想分析一下賈母為什麼不直接送銀子給劉姥姥,而是送舊衣裳給她(原文是幾件沒穿過的新衣裳)。《紅樓夢》中,平兒說賈母是“最是惜老憐貧的,比不得那個狂三詐四的人”,那為什麼又老又貧的劉姥姥來了,賈母卻只送她幾件衣裳,而不是送她銀子呢?在我看來,原因有如下幾個:

一、賈母是個有大智慧的老人

(1)賈母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年輕的漁夫,只有一條破漁船,他過著簡單滿足的生活,每天都樂呵呵的。

年輕人的鄰居是個魚販子,他住在豪華的大別墅,每天賺很多錢,但他一點都開心不起來,因為他每天總想賺更多的錢。出於嫉妒,他扔了一塊金子到年輕人的破船上。年輕人撿到金子的當晚,就再也沒有人聽到他快樂地唱歌了。第二天,年輕人用金子換了大船,每天早出晚歸,出海打了很多魚,並拿去賣錢。一段時間以後,他換了更大的船,僱了幾個漁夫……再後來,他也成了一個有錢人,但是他也像魚販子一樣,整天愁眉苦臉,不停地算計著怎麼才能保住自己的錢,怎麼才能賺到更多的錢,再也快樂不起來了。

這是一個關於“知足”的故事,年輕人被一塊金子激起了貪慾,內心失去了平靜,從而失去了快樂。在賈母眼裡,劉姥姥無異於年輕的漁夫,簡單、知足、快樂。賈母雖然富有,但她不會有過多的貪慾,所以她與魚販不一樣,她對劉姥姥只有羨慕,沒有嫉妒,她希望劉姥姥能始終保持純樸、簡單、知足的本色,所以她沒有贈送比劉姥姥所需要的更多的錢財,以免引起劉姥姥的貪慾。

(2)賈母知道“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的道理

劉姥姥的生活算是過得去,她有女兒、女婿幹活,通過辛勤勞動,足於保證一家人不愁吃穿。但如果贈送過多的錢財給她,讓她不勞而獲,同樣有可能引起劉姥姥一家人的貪慾,就如大家熟知的“守株待兔”的故事。

二、賈母真誠對待劉姥姥

賈母在賈府是年齡最大的長輩,當她聽說劉姥姥來了,就叫人請劉姥姥過去聊天,她說自己本來就想找個年紀大的人說說話,正好劉姥姥來了,真是天上的緣分。鳳姐要打趣劉姥姥,賈母就叫鳳姐不能取笑劉姥姥,說劉姥姥是農村來的老實人。當劉姥姥不小心摔了一跤,賈母又趕緊叫丫環去扶她起來,幫劉姥姥捶腰。劉姥姥回家前去跟賈母告別,賈母跟她說:“閒了再來。”又命鴛鴦來,“好生打發劉姥姥出去。我身上不好,不能送你了。”

總之,賈母在劉姥姥面前沒有擺有錢人的架子,第一次見到劉姥姥,她就對劉姥姥關切地問長問短,還留她住上幾天,並特意叫人把自己吃的菜送給劉姥姥吃。賈母以一顆平等真誠的心對待劉姥姥,內心深處也希望這個與她年齡相當的、健康、快樂的老人能把她當朋友,能親近她而不是疏遠她。所以她不會贈送錢財給劉姥姥,以免劉姥姥因此感到不安,從而拉開自己與劉姥姥的距離。

三、當然,還可能是如下兩個原因:

(1)賈母的衣裳是別人送的,她穿不慣,放著可惜,劉姥姥與她年齡相當,所以就送給劉姥姥了。

鴛鴦指炕上一個包袱說道:“這是老太太的幾件衣服,都是往年間生日節下眾人孝敬的。老太太從不穿人家做的,收著也可惜,卻是一次也沒穿過的,昨兒叫我拿出兩套來送你帶回去,或是送人,或是自己家裡穿罷,別見笑。

(2)當家的王夫人送錢足以代表賈母,賈母再給不過略表一些心意。

出於以上原因,賈母只贈送了自己的沒穿過的新衣裳的一些實用的藥品給劉姥姥。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各位指點交流!


涼荷高葉


劉姥姥二斤榮國府,是帶了回禮的,劉姥姥第一次表現並不差,這回來也是給王家長了臉的,劉姥姥算是王夫人家親戚,第一次來就是衝著王夫人來的,這次謝也是謝王夫人和鳳姐,賈母的衣服給的是自己新認識的一個窮朋友,一個能聊的來的,積古的老人兒,所以王夫人的100兩,賈母的幾件衣服,並沒有可比性。


駱駱529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收穫頗豐,賈母送了好幾件衣服和珍貴藥方。王熙鳳送了八兩銀子一堆物資,王夫人更是豪擲一百兩銀子給她。有人會奇怪,賈母和王夫人的饋贈為什麼差距如此大?此事還真不是賈母小氣,背後有很多人情世故在其中,賈母給的不少,王夫人也是應該給。


劉姥姥這樣上門的窮親戚,賈母一聽就知道怎麼回事。她留劉姥姥住幾天,帶她遊覽大觀園。本意並不是濟困扶貧,更多是給王夫人面子。劉姥姥貧寒,沒有比她更好的反面教材,更能警醒賈家人,窮了就會如劉姥姥這般艱窘。

劉姥姥低三下四討好賈母上下,用小人物的底線博得賈母的開心與好感,必然令賈探春這種有遠見的賈家人自我警惕。人窮志短,“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來不騙人。

劉姥姥走前,賈家給了她遠超預期的錢和物資。這要感謝賈母的招待。沒有討好賈母開心,劉姥姥也不可能滿載而歸。賈母看似沒有給錢,實則給劉姥姥的收穫定下基礎。她送劉姥姥的那些東西,符合看老太太的身份。


(第四十一回)鴛鴦指炕上一個包袱說道:“這是老太太的幾件衣服,都是往年間生日節下眾人孝敬的,老太太從不穿人家做的,收著也可惜,卻是一次也沒穿過的。昨日叫我拿出兩套兒送你帶去,或是送人,或是自己家裡穿罷,別見笑。這盒子裡是你要的面果子。這包子裡是你前兒說的藥:梅花點舌丹也有,紫金錠也有,活絡丹也有,催生保命丹也有,每一樣是一張方子包著,總包在裡頭了。這是兩個荷包,帶著頑罷。”

賈母是賈家的賈母,王夫人和王熙鳳才是當家人和管家人。賈母不給錢只與劉姥姥處感情,送禮物才有意義,她送劉姥姥的是情意。

賈母“舊衣服”都是兒孫親友送的,根本沒穿都是新衣服。劉姥姥逢年過節,走親串友可以穿。有朝一日就是死了,都是體面裝裹。古人對這種“善意”很接受,有錢她也買不著。

藥和藥方更重要。劉姥姥農家人,請醫問藥是難題,有錢也未必看得到好醫生。吃得到好藥。賈母給的藥和藥方急需而必要。關鍵時刻還能救命。


劉姥姥二次來賈家,帶來瓜果菜蔬。有人說劉姥姥知道感恩,太高看她了。她挑在秋天來賈家,又暗示將地裡最好的“尖兒”捨不得賣送給賈家,又算當天的“螃蟹賬”是“二十兩”,和她上次拿走的錢正好一樣。劉姥姥此地無銀三百兩,分明又到賈家“打秋風”,還想再要二十兩過冬。

王夫人捕捉到劉姥姥的心思,為免她年年來,加上她在大觀園被王熙鳳一頓折騰又討賈母歡心,才豪擲100兩銀子給她,並讓平兒傳話“別再投親靠友”了。言外之意,這是最後一次給錢,能不來就別來了。

劉姥姥不是賈家親戚,而是王家乾親。她來尋王夫人“打抽風”,本來不是什麼大事。更埋下後日情分。

朝扣富兒門,富兒猶未足。

雖無千金酬,嗟彼勝骨肉。

劉姥姥第一次來,王夫人不太在意,吩咐周瑞家的告訴王熙鳳別怠慢了。鳳姐兒給她二十兩銀子打發了。可劉姥姥再來,又被賈母召見了,再被王熙鳳等各種折騰出盡洋相逗賈母開心。王夫人多少有點尷尬。

劉姥姥逗賈母開心,算替子女盡孝。可作為王家親戚被如此折騰也沒面子。於情於理,王夫人拿出一百兩銀子不過分。

賈母召見劉姥姥,值這個價;劉姥姥替他們盡孝逗賈母開心,值這個價;不讓劉姥姥再來,也需要出手這個價。她堂堂榮國府當家人,更要拿出這個價格。

當然,王夫人的一百兩銀子十有八九是她自己私房錢,不是榮國府官中出。

王夫人的一百兩銀子,等於買斷劉姥姥再來。再來就是親戚,不再給錢了。劉姥姥一定不止三進榮國府,給錢就兩次,都源於王夫人這次出手一百兩。

別忘了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您的轉發會讓更多人看到更多內容,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990/2018 ;

《紅樓夢》程乙本·啟功校訂;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君箋雅侃紅樓


賈母送劉姥姥衣服,那賞的是體面。賈母送劉姥姥的衣服,都是年節下眾人孝敬的,因老太太從不穿人家做的,所以這些衣服都是新的。另外還送的有劉姥姥要的面果子,還有各色藥和方子,劉姥姥鄉間貧婆子,請不起醫問不起藥,這些都是金貴東西。賈母送的還有兩個筆錠如意的錁子(那也是金銀硬通貨)給孩子們的。

如果不是賈母歡喜,劉姥姥有了面兒,賈府這些人誰認識她是誰,鴛鴦會送她衣服嗎?平兒會送她衣服嗎?

而王夫人與鳳姐是賈府現在的當家人,一應往來支出就該她們出!

況且劉姥姥本是王夫人面上的親戚,雖然女婿狗兒與王夫人沒有任何血緣之親,但祖上連過宗,那就與王夫人是本家兒。

既然劉姥姥這門親過了賈母這條明路,王夫人就不能不管她!劉姥姥第一次來,王夫人讓鳳姐看著辦別空了她,鳳姐給他二十兩,那是接濟。這次給一百兩,就是讓她有本錢翻身,這一百兩銀子夠置好多地,讓他有產業,從此脫離貧窮,不用投親靠友。

還有鳳姐也送了劉姥姥很多東西,堆了半炕:青紗一匹,實地月白紗,兩個可做裙祆的繭綢,兩匹綢子,兩鬥御田粳米,各色乾果鮮果,還有八兩銀子。平兒另送她兩件祆兒兩條裙子,四塊包頭,一包絨線。

這些皆因劉姥姥投了賈母的緣,討了老太太的歡心!


尋桂子


王夫人此舉有告訴劉姥姥以後少登門的意思。王夫人給銀子的同時,讓平兒捎話:拿去或者做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別再求親靠友的。

從劉姥姥的表現來看,也是知恩圖報的人,她第二次進賈府,和賈府上下打成了一片,尤其得到了賈母的賞識。按照常理,她後邊應該是常來賈府的,不為求財,至少就像平兒說的那樣,把自家產的東西帶來就可以了。

可是,自此以後,劉姥姥就再也沒有進過賈府了,直到賈府被抄,劉姥姥才為了報恩又去見了王熙鳳等人。

可見,是王夫人的那幾句話深深的傷害了這個淳樸的老太太。


一塵哥的世界



87版電視劇把王夫人給了二進榮國府的劉姥姥一百兩銀子,改成了賈母給劉姥姥一百兩銀子,當然是為了要顯明賈母的慈悲善心王夫人的冷漠無情。

那麼,為什麼在曹雪芹原著中賈母和王夫人的行為卻與87版電視劇似乎正好相反呢?

對於劉姥姥這樣一個早年與鳳姐口中的“我們王家”連宗的假親戚、王家在官場中的下級同事,在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打秋風”的時候,王夫人就交代當家媳婦王鳳姐酌情處理給了二十銀子。二十兩銀子是劉姥姥這樣的樁戶人家一年的花消,王夫人和王鳳姐對劉姥姥的支助已經是不薄了。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是帶著地裡新鮮蔬菜瓜果來道謝的,賈母一是自己好熱鬧、一是給王家姊妹王夫人薛姨媽和當家媳婦王鳳姐面子,這才讓劉姥姥留下來住幾天。

鳳姐深知賈母之意,和鴛鴦配合著拿劉姥姥來為賈母和大家取樂。劉姥姥也深諳此道,一味裝傻充愣的討好賈母,逗得賈府女眷們都樂翻了天。劉姥姥賣力演出之後,賈府當家人王夫人自然要為這場難得的娛樂遊戲買單。
個人理解,這一次王夫人之所以豪擲一百兩銀子打發劉姥姥,一方面是要給足賈府的臉面,當然主要是賈母的臉面。另一方面,王夫人也是不希望自家這個假親戚劉姥姥繼續丟人顯眼,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確想幫助劉姥姥一家徹底解決生計問題,不再這樣“打秋風”了。

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逗樂了整個賈府女眷,卻也刺痛了無家可歸投靠在賈府的兩個公侯小姐的自尊心。妙玉黛玉都沒有因為劉姥姥進大觀園而開心,而是極力與劉姥姥撇清關係。妙玉直想要砸了劉姥姥用過的成窯盅子才好,寶玉忙著叫人幫妙玉洗地。黛玉不但諷刺劉姥姥為起舞戲耍的“一牛”🐃,還當眾表明劉姥姥“他是那門子姥姥”,更加與劉姥姥撇清關係。

對於劉姥姥這麼一個王家人的假親戚,賈母看得起她還送些舊衣服什麼的給她,這已經是很給當家媳婦王夫人面子的事情了。


阿丹151014015


賈寶玉的母親王夫人,與劉姥姥的姑爺,畢竟是自家,一咋沒有四指近。賈母老祖宗送幾件衣服,原是有分寸的。老祖宗的精明一世,能大德載賈家運勢昌盛。又怎不曉得,這些人情世故呢?有句俗語說,水不漫橋,不登鍋臺上炕。

誰家的事,當然主人要做東啦。不僅在這件事上,老祖宗對家人和下人很民主自由,其他別人的事情,老祖宗也是身先士卒。尊重其主事人本人的意願的,比如過生日,點戲普,老祖宗都是把這個權利讓給當事人的。

雖然,她在榮國府裡是最尊貴的人,但她任何事情,都以理服人。這種心底無私,尊重他人,人權選擇的人,在封建社會里,主子和奴才之間,還是很難得的。這體現了老祖宗的德高無量,當然就是快樂高興逍遙無限。是心靜無私天地寬了。

賈寶玉的母親王氏與大太太妯娌倆,不僅身份尊貴,更是心靜唸佛,不聽下人的讒言,做人做事公道。大觀園裡的主子與僕人,對劉姥姥的到來還是很欣賞的。看是劉姥姥沒有文化,其說起話來做起事來還是很在理,很有學問的。

王夫人給100兩銀子,王熙鳳給八兩銀子,既顯示了長幼有別,又留有進退餘地。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啊!道不是說王夫人這一把打發了劉姥姥,以後就別來啦!只是越富貴的,越體恤民情,多施捨錢財,不僅是尊貴人性人格的體現,更是信佛唸佛佈施窮人社會的體現。

劉姥姥畢竟懂得禮尚往來的人情世故,拿些南瓜秋天的果實,來大觀園走親戚看望大家。這樣的首戶富人家,當然不能虧待了窮人吶。劉姥姥的為人做事,很聰明很得體很恰當。如果德份夠的話,能大德載萬物,也會像老祖宗那樣理智養尊富貴。劉姥姥和老祖宗的共同點,都是那樣的幽默,快樂無比。這是人生長壽所在。

問題回答解讀,《紅樓夢》研究探索,藝術領域原創作品。歡迎朋友們審核評論,轉發收藏,讚美關注。


關愛文化歷史藝術源泉


在紅樓夢當中,劉姥姥是為數不多的非賈府人員,作者對她的人物設置也是煞費苦心,如若沒有劉姥姥,巧姐是什麼後果那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很難有比這更好的結局了。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收穫頗豐,賈母送她幾件未曾穿過的舊衣裳”,寶玉,平兒,鳳姐等人也都紛紛送禮,最為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夫人竟然出手大方,直接送了100兩銀子,這有以下原因。

一、賈母顯情意

劉姥姥進大觀園,贏得賈母開心,因此在最後收穫了意想不到的禮物。但是,作為賈府的象徵賈母只送了幾件舊衣服這是為何呢?

其實,只送這麼幾件舊衣服也已經足夠彰顯情意了,首先賈母送劉姥姥的衣服是往些年過生日的時候眾人送的,賈母直接將自己的生日禮物送了這意義就非同一般了;

其次這是賈母未曾穿過的,還是絲綢做的,這對於劉姥姥這種鄉下人來說可能是一輩子想都不敢想的,並且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不過這些衣服一來可以去變賣可以獲一筆不菲的銀子,而來可以在入土的時候穿上,走的體體面面。

除了衣服之外,賈母還贈送一些藥品,這在當時也是十分珍貴的,最為重要的是劉姥姥用做人的底線讓賈府人開心尤其是賈母,這是王夫人慷慨解囊的重要原因。

二、劉姥姥識大體

在劉姥姥一進大觀園之後讓人想不到的是竟然還會二進大觀園,不過二進大觀園與一進不同,劉姥姥這次不是空手去的,而是在秋收時節剛剛過後帶著新鮮的瓜果蔬菜前去感謝。

這也是當時的鄉下人能夠拿得出手的最好東西,深深體現了劉姥姥深諳人情世故,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並且她心裡很清楚賈府中人喜歡什麼,經過被鳳姐的一番折騰讓賈府中人樂開了花,在大戶人家之中,開心是最重要的,讓人家開心了自然什麼都會有了。

三、尷尬雙面王夫人

王夫人一次出手一百兩銀子,這背後的考量就比較多了,與賈母開心送劉姥姥衣服不同,與鳳姐送八兩銀子也不相同,首先一方面與眾人一樣,自然是劉姥姥會來事因此送其銀兩,但是這絕對不是主要原因。

紅樓夢原文第四十二回,平兒道:“這兩包,每包裡頭五十兩,共是一百兩。是太太給你的,叫你拿去,或者做個小本兒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再別求親靠友的。”這裡相當於直接絕了劉姥姥的後路,讓她以後別再來榮國府。

畢竟王夫人當時已經接近於賈府實際掌權者的地位,劉姥姥只是與王夫人有一些沾親帶故,而與賈府沒有,可是在賈母面前劉姥姥醜態百出,王夫人認為這在某些方面是丟她的人,所以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闊綽出手100兩白銀。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這100兩銀子日後救了巧姐的命,也算是沒有白給,這就是曹公的高妙之處了。

劉姥姥進大觀園充分展現了賈府中每個人的為人處世的之道,也給每個人深深上了一課,劉姥姥也成為了留下賈家火種的關鍵人物。


微光人文


賈母給的衣服盡是溫馨,而王夫人的白銀卻是冷漠與拒絕。

賈母給的並非舊衣服,而是舊日的新衣服,還給了劉姥姥要“做花樣”的面果子以及相當實用的諸種藥物,應該也是價值不菲。賈母的贈品或許比王夫人的菲薄,但更有情意。那面果子是飯桌上、酒酣耳熱時賈母允諾劉姥姥的,賈母一年高老人竟也記住這點小事,並不輕漫失信於劉姥姥這樣底層老婦人,殊為可敬。

王夫人的100兩白花花的銀子卻是明明白白的拒絕。太太“叫你拿去,或者作個小本買賣,或是置幾畝地,以後再別求親靠友的。”劉姥姥所求所靠者不過王夫人而已,這拒絕夠明白的。劉姥姥是聰明人,也很有自尊,第一次告荒求助時有一段描述,“劉姥姥會意,未語先飛紅了臉,欲待不說,今日又所為何來,只得忍恥說道……。”這一“紅”與“忍恥”道盡了劉姥姥求助時萬千矛盾、底層人民的自尊。劉姥姥第三次再現已是賈府頹廢敗落時,其間應該相隔五六年,恐怕正是王夫人那“再別求親靠友”深深傷害了她。

王夫人對劉姥姥始終冷漠。劉姥姥分明也感覺到了,第二次臨別時她的一番感言,謝了眾人,偏沒有姑太太——王夫人。“難得老太太和姑奶奶並那些小姐們連各房裡的姑娘們都這樣憐貧惜老的照看我。”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王夫人囑告鳳姐“不可簡慢了她。”可笑的是,恰恰是她自己簡慢劉姥姥。劉姥姥印象中的姑太太“響快,會待人,不拿大”,可現實全翻了個兒。王夫人託辭“今兒不得閒”,拒見劉姥姥。第七回周瑞家向她回事,卻見她與薛姨媽在長篇大套的說些家務人情事——這就是她的“不得閒”,她只是不想見、不屑見劉姥姥而已。

有時饋贈恰是拒絕,是冷漠,王夫人的100兩銀子雖貴重卻毫無溫度。


玄真子桑


《紅樓夢》還15一6歲時看的,沒什麼閱歷、有些內容沒都看懂,也沒重看、記的不多,倒是好了歌、一直潛段默化在我後來幾十年的生活、工作中,一旦遇有不順、就用來安慰一下自已。《紅樓夢》的紅學者、上世紀應不少,當時可看的文學作品不多,所以研究它的人多且深入.非我等有知識卻不是分子、半瓶醋能隨意點評的,好在此問題的片段小、人物不多、場景不太,可容我說兩句:王熙鳳,從名上看熙鳳、稀鳳,在賈府中可以說:鳥中之王鳳凰,人中之王、鳳姐,可以說是在賈府除賈母外、實為第一人。劉姥姥這個人物是再小、再平常不過了,能進、敢進大觀園也就劉姥姥。也就應了北方人、一有脾氣先吼、姥姥!兩聲,用來壓人。做為小人物、一般都有自知之明、凡能過的去,真不會去攀富親、最多是在鄉鄰中過個嘴隱,進大觀園實在是家裡過不去;去時肯定也想過:最多不讓進或不被認親,從大老遠鄉下去、飯總歸有一口,最多同沒去一樣,也可斷了念想。沒呈想第一次、就被鳳姐認可,鳳姐能認可劉姥姥也是情理之中,就是要做給賈府上下看:我的親戚、再窮也的用正眼看,再者你劉姥姥能來看我鳳姐內心高興,過後也可在王家親戚中給鳳姐長臉,何況賈府的銀子、誰用不是用,樂得大方。第二次、劉姥姥再進大觀園,就有賈母送她舊衣服,也可以說是即給鳳姐臉、又在給鳳姐臉色看;給臉是送衣服、給臉色是送舊衣服,當然對劉姥姥這樣的窮人而言、衣服新舊無所謂、能穿就行。賈母送舊衣、就是告訴鳳姐和上下,送衣我賈母高興、是家主賞賜給你鳳姐的親戚:送舊衣,就是說你鳳姐在我面前就此地位,你的窮親戚、只配穿舊衣。而鳳姐卻一出手就是百兩相送,出手不可謂不重、鳳姐這樣做、一是做給賈母看的,我管全家上下,權利我在用;二鳳姐是個明白人,掌管著賈府上下、其時她已預感賈府並不像外人看的光鮮亮麗,內憂外患已經在敲門,平時管理這一大家子,恨她的人不少,所以她得為自已留後路,而她閱人無數、看得出劉姥姥的為人,加之又是至親、且劉姥姥只獲恩惠的人,鳳姐認定劉姥姥肯定日後有用,所以給她百兩銀,要劉姥姥鄉下置田、購房做生意,也在為萬一著想。當然再後來,鳳姐沒走眼,劉姥姥是知恩圖報之人,為救鳳姐女兒、散盡家財全心付出,這也告訴人們,得志者少得瑟,留點後路,受惠者、知感恩,那世界上就會多些善良的人、事和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