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賈政的教育之悲

紅樓夢:賈政的教育之悲

封建社會,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中,擔負著教育的重責,“子不教,父之過”。直到今天,很多家庭依舊是“嚴父慈母”的模式,父親嚴厲、不苟言笑,顯示出威嚴的地位。

賈政是典型的封建貴族家庭的知識分子,對待銜玉而生的愛子寶玉,是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的呢?

一、有感族人墮落,希望寶玉早日成才

賈政是標準的孔孟子弟,深信十年寒窗無人知,一舉成名天下識,唯有讀書上進,才能光宗耀祖。

在第二回,冷子興就說過,如今榮寧二府也都蕭條了,不比先時的光景,養的兒孫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從賈敬、賈赦到賈珍、賈璉,沒有一個能當大任的。

賈政的大兒子賈珠,從小喜好讀書,深得賈政喜愛,不幸早早病死了;次子寶玉,在賈政眼中是“神采飄逸、秀色奪人”,但不愛讀書,讓他煞費腦筋;三兒子賈環,賈政看他“人物猥瑣,舉止粗糙。”

寶玉這一代,確實人丁不興旺,更重要的是沒有人才。

賈政環顧四周,寶玉是榮國府唯一的重託、賈家唯一的希望,所以,賈政迫切想教育好寶玉,希望寶玉能夠支撐住賈府,使家族興旺發達。

遙想當年,賈政原本想通過科舉考試考取功名,卻沒有實現。因為皇帝垂憐,額外給了他一個主事之職。也就是說,這個官職是皇帝額外賞賜的,後來被提拔為員外郎。

封建社會,長子繼承世襲官職,榮國府襲爵的是賈赦,將來繼承襲爵的是賈璉。寶玉自然無官可襲,況且,皇帝不可能再賞給寶玉一個官職。

賈府這樣一個大家族,若賈母仙逝,賈赦和賈政兩兄弟分家後,地位懸殊可想而知。若要家族興旺,唯有靠寶玉刻苦讀書、考取功名。

為了能夠使寶玉平步青雲,賈政為其做了長遠的打算,心情迫切,逼著寶玉讀書。可是,寶玉偏偏對考取功名提不起興趣!

紅樓夢:賈政的教育之悲

二、面對寶玉不上進,經常破口喝罵

賈政和眾多父母一樣,對兒子寄予厚望,為他設計好了一條青雲大道。但寶玉抓周時,卻令賈政非常不悅。

賈政想試試寶玉的志向,誰料,寶玉不拿文房四寶、書籍、算盤等,只抓脂粉釵環。賈政大怒:“將來酒色之徒耳!”想必,賈政此刻的心情是崩潰的。

從那時起,賈政就不十分喜歡寶玉。隨著寶玉漸漸長大,賈政眼看他不喜讀書,天天在姐姐妹妹堆裡混,能不冒火嗎?經常“喝罵”,開口閉口稱“孽障”。

在有些時候、有些場合,賈政也會流露出父愛和欣賞,但更多的是失望和厭惡,認定寶玉是個頑劣、不肯讀書的紈絝子弟。

父子二人的價值觀完全不同,導致了許多矛盾衝突。賈政是標準的封建士大夫,也是賈府同一代人中唯一一個希望讀書考功名的人。

賈政的教育理念深受儒家倫理道德影響,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兒子對父親的權威必須全面服從。父親對兒子的期望,兒子必須全力以赴。他希望寶玉子承父業,能勤學苦讀走仕途,但寶玉顯然無心此道,這是父子二人感情不合的最根本原因。

封建社會,父為子綱。幾乎每位父親都有這樣的期許,賈政這位百年望族的大家長,認為自己更有責任、有義務培養好愛子寶玉。

紅樓夢:賈政的教育之悲

三、面對同僚,想挽回一點顏面

在封建社會,賈政作為朝廷官員,難免會參加一些公眾活動。大家會經常問到孩子的讀書問題。孩子是否成功,彰顯著家庭教育是否成功。

賈政喜歡帶著寶玉去應酬,雖然寶玉極其不情願,卻不敢反抗。

寶玉是否成功,不僅僅是寶玉個人的問題,而且是賈政在朋友圈中的顏面問題,是否能夠光耀門楣的問題。寶玉的壞名聲,早已傳遍天下。

第17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賈寶玉聰明過人,給足了賈政面子。

寶玉不怕讀書,喜歡讀《莊子》《詩經》《西廂記》《牡丹亭》等等,雜學旁收、文思敏捷。因為不喜歡讀父親讓他讀的科舉考試的書,所以一見父親,就嚇得不敢抬頭,唯恐引來一頓訓斥。

寶玉確實很有靈性,他題寫的匾額,如鳳來儀、杏簾在望、曲徑通幽,準確自然,確實才華橫溢,大家交口稱讚!

賈政從小熟讀四書五經,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聽了怎能不自豪?卻只是兩次微笑,兩次點頭。

第78回,賈政與眾幕友談論尋秋之勝,寶玉天性聰敏,喜歡讀雜書,知識面廣,便毫無費力之處。眾人讚不絕口,賈政只是冷笑。

最後,賈政笑道:雖說了幾句,到底不大懇切。但是,在寶玉整個做詩的過程中,賈政極力掩飾內心的喜悅和欣喜。

寶玉的這兩次表現,贏得了眾幕友的誇讚,極大地滿足了賈政的虛榮心。但是,賈政未誇寶玉半句,寶玉會做何感想?

父子兩個從來沒有交流溝通,一個一味地嚴格要求,一個默默地抵抗。賈政從來沒有反思過自己的教育方式,最後只能是無可奈何的悲涼和絕望。

紅樓夢:賈政的教育之悲

四、面對賈母們掣肘,倍感無奈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寶玉自小在賈母、王夫人、奶媽、丫鬟的環繞下,備受呵護。衣食住行完全不用賈政操心,但也造成了父愛缺失。

白天,賈政要“上班”,在有限的見面時間裡,唯一的話題就是“讀書”。父子二人卻從未達成共識,寶玉如何能感受到父親的愛與陪伴?

寶玉作為賈政的親生兒子,從本能上來說,賈政一定是愛寶玉的。但是,寶玉的叛逆、“不上進”,又使他對寶玉失望至極。經常罵寶玉“畜生”“該死的奴才”。

父子倆每次對話都是訓斥開場,喝罵結尾。以至於寶玉見了父親如“老鼠見了貓”,寶玉一聽父親傳喚,就嚇得直打哆嗦。父子之間連正常溝通都沒有,更別提心意相通了。

第33回,寶玉捱打是《紅樓夢》的精彩橋段。

賈政讓寶玉會會賈雨村,他卻半天才出來,賈政心裡就很不舒服。接著,忠順府長府官來到賈府索要琪官,並且拿出汗巾當做證物,賈政又驚又氣。

徹底惹火賈政的是金釧兒投井事件,賈環向賈政進讒言,說寶玉哥哥拉著太太的丫頭金釧兒,強姦不遂,打了一頓,金釧兒便賭氣投井死了。

這事就是放在今天,也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果然,賈政氣得面如金紙、怒火萬丈。平時只知道寶玉不喜歡讀書,沒想到已經墮落成一個荒淫放蕩的公子哥。

賈政忍不下這口氣,痛打寶玉。王夫人聞訊趕來,勸他也不管用。還冷笑道,不如趁早結果了他的狗命,以絕將來之患!

直至賈母來到,他才含淚跪下,說,為兒的教訓兒子,也為的是光宗耀祖。

賈政的價值取向是百善孝為先,他給賈母立下保證,從此以後再不打寶玉了。

賈政這次的大打出手,被老後臺賈母攔住,客觀地講,賈母這樣做,不利於寶玉的成長。

雖不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如果賈環所言是真,誰能忍住不動手?以我們現代人看來,寶玉也確實該打。當孩子犯了大錯誤時,該打還是要打的,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何況,按儒家正統思想來看,寶玉的行為離經叛道。賈政看來,寶玉已經辱沒了祖宗。痛打寶玉,把父子倆的矛盾發展到了極致。

所謂“虎毒不食子”,親生兒子竟忍心往死裡打。其實,父子之間的鬥爭是兩個敵對階級的鬥爭。寶玉是封建叛逆者的代表,賈政是封建地主階級利益的代表。

賈政雖然愛寶玉,但在個人與家族利益發生矛盾時,又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以家族利益為重。賈政暴打寶玉,就是希望把他拉回正途。

寶玉是最有希望振興門楣的人,最後落了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的下場,如此蒼涼,又如此悲壯!這是賈政父子的悲劇,更是時代的悲劇!

作者簡介:彩霞滿天,70後,河南省三門峽市人,1988年畢業於豫西師範,一直從事小學教育工作。熱愛生活,喜歡讀書、旅遊、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