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文學大家識漢字┃發掘漢字背後的故事,不再被孩子問得啞口無言


作為一名有十幾年經驗的對外漢語老師,我的經驗是,外國人學漢語的時候,除了聲調讓他們發愁之外,漢字應該是讓他們崩潰的另一個原因吧,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方塊字,這裡面的學問可大了。漢字好像一條時空隧道,讓我們窺伺古人的生活場景,漢字又好像是一把萬能鑰匙,帶領我們解鎖古人的心靈密碼。所以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五本文學大家的書,一起來領略漢字的美吧!

01 《漢字王國》

跟文學大家識漢字┃發掘漢字背後的故事,不再被孩子問得啞口無言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豆瓣評分:8.6分

為什麼人們把自來水的開關稱之為龍頭?為什麼許多中國人見了面不問你好,而問你吃了嗎?師從瑞典漢學大師高本漢的作家/攝影家/漢學家林西莉,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選取了200多個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漢字,逐個解釋它們的演變,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每個漢字後邊都附上一個相關的小故事,或風俗習慣,或個人體驗,或親身經歷,生動有趣不枯燥。旁觀者清,因帶有異國文化背景,使作者在看待中國文化時也帶上了獨特的視角,自由靈活,新鮮敏銳。

圖文並茂是本書的一大亮點,幾乎每一個字都配有相應的甲骨文和金文。那一個個漢字就好像一幅幅圖畫,在林西莉的講解下,我們可以想象著我們的祖先也如我們一般好奇的觀察探索著這個世界,再一筆一筆地記錄下來。原本枯燥的漢字也變得靈活生動起來。

如果一個孩子在啟蒙時期就能以這種方式學習漢字,他們就能與中國古老的文化重新連接。他們會意識到每一個漢字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都是一副圖景,連接著他們的祖先幾千年來的生活。然後,當他們再看周圍的世界,自然和人臉,他們的視野會很不一樣。——林西莉

02《文字的故事》


跟文學大家識漢字┃發掘漢字背後的故事,不再被孩子問得啞口無言

出版社: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豆瓣評分:8.9分


這老文字上的每一處釘痕,每一條溝槽,每一分弧度,都記憶了這老文字幽幽不滅的經歷。陪過屈原,做過垂天之雲,和司馬肩並肩看過並嗟嘆江山無常,和曹操一起橫過槊。


每一個漢字都是一條回溯先民生活時的羊腸小徑,是一個供我們縱身躍入歷史深處的時空蟲洞。——《文字的故事》


如果說《說文解字》讓你鬱悶頭痛,幾次拿起又放下,最後束之高閣。那麼這本《文字的故事》絕對能讓你躺在沙發上吹著空調,吃著西瓜看完,作者從個人的經驗出發,旁徵博引,各種名人典故順手拈來,輕鬆隨意,好像跟著一個導遊,上一秒還徘徊在浩瀚的宇宙,下一秒又來到了時間的盡頭,細細道出一個個興味盎然的文字故事,帶領讀者重新領略中國文字的精緻和博大。

03 《白魚解字》


跟文學大家識漢字┃發掘漢字背後的故事,不再被孩子問得啞口無言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豆瓣評分:9.2分


你知道春夏秋冬為什麼稱為四季嗎?你知道東西南北四個字都是借來用的嗎?你知道風雨雷電的來歷嗎?讓我們跟隨流沙河先生來認認字吧!從“一二三”講到“各種蔬菜起名”,再講到“日月星辰”,作者帶我們重溫了甲骨文/篆文和金文,讓我們看到漢字是怎樣從一幅幅畫,變成了工工整整的方塊字。他以娓娓道來的口吻,帶我們追本溯源,探索漢字背後的秘密,讓人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

歷四十年之久,天可憐我,總算認得幾個字了,心頭悄悄快樂,覺得學習認字太有趣了,想同大家分享快樂。——流沙河

04 《書於竹帛》


跟文學大家識漢字┃發掘漢字背後的故事,不再被孩子問得啞口無言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豆瓣評分:8.9分


文字構成了我們的文化,文化是文明的載體。

我們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最初是依賴竹帛得以傳承至今——錢存訓

因此有了這本書名。身在海外的錢教授,以敬畏之心,將畢生的熱情投入到了對中國文字的研究中,從一件件出土的甲骨,金石,竹簡,木牘等文物中,找尋歷史發展的痕跡,探尋文字,文化,文明的發展。


特別是作者利用豐富的考古學和文獻資料,填補了印刷術發明以前文字記錄研究的空白。因此李約瑟博士稱讚“此書可以成為卡特經典之作《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西傳》一書的姊妹篇。”

今為止,已經翻譯為中日韓多國文字,具有非常強大的生命力。

05 wold+language=world


跟文學大家識漢字┃發掘漢字背後的故事,不再被孩子問得啞口無言


在人類歷史上的任何時期,最多人使用的文字,是漢字!在最廣大地域使用的文字,是漢字!被使用最長久(3000多年)的文字,是漢字!變現最多語言的文字,是漢字!蘊藏書籍最豐富的文字,也是漢字! ——平岡武夫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漢字,當然也離不開語言,wold+language=world, 我們通過文字來了解自身的文化,同時也通過文字來看世界,如 《文字的故事》的作家唐諾所說:“文字可以只是繩子,不告取走或丟棄都不是什麼大事,大事是繩子另一端拴著的那頭大牛,需要保護的當然不是文字,而是保護我們不變笨,不會一代一代地白痴化下去。”

這個繩子和大牛是《文字的故事》裡的一個笑話,大概就是說一個人因為盜竊被打了幾十大板,鄰居問他犯了什麼罪,他說他拿了別人一小截繩子,鄰居很驚訝地說這也太大驚小怪了吧,他說,繩子的另一頭還拴著一頭牛。

大概意思就是說,我們的文字從甲骨文到大篆到金文到繁體字,到現在的簡體字,歷史就是這麼變化的,這些不是什麼大事,大事是那頭牛,即文字背後的內涵吧!

我是瑾言瑾語,對外漢語老師一枚,喜歡博大精深的漢字,喜歡觸動人心的文學,喜歡看小說,喜歡看美劇,歡迎與我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