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和王后雅魚,在吳國共同經歷屈辱,為何復國後雅魚要自殺?

張春財


公元前494年,在勾踐登上王位兩年後,吳國開始攻打越國,結果越國大敗,越王勾踐和王后雅魚做了吳國的俘虜。

勾踐不是懦夫,他也想保護自己的女人,他也知道雅魚去了吳國恐怕是貞潔不保,但是此時的他除了隱忍,沒有別的辦法。

吳國大臣伍子胥不相信勾踐能夠隱忍,此時剛好晉國使臣來到吳國。於是伍子胥來找勾踐說:“早就聽聞越往後貌美,不知可否讓往後服侍晉國使臣?”

一個男人,別人來讓自己的老婆陪其他男人,勾踐忍了,因為他心裡有別的打算。

公元491年,勾踐被釋放回國,雅魚也跟著回去了,不過雅魚卻在自己的寢宮選擇了自殺,那麼為什麼雅魚挺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卻在自由到來時選擇自殺呢?


別人以為勾踐懦弱,雅魚清楚,勾踐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勾踐在吳國時,為了取得吳王夫差的信任,在夫差有病時,竟然親自償夫差的大便。在別人眼中,勾踐是怕了,徹底的被夫差打怕了,但是雅魚明白,這正是勾踐的可怕之處。所以當勾踐讓雅魚去服侍別人時,雅魚去了,因為她知道,只有這樣才能保全勾踐,給勾踐一個復國的機會,給越國一個壯大的機會。

三年後,勾踐成功了,夫差放鬆了警惕,勾踐回國了,他的機會也來了。雅魚明白,勾踐是個心狠手辣的人,儘管他十分愛她,但是作為大王,他是不會容忍自己有一個不夠貞潔的王后的,所以雅魚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雅魚雖然甘心用身體換取平靜,但是這並不是她內心的想法。

從嫁給勾踐的那一刻雅魚就明白,自己不是嫁給了一個男人,而是嫁給了一個國家,她的一生已經與越國緊緊捆綁在了一起,與越王捆綁在了一起。

當勾踐讓雅魚用身體服侍晉國使臣時,雅魚並沒有不願意,在其他人看來,她是為了活著,其實她是為了讓越國活著。

雅魚是個烈女子,在她的心裡,貞潔比生命更重要,如果不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她就算是死也不會去陪別的男人。

回到越國後,勾踐開始了全新的生活,但是雅魚始終無法過去自己心裡的那一關,所以她選擇用自殺來自我解脫,來保住自己的名節。


雅魚自殺,其實是為了讓越國多一個盟友,讓越國找回顏面。

勾踐是個男人,是個刀尖上舔血的男人,既然是晉國使臣玷汙了自己的女人,那麼勾踐也就和晉國結下了不解之仇。而此時的越國勢力太小,根本經不起折騰,更不能與晉國結仇。雅魚明白,只有自己死了,才能讓勾踐找回男人的尊嚴,才能淡化越國與晉國的仇怨。

再者,如果雅魚是個普通女子,那麼她的貞潔只關乎個人的名譽。可是雅魚是王后,她做了不貞之事,不僅別國的人會議論越國,就是越國子民也會對這位王后指指點點,越國的尊嚴將不復存在。

雅魚為了國家,為了丈夫,忍辱負重,但是為了名節,為了國家,最終除了獻出生命她別無選擇。


斯幽說歷史


香港富商被關狗籠,妻子捨身相救,富商獲救後,一生拒絕見到妻子?

20年前,香港出過一個“贖金險些打破吉尼斯記錄”驚天綁架案。

綁架李嘉誠兒子,拿走10億贖金的世紀綁匪“張子強”,捉走香港新地集團主席的郭炳湘,叫價20億贖金。

吉尼斯記錄,歷史最高贖金是李嘉誠的10億。這20億如果交了,郭大少的名字估計可以長流吉尼斯記錄冊。

但沒交成。家族財產超過200億的郭氏家族,因為誰出這筆錢兄弟鬩牆。說直白點,郭大少的2個弟弟都不肯拿錢。

郭大少的妻子李天穎不得不獨闖虎穴,和綁匪“講數”,四處籌集資金。一人擔起營救丈夫的難題。最後多次周旋,將贖金降到6億。

有妻如此,郭大少應該幸福又感恩吧?

恰恰相反,被營救出來後,郭大少拒絕回家,和妻子的閨蜜住到一起。逼得郭母要立家規:“不能和原配離婚”“不可以讓紅顏知己入門”“我不在了,也不能改”

無線電視09年的電視劇《富貴門》裡映射了郭大少的經歷:富豪被妻子從綁匪手中救出後,反而拋棄妻子,投身小三。劇裡富豪的心態是:最慘的樣子被妻子看到,面對妻子的時候抬不起頭,寧願遠離。

反映出男性的一個心態:不願意被女人看到狼狽的時刻,不願意時刻覺得欠了女人的情意。

郭大公子和妻子的經歷,對照越王勾踐和髮妻雅魚的經歷,會不會很相似?

正能量的解讀:雅魚陪伴勾踐度過最艱難屈辱的歲月,有情有義。

但更靠近人性幽微的解讀是:你見過我下跪/吃屎/對著仇人卑躬屈膝的模樣,就算我現在貴為一國之君,見到你,仍然抬不起頭。

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不僅僅因為他富貴之後有了更好的選擇,更重要,你是他的不光彩的見證者,是他想要遠遠拋棄的過去,在你以為你對他恩義如山的時候,他卻視你為人生的汙點。

雅魚,范蠡都是聰明人。自殺,何嘗不是當時環境下,最體面的結局。


路談談


當人們在讚歎越王勾踐“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輝煌時,也不應忽視這段光環背後的英雄(王后雅魚),一如我們不應該忘記世界冠軍背後的英雄(陪練)。

雖說,雅魚對丈夫成就春秋五霸之一的霸業,並未起到直接的幫助,但她卻是默默陪伴丈夫走過最黑色日子的忠實追隨者,忍受的屈辱一點也不比丈夫少。可是,當丈夫功成名就之時,她卻感到自己配不上丈夫,果斷選擇自殺。

事後,留給丈夫的是沉痛的哀思,而留給世人的則是心酸的感嘆。

剛剛感受到幸福的溫度,瞬間又墜入冰冷的黑暗

雅魚是一種魚類,多生長於清衣江周公河,喜清不喜濁,因而有周公之雅。不過,這裡的雅魚卻是勾踐的妻子。

當雅魚剛剛嫁給勾踐立為太子妃之時,越國和吳國便發生了戰爭。當時,勾踐的父親允常挑起了與吳國的戰爭。但是,當大戰爆發時,允常卻因病去世。因此,勾踐繼承王位,而雅魚也成為了王后。

接著,勾踐帶領越國軍隊與吳國軍隊發生大戰,吳國太子夫差的父親闔閭不幸被越國軍隊的箭矢射中,不久去世。

隨後,夫差繼承王位,立志為父報仇。為此,他加強戰備,日夜練兵,準備討伐越國。

公前494年,勾踐得到消息後,不顧謀臣范蠡“勿要輕舉妄動”的勸諫,便率先出兵,想要來個先下手為強。結果,在會稽之戰中,被夫差大軍圍困於會稽山夫椒,勾踐隨成了吳王夫差的階下囚。

勾踐心知與夫差有殺父之仇,便遣人重金買通吳國太宰伯嚭,並許諾只要能讓自己活命,願意接受吳國的任何條件。

雖然,夫差在伯嚭的勸說下,暫時饒了勾踐一命,但是他卻想好好羞辱勾踐一番。為此,要求勾踐和妻子到吳國當奴隸。

自此,雅魚陪伴丈夫踏上了人生最黑暗的奴隸旅程。

面對那段漫長屈辱的黑暗日子,丈夫不是自己的依靠,而自己卻是丈夫的背後精神支柱

夫差為了羞辱勾踐,在父親闔閭的墳旁蓋了一間小石屋,一邊讓勾踐夫婦為死去的父親守墓,一邊為自己養馬;出行時,則讓勾踐牽馬墜蹬,稍有不滿即馬鞭抽打,極盡羞辱之能。

不過,令人佩服的是,勾踐確實有梟雄之姿,既能瞬間擺正自己由國君向階下囚的身份轉變,還能做到嬉笑自若,心理當真強大到難以想象。

每當勾踐拖著疲憊受傷的身心回到冰冷的小石屋時,雅魚的溫暖懷抱便成了勾踐療傷的最好聖地,第二天又能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新一天的羞辱。

同時,為了取得夫差的信任,勾踐還曾做過“嘗糞問診”的事情。這種屈辱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忍受的,但最終又在雅魚的陪伴下,得以堅持下來。

期間,當勾踐不斷遭受屈辱之時,而雅魚人生最大的屈辱也隨之而至。一日,晉國使臣出使吳國,而吳國相國伍子胥則讓雅魚侍寢。不過,通過雅魚後來的自殺舉動,雅魚極有可能受到了伍子胥以勾踐性命相要挾。否則,她完全有面對死亡的勇氣。因此,她只能用自己的屈辱,來保證丈夫的性命。

只是,晉國使臣並不知道侍寢的是越國王后。因此,伍子胥以此為要挾,強迫晉國使臣簽下了不平等條約。

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踐終於得到了吳國赦免,並回到了越國。但是,雅魚的好日子並沒有到來,而是又陪同勾踐踏上了“臥薪嚐膽”的艱辛之路。

丈夫臥薪嚐膽,妻子粗食淡飯;丈夫忙於軍政,妻子勞於編織

據《吳越春秋》和《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回到越國的勾踐為了復仇,每日飯前嘗苦膽,晚上睡在草堆上。

而雅魚則依舊相依相伴,平日粗茶淡飯、衣著樸素,並且忙於編織布匹。

期間,勾踐為了麻痺夫差,派范蠡到全國搜尋美女,並將美女西施作為間諜,進獻給了夫差。在西施的迷惑下,夫差開始怠慢國事,並殺死了忠臣伍子胥。

公元前473年,越國抓住機會,攻入吳國都城,吳國隨之滅亡,而吳王夫差則自殺而死。隨後,勾踐又揮師北上,併成功問鼎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看到丈夫功成名就,妻子深感自己殘敗之軀已難勝任王后之職,隨含笑自殺身亡

相對於多數人來說,丈夫功成名就之時,也是自己苦盡甘來之日。然而,令勾踐想不到的是,王后雅魚卻在他霸業有成之時,果斷自殺於宮殿之中。

當勾踐得到消息後,急忙來到王后宮殿,並陪伴王后遺體三天三夜。當王后下葬時,勾踐則沉痛地道:“讓我的雅魚在這裡安心睡吧!”顯然,作為梟雄的勾踐,對王后雅魚還是有真愛的。

雖然,王后雅魚與勾踐的事故已經過去了2000多年,但也應了後世的一句俗語:“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只是,令人遺憾的是,雅魚卻落了個“日落西山我在陪,東山再起我不配”的心酸結局。

(注:嘗糞問診、臥薪嚐膽的典故來至史料《吳越春秋》和《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而王后雅魚的部分情節則來至於電視劇《臥薪嚐膽》和《西施秘史》中的人物。)


祥子談歷史


雅魚很瞭解這個和她同床共枕的男人,極度的隱忍背後,是變態的報復,他不會放過任何做過對不起他的事的人。

大家都知道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但卻不知道他的另一面,是個執拗殘忍,可以共苦,不能同甘的君王。

雅魚瞭解勾踐很殘忍

作為越國的王后,雅魚瞭解勾踐很殘忍。當年越國和強大的吳國開仗,弱小的的越國本來沒有取勝的可能,但是勾踐卻想出一個殘忍的招術,他招募一批死士,排成三行,口喊著口號,大步走近吳軍,拔出刀子,一刀割下自己的頭顱,三排越國死士血腥的自戕,嚇得吳軍魂飛魄散,越國人都瘋子!趁著吳軍心不穩,越軍一陣猛衝猛打,吳軍潰不成軍,吳王闔閭的腳指頭被砍掉好幾個,不治而亡,勾踐靠此惡毒殘忍的戰術僥倖獲勝。

雅魚知道勾踐卑賤的背後是隱忍

闔閭死後,夫差繼位,打得越國潰不成軍,勾踐接受大臣文種的建議,收買吳國太宰伯嚭,向夫差稱臣納貢求降。越王帶著王后雅魚到吳國給夫差當奴隸,夫差對勾踐夫妻極盡羞辱之能事,讓勾踐看墳墓,當馬伕。勾踐扮做一副奴才相,爬在地上當馬凳,牽馬時低頭哈腰,說話時低眉順眼。夫差生病了,勾踐用手指抓起一坨屎塞入口中,嘬得嘖嘖有聲,說:“從大王糞便味道看,調理腸胃病就好了。”夫差驚得目瞪口呆,以為勾踐已經完全喪失了鬥志,成了自己的一條狗。雅魚知道,勾踐是個好演員,嘴上感激夫差寬宏仁慈,心裡卻暗藏殺機,臉上一團和氣,心中一團怒火。


雅魚知道沒有人格之後就是沒有人性

吳國相國伍子胥也不相信勾踐會從一國之王,墮落成吳王的一隻聽話的狗,於是他就找機會羞辱一下勾踐,看他的反應。伍子胥找到勾踐,說:“晉國使者來了,晚上讓你老婆陪一陪。”勾踐面無表情將雅魚叫出來,吩咐:“一定要好好侍奉!”雅魚知道,勾踐面無表情,心裡奔騰著無數只草泥馬。這種毫無人格的卑賤,積聚的將是泯滅人性的報復。 

吳國滅亡之日,就是雅魚消亡之時

雖然伍子胥多次要求夫差殺死這勾踐以絕後患,但雅魚一點了不擔心,因為她看到丈夫勾踐的演技已經出神入化,安全回越國只是時間問題。

回到越國後,勾踐並沒有提過雅魚陪晉國使者睡覺的事,而是臥薪嚐膽,實施他的報復行動,他給夫差送美女西施,消磨他的意志;送珠寶玩物,麻痺吳王;離間夫差君臣關係,伍子胥被賜劍自殺。吳國衰弱後,越國圍困吳都,夫差這才發現勾踐不是一隻狗,而是一條惡狼,但大勢已去,無奈只能向勾踐求和。勾踐可沒有夫差那樣的婦人之心,他心中只有復仇!報復!雪恥!拒絕求和,拒絕投降,只有一條路——自殺。

吳國滅亡,雅魚心願已了。但她瞭解勾踐的為人,可以共苦,不能同甘,她看著勾踐殺了曾經庇護過他們的吳國太宰伯噽,賜死為他出謀劃策滅了吳國的文種,為滅吳奉獻出情人西施的范蠡被逼遠走天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己已經不是貞潔之人,活著,就像一具恥辱碑,勾踐看到就會想起過去的恥辱,過去的卑賤,過去的不堪回首!與其苟且生存,不如自我了斷。

雅魚自殺,成全了勾踐的美名。


聾王異史


導語:

大丈夫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但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大丈夫,一定是個非常可怕的人。

勾踐就是個非常可怕的人,雅魚遇到這樣的男人,只有死才能徹底解脫,倘若她不自殺,在勾踐的折磨之下,她會生不如死,因為雅魚瞭解勾踐。



一、雅魚深知勾踐的殘忍,搞自殺式襲擊

吳國和越國是死對頭,兩國常年征戰,都想滅掉對方。老越王允常死了之後,勾踐繼了位,吳王闔閭趁越國政權交替之際,率兵南下,企圖一舉滅掉越國。

萬分危急之時,勾踐做了全國總動員,並臨時組建了敢死隊,排成三行,雄赳赳氣昂昂地來到了吳軍陣前。

勾踐一聲大喊“殺!”,第一排的敢死隊,紛紛拔出劍來,對面的吳軍也拔出劍來,準備展開一場生死搏殺。

就在這時,詭異的一幕出現了,只見第一排敢死隊並沒有衝過來的動作,而是紛紛拿起劍來,抹向了自己的脖子。

敢死隊紛紛倒地,鮮血從脖子出汩汩而出,呻吟聲、哀嚎聲不絕於耳。


吳軍嚇傻了,雖然他們久經沙場,見慣了廝殺的場面,但這種詭異場景還是頭一次見到。

就在這時,勾踐大喊一聲:“衝啊,為死去的弟兄報仇!”越軍嗷嗷地殺了過去,吳軍慘敗。

用數百士兵自殺來威嚇敵人,以獲取有利戰機,這樣的人你說狠不狠。

二、雅魚深知勾踐的狠毒,不惜殺妻滅子

後來,吳王夫差擊敗了勾踐,范蠡勸勾踐投降稱臣,以保住越國,勾踐派了文種前去求和,但吳王沒有同意。

文種回去之後,向勾踐說了吳王的態度,勾踐聽罷,悲憤不已,當即決定“殺妻滅子”,與吳國魚死網破。


勾踐拔出劍來,準備到後宮殺妻子,文種趕忙攔住,勸道:“大王,臣有一計,國家要是滅了,留著財寶也沒啥用了,不如把財寶搬出來,分頭賄賂吳國大臣,或許還有希望!”勾踐同意了。

後來,吳國宰相收了鉅額賄賂,極力勸說吳王接受勾踐的投降,吳王果然同意了!

三、雅魚深知勾踐的變態,吃夫差粑粑

勾踐來到了吳國之後,放下高貴的身段,低下高昂的頭顱,成了吳王的馬伕,天天低頭哈腰,搖尾乞憐,像只哈巴狗一樣。

為了徹底消除吳王的戒心,勾踐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瞠目結舌令人作嘔的事情—吃屎!

當時吳王生病了,勾踐來到了病榻之前,噓寒問暖一番,表現的比兒子還孝順,這時候,吳王突然有了便意,勾踐說我來服侍您方便吧!


吳王說好吧,片刻之後,吳王拉完了,勾踐替他擦了擦屁股,並幫他提好了褲子,這時候,勾踐突然低頭添了舔恭桶裡的粑粑。

吳王大驚,忙問:“你這是幹啥?”勾踐砸吧砸吧嘴,說道:“大王,您生病了,我想通過吃屎,來判斷您得了什麼病?”

吳王淚如雨下,被勾踐徹底感動到了,從此之後,對勾踐放了一萬個心。

四、雅魚深知勾踐的隱忍,讓老婆陪別人睡覺

伍子胥不相信勾踐會真心實意的投降,經常找機會羞辱勾踐,徹底激怒他,以揭開他虛偽的面具。

有一次,晉國使臣來了,晚上使臣空虛寂寞,於是伍子胥找到了勾踐,對他說:“晉國使臣來了,聽說你的老婆雅魚長的漂亮,他很感興趣,能否借你老婆用一晚?”

勾踐點頭同意了!雅魚度過了屈辱的一晚。


綜合來看:

勾踐根本不是人,他是個瘋子,是個變態,他對自己越變態,對自己越殘忍,日後會加倍地報復別人。

勾踐滅了吳國之後,殺掉了替他說好話的吳國宰相,殺掉了立有大功的文種,四處追殺范蠡……因為這些人,看到了太多他曾經遭受的屈辱和不堪,他要讓這些人通通死掉!

包括雅魚!

雅魚與勾踐經歷了屈辱,還曾獻出了貞操,她知道勾踐容不下她,但她逃又逃不掉,唯有一死而已!

最後,雅魚自殺!


一半秋色


越王勾踐的王后雅魚在正史中並沒有記載,可以說“雅魚”這個人物是後人虛構出來的。但勾踐的確有這樣一位夫人,很可能是勾踐的幾位夫人的故事合成的,我們姑且叫她為“雅魚”吧!


越王勾踐,我們自然十分熟悉,就是臥薪嚐膽的主角,越王勾踐是一個極具爭議的歷史人物,一方面因為不能確定他是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另一方面是因為他有“兔死狗烹”的劣跡。在勾踐還不是越國君主的時候“雅魚”便嫁給了他。勾踐的父親允常在位時經常和吳國交戰,當時吳國的君主叫闔閭。

公元前497年越國君主允常去世,世子勾踐繼承王位。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聽說允常逝世,趁越國虛弱之時發兵攻打越國,勾踐主動迎敵,最終把闔閭打敗,闔閭還被越軍斬掉腳趾。吳王闔閭在臨終之時對自己兒子夫差說:“一定不要忘記為吳國報仇雪恨”!



夫差繼承吳王位之後,日夜練兵,時刻把父親闔閭的遺言記到心裡,勾踐知道後決定再次出擊,攻打吳國,軍師範蠡勸阻勾踐避其鋒芒,勾踐不聽,結果勾踐大軍被夫差帶領的精兵擊敗,只帶領五千殘兵敗將退回,事已至此後悔已經沒用,范蠡上諫讓勾踐向夫差請和稱臣,於是勾踐令大夫文種去和吳王夫差談判,說越王勾踐願意攜妻子(妻子與兒子)為到吳國為臣。夫差便同意了勾踐的請和,但吳國相國伍子胥卻強烈反對,讓吳王夫差藉此機會徹底殲滅越國。文種把事情說給勾踐後,勾踐大怒,決定殺妻滅子和吳國決一死戰。文種告訴勾踐吳國的太宰伯嚭(pǐ,同匹)貪財好色,可以從這裡入手。於是勾踐派人送給給伯嚭送去財物和美女,伯嚭接受了勾踐的賄賂並且順利說服了吳王夫差。
“伍子胥無奈,讓吳王試探勾踐是不是真心臣服,於是便讓‘雅魚’去侍寢晉國使臣,晉國使臣不知道‘雅魚’是越國的王后,事後‘雅魚’揹負著巨大的屈辱活下去(版本之一)。”

勾踐在吳王夫差身邊甘願做奴隸,和夫人“雅魚”住在闔閭墳墓旁的破屋中,恭恭敬敬的侍奉吳王夫差,甚至親自品嚐夫差的翔來判斷夫差身體情況。最終勾踐成功騙過了夫差,夫差認為勾踐是完完全全的歸順了他,便放了勾踐會越國。



勾踐回到越國後時刻不忘記屈辱,一心一雪前恥,為了磨練心志不能忘記屈辱,便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吃飯的時候就嘗一口,用此激勵自己提醒自己。勾踐和百姓一起耕種,“雅魚”帶領越國婦女養蠶織布,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勾踐一方面繼續賄賂吳王,並且使用美人計(西施、鄭旦)迷惑吳王夫差,另一方面收購吳國糧食,操練兵馬。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公元前482年,夫差帶領越國精兵北上前往黃池會盟,僅留了一些老弱病殘看家。勾踐趁虛而入,並且殺了夫差的兒子,吳王夫差知道後認為自己已經敵不過越王便派兵求和。公元前478年,勾踐再次率軍攻打吳國,最終在笠澤大敗吳國,吳國從此一蹶不振,公元前473年,勾踐滅亡吳國。
“勾踐滅亡吳國後,‘雅魚’選擇了自殺,她的使命已經完成,勾踐喜新厭舊兔死狗烹的性格她也知道。勾踐知道後‘雅魚’十分傷心,為她守靈三天三夜,把‘雅魚葬’到了她曾經居住的宮殿中”。


明月清風閣


1.勾踐是隻要江山,不顧情意的主。忍辱負重的生活已嚴重扭曲了他的心態,雅魚看穿了這一點,產生了絕望情緒!

勾踐為了復國而忍辱負重過,但作為越王,他並非有委屈求全的個性。回到祖國後,他的心理有嚴重的輕視自己的因素在起作用。胸襟變得狹隘,心理上鉻下的恥辱陰影根本揮之 不去,個性已經變得冷漠與無情了。



范蠡是聰明人,早看穿了這一點,便早早辭官隱退。臨行前,范蠡還勸過文種,但文種沒有理解這一層意思,後來,終於被勾踐處死了。雅魚儘管是女流,但,對朝夕相處的丈夫肯定知根知底,於是產生了絕望。

2.雅魚是聰明的女人,她遭受過侮辱,知道自己不配王后之位了。

有這樣的一幕,那還是在臥薪嚐膽的時候,伍子胥為了試探勾踐對夫人的情意,將王后雅魚故意當著勾踐的面,獻給了晉國使者,讓其為使者侍寢。身為一國之君的勾踐,面對如此奇恥大辱,竟然裝出一副開心的樣子,這自然讓王后痛徹心扉。

而發生了這樣的事後,勾踐一點也沒有心疼雅魚,反倒是因為雅魚王后失去了貞潔而開始疏遠她。富有智慧的雅魚早已明白,在勾踐心目中,越國的王后是不能被他國使臣侮辱過的女人來當的,如其倍受無情勾踐的蔑視與冷漠,不如自我了斷。



3.雅魚可能有著某些心理疾病。

雅魚本來是一國堂堂的王后,以前也是頤指氣使,養尊處優的主,身份尊貴自不必說。但到國破家亡時,淪落成為異國的奴隸,身份與地位上的反差太大了,精神已受到了強烈的刺激.做奴隸的慢長生涯總算熬過來了,回到了越國,但思想上有了痼疾,心中也充斥了病態因素。本該好好享受生活,忘卻那段可怕而悲慘的記憶。但越王卻轉變了對自己的看法。設身處地,這種刺激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雅魚是知恥的人,於是選擇了自殺。


希望星晨58298869


都別搶,我來答。

查了好半天資料,才發現這個雅魚是電視劇《臥薪嚐膽》和《西施秘史》中的人物,她的原型應該是越王勾踐的夫人。但是史書上並沒有記載這位夫人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史學家向來不屑於記載女人的事蹟,連名字也不會提及。

而電視劇中雅魚屬於影視改編了,包括這個名字和事蹟都屬於編劇的功勞。大致是說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擊敗以後,越王勾踐被迫到吳國去當人質,自己成為了吳王夫差的臣子以及馬伕,而他的夫人成為了夫差的小妾。

當然誰也不知道夫差有沒有真的臨幸過勾踐的夫人,在電視劇中雅魚倒是被伍子胥利用,讓她前去陪睡晉國使臣,晉國使臣不知道這是勾踐的夫人。因此被伍子胥脅迫簽訂了一些不公平的條約,而雅魚受到侮辱後,雖然萬念俱焚,但是由於大仇未報。

所以選擇了隱忍,勾踐臥薪嚐膽以後,終於滅掉了吳國,雅魚看到吳國滅亡了,心裡的怨恨終於得到了消解。但是她也沒有臉面繼續活下去了,因此選擇了自殺。其實這些都屬於影視改編,當個段子來看就行了,畢竟真實歷史上誰也不知道勾踐的夫人是怎麼死的。

但對於這位王后的事蹟,《史記》中還是多多少少提及了一些,譬如她和勾踐一起忍辱負重,協助丈夫幫助越王強大起來。從這些資料中我們顯然可以看到勾踐的夫人是一位相當賢惠、明事理的女人。

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以上也就是關於這個女人的唯一記載了,寥寥數語倒是把一個賢內助的形象勾勒了出來。可以想象,她的結局應該是獲得了善終,雖然范蠡對自己這位君主曾經評價說: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但實際上這是范蠡站在一個臣子、一個外人的立場上做出的評價。功高震主向來為君王所忌諱,范蠡雖然對勾踐復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畢竟只是一位臣子,這也就意味著勾踐對他的戒備是本能的,當然,這些也都是范蠡自己的一面之詞。

勾踐是不是這種人其實也不好說。

當初范蠡準備離開勾踐的時候,曾經向他上奏說:

為書辭勾踐曰:“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於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今既以雪恥,臣請從會稽之誅。”勾踐曰:“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於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在這個對話中勾踐表現的很大方,要把國家分出一半來給范蠡。但是范蠡哪裡敢要,其實是因為范蠡知道自己的功勞太大,容易引起君王的猜忌,在家天下時代,范蠡的這個位置確實太尷尬了。而深諳人性的范蠡知道久而久之對自己是不利的,所以不如找個藉口浪跡江湖去。

有一事倒是頗能展現范蠡的厚黑,范蠡的二兒子在楚國殺了人。他準備讓小兒子帶著財物到楚國去營救二兒子,但是大兒子這時候站出來說,我是長子,理所應當承擔起家裡的義務,范蠡只好讓大兒子去楚國救弟弟。

但是大兒子到了楚國以後把事情辦砸了,起初他把財物送給了楚國大臣,這個楚國大臣用天象之說讓楚王大赦天下。大兒子看到大赦天下,以為只是君王的意思,而不是大臣的功勞,所以就跑回去把錢財給要了回來。

結果讓這位大臣感覺受到了侮辱,就直接建議楚王殺死了范蠡的二兒子。大兒子無奈只能帶著弟弟的屍體回家,回去以後范蠡也不傷心,反而說我早就知道了。大家問他是什麼原因,他就說:大兒子跟我生活的早,吃了很多苦,所以看重錢,所以一定會壞事。

吾固知必殺其弟也!彼非不愛其弟,顧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與我俱,見苦,為生難,故重棄財。至如少弟者,生而見我富,乘堅驅良逐狡兔,豈知財所從來,故輕棄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為欲遣少子,固為其能棄財故也。而長者不能,故卒以殺其弟,事之理也,無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喪之來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可見范蠡在明知道大兒子會壞事的情況下,還同意讓他去,也是足夠腹黑了。從另一方面來說,范蠡對於勾踐來說始終只是一個大臣,想必范蠡才感到自己的處境始終是危險的,而勾踐和他的夫人到底是兩口子,一家人,恐怕勾踐並不會做出忘恩負義的事情吧。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圍爐談史


關於勾踐王后自殺大的問題,頭條上已經出現了很多次。有句話說得好,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越王勾踐的確立有王后,這不假。但是,這位王后究竟叫什麼名字,歷史上沒有記載。在《史記》中,對越王勾踐王后的稱呼,只有“夫人”二字:

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

除此之外,任何史料,再也沒有其他關於勾踐王后的記載。這很正常,古代的男權社會中,女性的地位低下,因此在歷史記載中,很少留下女性的姓名——即使是很出眾的女性,通常也僅僅留下姓而不留名,如太平公主,長孫皇后,甚至連中國古代唯一的女皇武則天,其入宮之前的名字都沒有能夠留在史書上。而勾踐不過是春秋時期的一方諸侯而已,其本人的咖位相比秦穆公,楚莊王等大諸侯尚且不夠,更弗言其夫人。當然,在這種情況下,這位越王后的結局,自然是不會有人問津,歷史上也沒有關於越王后的結局。

因此,所謂越王后自殺說,完全是沒有根據的。

網絡上盛傳:越王后雅魚,在吳國時期被吳王獻給晉國使者一夜,失去了貞潔,以便吳國抓到晉國使者的把柄,逼迫他簽下不平等條約。但為了復國大計而不得不忍辱偷生,終於在勾踐完成復國大業後,自盡身亡這一情節,是電視連續劇《臥薪嚐膽》所虛構的,在正史上,並沒有絲毫的記載。當然,這個情節在歷史上也是不可能發生的。

晉國作為當時的大國,所派遣的使者,不可能為了自己的私慾而耽誤晉國的霸業,反過來講,將私慾放在國家利益之前的人,晉國國君不可能派遣他為使者。退一步講,即使晉國使者和勾踐的妻子發生了某些事情,那麼吳國也難以利用這一點逼迫晉國使者簽訂所謂的不平等條約:因為晉國使者是帶著國君的任務出使吳國,若做出有損晉國顏面的決定,歸國後必然會受到重罰;另外,當時的越王夫婦,已經是吳王的奴僕奴婢,晉國使者寵幸一個奴婢,根本於大局無礙。

因此,越王王后自殺這個橋段,是不符合邏輯,不符合現實,不符合史實的。


庭州行者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首先俺先糾正一個錯誤,雅魚這名字的確很雅,但很可惜歷史上有這人卻沒這名,這是一個虛構出來的名字。那麼勾踐的這位王后到底加啥名呢?三字——不知道!因為記載這段歷史的所有史書上,都沒有記錄這王后的名字,當然她絕對不叫雅魚,這是真真的。

那麼在咱的電視劇裡《臥薪嚐膽》以及《西施秘史》中,大傢伙都叫她雅魚,那麼咱也不費那腦筋,隨大流,也叫她雅魚吧!

咋說呢?雅魚這事,是世間的人倫悲劇,但卻是權力慾望的團圓劇。

一些利害關係

雅魚的忍辱負重和最終的自殺,都和一個息息相關的人有關,那就是越王勾踐。越王勾踐這是一個耍起恨來,連自己都能恨上的一個人。

有人說勾踐是一個,權利小人,為了權利啥都可以拋棄,裝孫子賣乖殺老婆殺大臣的。可叫俺說,您要是把這人放在一般人的身上,這人確實不咋地,能患難不能同富貴的典範。

但您要把他放在帝王世家裡,就不能這麼說了,畢竟老話都告訴俺們了,最是無情帝王家。您和帝王講有情,這不是開玩樂了嗎?

一個帝王一旦和你講感情的時候,他這國家長不了不是,這是千百年來的深刻教訓,遠的不說咱就說近的吳王夫差就是典範。

他就是把越王勾踐養到了身邊,最後心軟放了勾踐,結果咋樣?國被人家給滅了,整的人也自殺了,所以心軟這詞,您不能和帝王提,提了不是他完,就是你完。

一個帝王的好壞,咱應該從他對治下的老百姓是好還是壞裡衡量不是。

好了,拉拉肚肚的說了這麼一大溜,咱回到正題來說雅魚這事。

一說雅魚,咱就得提勾踐,一提勾踐,咱就得提三人

您要提雅魚,咱就不得不提勾踐這人,勾踐這人那可是春秋五霸之一。話說道這裡,其實春秋五霸這五個人在歷史上一直都沒有確定下來。勾踐屬於五霸之一,這是《荀子.王霸》中確認的,至於其他的歷史書也有不認可勾踐五霸的地位。

但這事讓專家們去扯皮去吧,咱小老百姓知道有這麼個事就成。

那麼陪著勾踐闖天涯的攏共就三人,一曰雅魚,二曰文種,三曰范蠡。這三人的結局就一人好,其餘倆人都不好,雅魚大夥都知道自殺了,文種呢被賜死,范蠡呢一早就看出越王勾踐是個能患難卻不能享富貴的主,所以大業一成就絕城而去,這是個能看透本質的人,其後三次經商,三次鉅富,三次散盡家財,無不說明這人聰明絕頂,一代大家,被後人供奉為財神。

當初范蠡離開勾踐的時候,就給文種留下一封書信,告訴他越王勾踐是啥人,叫他該撒手時就撒手,不然有好果子吃的。

但文種只聽了一半,沒走,但不上朝了。最終被越王勾踐找了個理由賜下一把名為屬縷的劍叫他自殺。

那麼文種這事,有一半的原因咱常說的不能共富貴,另一半是這文種和越王勾踐的戰略方針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文種想要休養生息,而勾踐卻是要在稱霸的路上作死的往前飄。得,這就是王霸之道和予民養民的策略上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雙方都不讓步,這種矛盾必然要以一方的終結而終結。

那麼理所當然的勾踐就讓文種就走上了絕路,所以文種的死倆原因都有。

那麼雅魚為啥要自殺呢?

首先咱肯定一點這是個賢惠的女人,這是個聰明的女人,這是一個讓勾踐痛到心肝裡的女人。

雅魚這人遵照著古老的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男人要幹嘛,她一定全力支持。這一傳統就是雅魚自殺的根本所在。

要想了解的更加深入一點,咱還得往前說。

當年吳國和越國,這倆國家那是世仇。夫差和勾踐兩人的父親之間那就是矛盾不斷,時不時的相互打架,誰看誰都不順眼。

當年勾踐的父親死了,勾踐繼位。大傢伙也知道這時間點上,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最脆弱的時候,一些個有想法的國家往往都會選擇這個時間點來挑起戰爭。

而夫差的老爹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帶著自己的大頭兵就殺到了夫差的眼跟前,而夫差用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戰術,撼動了夫差老爹的士氣,一股腦的就把個夫差老爹給弄了重傷,回頭就死了。

那麼是那個莫名其妙的戰術呢?夫差他從大牢裡整了一堆囚犯,讓這些個囚犯每人拿一把劍,跑到陣前,先是讓這些人對這吳軍衝陣,結果衝了三次都沒能打開吳軍的缺口。

這傢伙勾踐決定不玩了,讓這些個人排成三排,跪地上拿劍捅脖子,這玩意一捅就漏,一漏就得死。

就這兇悍程度,一下子把吳軍給整懵了。咋說呢?人是一種好奇心極強的動物,這吳軍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提起來了,一大幫人全杵那看稀奇。

勾踐趁著這機會,發動了攻勢,這傢伙一幫子吳軍第一沒注意被人抽冷子打了,第二是真被那些個自殺的傢伙給震住了,這一傢伙下來,吳軍可就敗了,夫差的老爹被勾踐手下大將靈姑浮給砍斷了了腳趾,撈了一隻鞋回來。

而夫差的老爹就因為這傷,最後就死了。

得,兩個國家這樑子結的更加的深了。

這吳國的王位可就落在了夫差的手裡了,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這仇得報。沒多久夫差提著大兵就來了。

咱說勾踐這是耍了個計策把個夫差的老爹玩死了,這要是真真的硬碰硬勾踐還真幹不過夫差。

這就別想了,勾踐被打爬下了,開頭這勾踐就準備把自己的老婆孩子全捅死,自己再整個自殺,把這事了了就完了,可後邊的文種和范蠡拼命的勸說,這才把勾踐的這念頭打消了。

於是文種和范蠡拿著金銀美女跑到夫差門下的一個大臣家裡當說客,這終於讓夫差同意勾踐投降,但條件就是到吳國當奴隸。

話說勾踐到了吳國的地頭,那能有好果子吃嘛?把這夫妻倆安排到了夫差老爹的墳頭旁邊看墳,捎帶著給夫差餵馬。

這苦可不是一般人能受的了的。而夫差手底下的大臣伍子胥,咋看這夫差都不是個好人,就一直想辦法往死弄這勾踐。

有這麼一天,伍子胥就讓勾踐的老婆雅魚去服侍晉國的使者,這事擱誰頭上都不樂意啊!可這勾踐到是樂樂呵呵的同意了,那腦瓜頂上都成了魅力大草原了,人家還是不生氣。

這讓伍子胥更加的感覺,這勾踐留不得。後來又有一件事,讓伍子胥知道這勾踐一定會成為吳國最大的敵人。

嘛事呢?

話說夫差有一天生病了,他就讓這勾踐去看病。這其實就是夫差無聊,找勾踐逗個樂呵,這種事常常發生。

這勾踐直接來了個恨的,掏夫差的排洩物嚐了嚐,就說這是小毛病,幾服藥就能整好。

這舉動把個夫差感動的,就認為這勾踐被自己個調教好了,就想放勾踐回去。

可伍子胥不這麼看,他感覺一個對自己都這麼恨的人,放回去只能是養虎為患,早早殺掉最好。

可這個時候的夫差腦瓜蛋那叫個生硬,就是不聽伍子胥的話,後來被逼急了,還賞了伍子胥一個自殺,你說這事弄的。

這後來勾踐回去如同伍子胥預料的那樣,臥薪嚐膽,利用十年的時間富國強兵,一傢伙就把夫差給幹怕下了。

原本勾踐想把夫差整個流放,給他百戶人家自生自滅去吧,夫差感覺自己就沒這臉面活下去了,一把劍就把脖子捅漏了。

那麼這個時候的勾踐已經把該做的事都做了。

而雅魚呢?勾踐的屈辱她是自始至終看在眼裡,那段屈辱的點點滴滴她都知道,而且自己已經成為了勾踐最大的羞辱。

所以當勝利的消息傳回來之後,雅魚將自己的錢財都散了個乾淨,把僕從都解散了,自己個抹脖子自殺了。

當勾踐知道這事的時候,啥也沒有說,只是默默的走進了那宮殿裡,不吃不喝的呆三天三夜。

“把王后宮埋了吧,讓我的雅魚在裡面安心的睡吧!”

將一座宮殿當做陪葬品來掩埋一個女人,這在歷史上都沒有過的事,但雅魚真的配的上。

其實說道根子上,勾踐還是很愛雅魚的,但人就是個矛盾的動物,當他瞅到雅魚的時候,想到的只有那段屈辱,但當真真失去的時候,想到的又是她的好。

咋說呢?雅魚走的好,成全了勾踐,也在勾踐的心窩子裡留了個影,至少不是個壞影子。所以倆人之間的愛,雅魚更深一點,她知道她的男人要什麼?她也不會給自己的男人出難題。

寫到這裡,俺心裡就倆字——心酸!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