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业数据化的运营指标分析

经营的核心是决策,决策的依据是数据。经营数据真实、客观的反映了关键业绩指标和关键利润指标,也真实反映了经营中的问题与机会。经营者必须熟练的分析经营数据,准确的分析经营问题,科学决策经营机会,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很多老板说,一看数据就头痛。今天教大家几个最基本的经营数据,让经营者看到数据分析的价值与意义。既然经营的目标是实现业绩倍增,那我们就从实现“单店最大产值”的三个运营指标说起吧。

很多老板都很关心,我的门店一年最高能做多少业绩?我的盈亏平衡点是多少?我一年定多少业绩目标是最合适的?因为,目标定的太高,员工有压力没动力;目标定的太低,员工没压力也没动力,企业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我们先分析两个关键运营指标吧。


美业数据化的运营指标分析


硬件指标(成本费用指标)

硬件指标包含了营业面积、房间数、床位数;这些数据指标的逻辑是什么?就是营业面积越大,房间数就越多,相匹配的床位数也就越多,那么对应的平效产值,房间产值,床位产值就要增加,否则就会面临怎么干都亏损的局面。硬件指标越高,那门店的成本费用就越高,所承担的业绩指标就要越高。怎么科学的制定和分析年度业绩指标和利润指标呢,就要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了。


软件指标(关键业绩指标)

三个关键业绩指标:员工、客户、品项;这个数据指标的逻辑是什么?就是你员工数量,决定了可以服务客户的数量,总服务客数,决定了品项数量。消耗品项数量*客单价决定日/月消耗业绩,消耗业绩决定现金业绩能持续做多少。所以真正决定业绩能做多少的不是硬件指标而是软件指标,直接决定业绩的员工、客户、品项三个关键业绩指标。

总结:运营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门店单店最大产值,以单店最大产值为目标来衡量业绩增长率,通过软件指标配比进行重点资源整理与规划达成单店最大产值的重要指标分析。


美业数据化的运营指标分析


业绩结构分析

业绩保障,客户结构作为业绩来源。以结果为导向调整业绩结构,以业绩结构匹配最佳商品结构,以商品结构匹配最佳客户结构,以最优资源配置实现单店最大产值。

A. 品类业绩结构

商品结构根据品牌/品类/品项细分的业绩指标,美容院主要5大品类,常规品类(常规又分为面部/身体)、家居产品、光电仪器、医美、大健康;根据每个品类业绩贡献率(业绩占比)与普及率(成交客数)来分析业绩增长率,同时根据经营定位进行商品业绩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很多美容院的品类细分不科学,会导致品项结构不完整,也会导致门店业绩增长困难。所以商品是业绩倍增的保障,商品业绩结构越健康,业绩增长越有保障。


美业数据化的运营指标分析


B. 顾客业绩结构

顾客业绩结构是根据顾客类别细分进行的业绩目标分析,美容院客户按照消费额度进行分类,每类客户的消费层级参考消费总额区间与消费客单价区间进行标准落实,更能利于客户良性的消费升级与培育。因为对于美容院客户来讲,每一个都要当成终身客户进行培育。

顾客业绩结构分析主要看每类客户数量与每类客户业绩占比,从数量结构上分析,如果相邻两类客户数量差距太大,甚至低消费客户数量少于高消费客户数量,门店业绩提升一定很困难。

客户业绩结构就是将每类客户业绩占比进行分析,如果高端客户业绩占比太高,就说明门店持久盈利较低,这是很多门店共性问题!所以客户数量结构与顾客业绩结构数据分析是为了让门店获取持久业绩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即时增长业绩的核心要素。健康的客户结构决定门店业绩是否能够持久,健康的客户结构是呈阶梯状。具体占比以客户总基数来决定。所以门店运营者更应该从整体客户进行门店业绩增长的分析,而不是基于一两个客户!所以客户是业绩倍增的根源,如果的根不够健康,自然结果是显而易见!


美业数据化的运营指标分析


C、员工业绩结构分析

员工业绩结构分析是以员工能级进行区分,以各类员工能级数量与业绩进行分析,员工能级区分也有差异化,有的门店是以现金业绩进行衡量,有些门店是以消耗业绩进行衡量,这个是看门店处于什么阶段,如果处于生存期自然是以现金为主,但是想要门店长久经营,一定是以消耗为主。

无论是以现金业绩还是消耗业绩衡量,从层级上发现员工能力的问题,多数门店员工业绩贡献是两头重中间空,就是在中层出现断层,这个根源问题是在员工能级培育标准上单指标考核的问题,同时和门店其他两个结构不相互参考为依据,一味的强要求弱标准弱培训导致的。


美业数据化的运营指标分析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业绩增长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纯粹靠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工具与方法相结合,同时系统性的学习与落地,才能持久盈利。数据化运营是让美业经营者快速找到和发现核心问题的路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