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被搶走孩子只會哭?學會這幾招,"包子媽"也能帥氣處理

玩具被搶走孩子只會哭?學會這幾招,

上午閨蜜給我打電話時,懊惱地說:"我的性格太'包子'了。眼睜睜地看著人家搶了娃的玩具,但還是礙於面子沒辦法拒絕。"有天閨蜜帶著3月的女兒小越在小區院子裡玩,女兒拿了個小風車。也在空地上玩的一個小孩對風車很感興趣,跑過來想要搶,小越不撒手,大喊著:"我的!"

閨蜜在遠處看著,心想這是孩子的事兒,還是不參與,讓她自己面對吧!哪成想,那個小孩的姥姥卻馬上趕到"衝突現場"對小越說:"小姐姐,把風車讓弟弟玩一玩吧!"

小越一見有大人來,就求助似地看向閨蜜。閨蜜心裡雖然不爽,卻礙於面子依然對女兒說:"越越,要不就給弟弟玩一玩?"

玩具被搶走孩子只會哭?學會這幾招,

女兒低下頭不說話,對方姥姥卻從女兒手裡"奪"下風車,一邊對自己外孫子說:"快謝謝姐姐。"雖然只是玩了一小會兒,女兒卻一直到回家也悶悶不樂。閨蜜心裡滿是自責,覺得是自己的"臉皮薄",不會拒絕別人。

在帶著孩子"打怪升級"的過程中,媽媽們經常會面臨閨蜜這樣的困境:當孩子間產生衝突,到底該不該出面干涉?怎麼幹涉?如果自己臉皮薄該怎麼保護孩子的正當權益不受傷害?下面我就來聊聊在孩子產生"社會衝突"時,我們需要扮演什麼角色。

玩具被搶走孩子只會哭?學會這幾招,

是否干涉,看這兩條標準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中,作者認為,同齡孩子之間的衝突非常常見,這也是他們社會發展的一部分。在同其他人的相處中,他們會逐步地學會解決問題。

有的媽媽可能會覺得閨蜜太軟弱,我的另外一位朋友就說:"要是我,一定上去懟回去,憑什麼就要讓著小弟弟。"現實中她也是這樣做的,這位媽媽就像是那種典型"直升機"父母,只要孩子遇到一點事情,馬上從天而降幫娃擺平。孩子和小朋友搶滑梯,只是互相推搡了幾下,她馬上趕來主持秩序。

這樣的做法看起來是保護孩子,為孩子"撐腰",事實上卻是剝奪了他自我成長的機會。一般情況下,孩子出現衝突,是不建議家長馬上去幹涉的。在Tim幼兒園的講座上,園長給了我們兩條判斷標準

玩具被搶走孩子只會哭?學會這幾招,

一方面,要看孩子的年齡,三歲以上可以觀察一下再幹預。這是由於三歲以下的孩子剛剛開始接觸社交,而且自我意識非常強烈的發展,在遇到衝突時可能會出現強烈反應,這個時候建議爸爸媽媽先去給孩子示範,如何正確地解決衝突?同樣的情況,三歲以上的孩子,由於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社交經驗,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觀察一下孩子是否能夠自己處理,把這個練習的機會交給他。

玩具被搶走孩子只會哭?學會這幾招,

另一方面,何時出手干預取決於孩子的情緒。園長給我們分享了一個案例,小班的Tom和Alex因為都想要玩一輛賽車產生了爭執,兩個人互不相讓。老師一直看著他們從教室的一端,爭到另外一端。最後Alex情緒失控,對Tom大喊大叫,老師才走過去分開了他們。

我們看到老師決定出手的標準並不是肢體衝突,而是情緒狀況。在孩子之間產生衝突的時候,成為我們干預判斷標準的,實際上是孩子的情緒。無論是處於強勢的一方還是弱勢的一方。因為個體差異,孩子的承壓能力各不相同,且情緒往往在肢體衝突之前,關注孩子的情緒能夠更好地做出指導,也避免發生傷害。

玩具被搶走孩子只會哭?學會這幾招,

三步教家長和孩子,如何應對沖突?

《兒童發展心理學》指出:孩子們不只是會搶玩具、搶零食,在兒童的社會性發展過程中,他們的身體裡一定藏著兩種相對立的心理傾向。

孩子的世界,就是我們成人世界的倒影。在一次次以身示範中,他們也就學會了父母的處事風格。在上文中的例子裡,那位姥姥可以說是典型的霸道"直升機",積極干預,但方式不對;而閨蜜則比較迷茫,是因為孩子求助,才打算幫忙,而且由於性格"包子"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確實,個人性格沒辦法一下子改變,但技能是可以學習的。下面這三步處理方式,可以幫助性格比較軟的"包子"媽媽優雅地處理棘手的衝突,並且給娃做出正確的示範。

玩具被搶走孩子只會哭?學會這幾招,

第一步:鼓勵孩子表達感受

在閨蜜的案例中,當孩子被要求"分享"玩具時,實際上是不願意的,眼神向媽媽求助,也是因為膽怯不敢說出自己的感受。爸爸媽媽此時應該鼓勵寶寶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比如蹲下來,用輕鬆的語氣重複對方的問題。對方大人的參與,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壓力,在這種狀況下,就需要媽媽"現身"成為孩子的心理後援。

玩具被搶走孩子只會哭?學會這幾招,

第二步:重複孩子的感受

如果兩個大人都強勢地參與到孩子的衝突中,整個事情很有可能會發展成大人之間的爭鋒相對。前陣子我們看到的"遊樂場兩個媽媽大打出手"就是很好的例子。合理一些的處理方式是借孩子的"口"表達訴求。

前一步我們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如果是"我不願意分享玩具",那麼,媽媽就可以有禮貌地跟對方說:"不好意思,孩子不想分享,我們都很尊重他的意見。"這不但是為了將事情劃定在"孩子的事"範圍裡,更是向我們自己的孩子表達了尊重。

玩具被搶走孩子只會哭?學會這幾招,

第三步:無法交流迅速離開

世界這麼大,包含了很多元的價值觀和處世態度。也許有人覺得那位姥姥太過霸道蠻橫,但她或許一直都生活在"大的要讓著小的"這樣的觀念中。

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無法很好地馬上溝通,不如帶著孩子走開。待他情緒穩定後,跟他說自己這樣做的原因,是由於對方的觀念,無法跟我們達成一致,而做出的一種選擇,並請求他的理解。

所以,我們不但要教會孩子如何處理衝突,也要以身示範,當價值判斷標準出現分歧時,該如何迅速結束衝突。

小辮子媽有話說:

當孩子離開只有爸爸媽媽的家庭,走向關係更為複雜的社會,衝突和矛盾都是必須經歷的"演習",而此時爸爸媽媽充當的角色就是孩子的教練。一般情況只是在場邊觀戰,如有必要才做出調整。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