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武松和魯智深聯合起來能打敗盧俊義嗎?

歷史政治風雲人物


盧俊義自從出場以來,就是自帶光環的,這種光環是作者直接賦予的,讓人看不出出處,甚至有點莫名其妙。

首先說一下盧俊義,他是被人惦記上的,當時史文恭殺了晁蓋,宋江整天哭哭啼啼要給晁蓋報仇,但是準備不夠,就先請了一個大名府大圓和尚來給晁蓋做法事,聊起大名府時,大圓和尚就說起了盧俊義。宋江吳用一聽,十分高興,特別是宋江,說這個盧俊義棍棒天下無雙,只要他來了連官府都不用怕了。

這裡就比較奇怪了,這個盧俊義是大名府首屈一指的富戶,這點不假,可是一個大戶怎麼就能讓官府畏懼呢。然後再來說一下他的棍棒無雙設定,一個養尊處優的富戶,就算天賦異稟,修行一身好武藝,但是他不怎麼在江湖上走動,這名聲怎麼來的呢?難道是有很多江湖好漢去找他廝打嗎。總之,他的名聲來的有點莫名其妙。

當盧俊義真正露面時,的確是一條好漢子,跟梁山上其他厲害好漢又有不同,比如說林沖、魯智深、武松這幾個人,寫他們都是八尺大漢,而盧俊義又不一樣,說他是九尺大漢,這樣比那些好漢又高出一尺來,這樣出眾的長相比起別人,的確更有衝擊力。而盧俊義對自己的武力也是十分有信心,他曾經說過要憑藉一根棍棒蕩平梁山。不得不說,且不說他能不能實現這波操作,單單這份豪情壯志就讓人目瞪口呆。一個人再能打也不能去打一堆的好漢啊。



後來為了引盧俊義上山,派了許多高手跟盧俊義假鬥,邊打邊退,引盧俊義一步步掉入陷阱。盧俊義也的確有兩下子,表現出不俗的戰績來。他有個長處,就是面臨多人圍攻絲毫不膽怯。這一點,在後面徵遼的時候,一人獨戰耶律四子而不落下風,表現得格外突出,他也因此一戰封神。

卻說那盧俊義都得是哪四子呢,原來是耶律宗雲、宗霖、宗電、宗雷四人,他們是遼國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四個孩兒。這四個人雖然有跟梁山關勝、呼延灼、徐寧、索超四人廝殺的經歷,但是並不能過高估計。開始是宗雲一人對戰關勝,後來打不過五合,宗霖就過去幫忙,其實也就是說一個宗雲根本不是關勝五合之敵,水平很一般,不過呢,這是兩軍對敵,不是比武較藝,梁山這邊人多著呢,沒必要以一敵二,於是呼延灼上去了。對方一看,另外兩個兄弟也趕緊過去了,梁山這邊徐寧索超這才跟上。四對人馬雖然鬥了一陣子,但實際上四個小將遠不是他們四個對手,只不過梁山人馬多,閒著也是閒著,就一塊上唄。另外一方面,遼國厲害人物出場時,比如說阿里奇、耶律國珍、耶律國寶等等,都會說他們是遼國上將,有萬夫不當之勇,而耶律四子,則只說是小將。他們的實力,其實也就跟梁山小彪將裡的人差不多,還不是那種厲害的小彪將。

這樣一看,盧俊義一打四固然神勇,實際上也不是多麼厲害的戰績。不過盧俊義棍棒無雙的實力卻是是有的,他單挑實力確實是天下無敵的。

而這時候出現了三個狠人,那就是林沖、魯智深和武松,拋開那種飛石類的對手,比如張清那樣的,他們三人與人廝打還沒有敗過。而武松和魯智深兩個更是天生神力類型的選手,像武松有過徒手殺虎的表現,而魯智深則有倒拔垂楊柳的壯舉。他們三個人如果跟盧俊義打,盧俊義肯定討不了好處。

首先武松有過多次步兵斬騎將的壯舉,估計是他打過老虎的緣故,對動物有著天生的剋制,所以高頭大馬在他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所以武松可以對付盧俊義戰馬,戰馬一失,盧俊義實力必定打折扣。

而林沖和魯智深呢,他兩個招式純熟,個個有萬夫不當之勇,盧俊義雖然厲害,但雙拳難敵四手,盧俊義怎麼打也是打不過的。

實際上,林沖、魯智深、武松這三人任意出兩個,盧俊義都是對付不了的。畢竟《水滸傳》不是現在的武俠玄幻,可以飛天遁地,凌空攻擊,還有內力護體。水滸的武功體系還是十分接近今天的實戰散打的,無非就是力氣誇張了幾倍而已。這種情況下,盧俊義再厲害,也打不過三個實力僅次於他的好漢的聯手攻擊啊。


一覽眾河小


首先亮出我的觀點:林沖、武松和魯智深聯合起來肯定能打敗盧俊義。而且可以說林沖、武松和魯智深任意兩個人聯合起來都可以打敗盧俊義!

1、林沖的武藝。

“馬上林沖”,說的就是馬戰方面,林沖是一流高手。林沖在上梁山之前,就是赫赫有名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江湖上好漢聽聞林沖的名字都覺得如雷貫耳,對林沖十分仰慕。比如林沖刺配滄州,特意到柴進莊上拜謁柴進,柴進聽說眼前這個刺配囚犯就是鼎鼎大名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以他這麼尊貴地位的人,居然當即先對林沖行跪拜大禮,這是柴進完全發自內心的仰慕,有點像現在的粉絲終於見到了仰慕已久的偶像。足見林沖的實力的確非同一般。林沖上了梁山之後,成為梁山對外作戰的先鋒,幾乎百分之九十的對外作戰都是林沖衝鋒在前,林沖可以說是梁山對外作戰的主要戰將,幾乎很少遇到能一對一戰勝林沖的人。

2、武松的武藝。

武松是作者施耐庵最為傾注感情的一個主要人物,一百二十回目中,寫武松的回目就有十個。武松相貌魁偉、肌肉發達、身材健壯,相當於現在一米八五以上的塊頭。武松天生神力,他在景陽岡偶遇猛虎,居然能赤手空拳打贏老虎,直接揪住老虎頂皮,把老虎腦袋按在地上,一頓拳腳活活把老虎打死;武松還能把一塊三五百斤的石頭向空中拋起一丈來高,再輕輕接住,眾人驚為天人。武松還有精湛的武藝和強悍的實戰能力,不管遇到多強的對手,武松都能夠從容應對,以自己的實力和機智取得絕對優勢。比如武松對戰蔣門神這個身高體重的大塊頭,蔣門神還是相撲高手,但在武松的手裡,幾乎就是一個照面就被武松踢翻在地,輕鬆被武松制服。

3、魯智深的武藝。

魯智深出身軍旅,是在軍隊中立下赫赫軍功的實力戰將。早在老種經略相公手下時,魯智深就憑著軍功做到了關西五路廉訪使。魯智深的特點是身材壯碩,塊頭特別大,身高估計也在一米八五以上,只不過,他的腰圍比武松要粗得多,他是個身材壯碩的胖大和尚。力量在書中應該是最大的,三拳就把“鎮關西”鄭屠活活給打死了。要知道,鄭屠是殺豬的屠夫,身材也算比較健壯、肥大,力氣應該也不小。魯智深最令人恐怖的是,在大相國寺居然把一株楊柳硬生生給拔起來。魯智深在五臺山做和尚,和寺裡眾位僧人起了衝突,一人把整個寺廟的和尚打得稀里嘩啦。後來遇到楊志等一流高手,魯智深都從未輸過,以魯智深的戰鬥力,也是十分可怖的人物。

4、盧俊義的武藝。

“玉麒麟”盧俊義算是公認的武藝天下第一的人物了。當晁蓋在曾頭市中毒箭身亡後,宋江對梁山深為憂慮,只因梁山上沒有一個足以震懾天下的實力強悍的戰將,林沖雖然武藝出眾,但在對外作戰中也總能遇到和他實力相當的對手,梁山上沒有一個戰將能在所有敵手面前佔據絕對化的優勢。在這樣的情況下,宋江和吳用想到了河北大名府名震天下的“玉麒麟”盧俊義。盧俊義被稱為“河北三絕”,說的就是他的武藝中冠絕天下的“槍”、“棒”、“拳”。作為習武之人,槍、棒、拳之中有任何一項武藝能被人稱為天下第一,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可見盧俊義的武藝高到了令人可怕的地步。所以史文恭這樣的高手在他手裡一招就被制服了。


綜上所述,林沖、武松、魯智深是除了盧俊義之外,三位實力最為強悍的高手,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足以應對任何高手,他們之中任意兩個人聯合起來就可以打敗盧俊義,如果三人聯合起來,打敗盧俊義更是毫無懸念的事情。


喬鞅


問:林沖,武松和魯智深聯合起來能打敗盧俊義嗎?

林沖,武松和魯智深不用聯合起來,隨便哪個人和盧俊義單打獨鬥,一時半會盧俊義也不會佔上風,如果林沖與盧俊義戰長了可能不知誰輸誰蠃,如果魯智深或武松任何一人與盧俊義單打獨鬥,戰長了也是盧俊義必輸無疑!

練武之人憑的身手上的武功,和眼力,能夠練到高手更是眼快手腳快,但是內功頂不住也是不行的,能夠排到粱山武功頂級的人,內功一定也是頂級的,武功和內功頂級的人在一起切搓比試,有時所差的就是一個眼神,如果手眼不亂的情況下,比的就是內功和毅力,所以單打獨鬥,這四位頂級一時半時是分不出輸贏的,戰長了,就看內功和眼神了,這樣一來,誰都有勝出的機會和可能,如果不信,可以讓李連杰和成龍比試比試。

但是,若論自身力氣,林沖和盧俊義都不如魯智深和武松的,魯智深能倒拔垂楊柳,武松能把五百斤磨盤扔起一丈多高,可見神力。盧俊義和林沖武功高,但都是技術形,魯智深與武松不但有技術,而且有神力。

技術形的高手對抗比的是耐力和眼力,比的還是昨天的休息和今天的情緒,可是技術形與技術形加神力對抗,戰長了吃虧的應該就是光技術形的了。

武松和魯智深不僅是技術形,下三路的功夫照樣會使,盧俊義和林沖就不行了。

武松什麼樣的惡鬥場合都經歷過,集拳腳武功耐力和神力於一身,最主要的還有百折不撓,盧俊義功夫拳腳再好,在身經百戰百折不撓的武松面前,也會敗下陣來。即使武松武功不如盧俊義,打鬥時間一長,武松也會玩死盧俊義的。


生產隊長老楊


盧俊義全書第一的位置無人能夠撼動,並且老盧的實力不僅僅體現在馬戰上,步戰和衝陣能力也都是全書魁首的地位。不僅如此,盧俊義多次以一敵多,或許邏輯文史姨從這些方面分別做一下解釋,大家就能清楚林、魯、武究竟有沒有拿下盧俊義的實力了。

盧俊義在被騙上山前曾遭到了梁山多員頭領的圍剿,與之交手的分別有李逵、魯智深、武松、劉唐、穆弘、李應、朱仝、雷橫。安排這麼多人以車輪戰的形式圍攻盧俊義,一方面是為了消耗其體力和耐力,另一方面也很容易理解,就是梁山上壓根沒有誰有單打盧俊義的能力,甚至三五個選手一起去捕獲盧俊義,也幾乎沒有可能。而盧俊義在這場消耗戰中貢獻了他全書難得的步戰水準,那就是在面對劉唐、穆弘、李應的包圍下,盧俊義絲毫沒有感到一點壓力,相反的還越大越精神。

有人會說這三人是怕傷著盧俊義。所以並沒有發揮出絕對的水平。但換個角度來想,如果三人真的就有擒獲盧俊義的能力,那犯得著還讓其他好漢輪番配合著行動麼?

更重要的一點,這三人聯手的水平,恐怕並不比步戰的林、魯、武差多少。

劉唐是步軍大將,有著五十回合上風雷橫且百人不能近身的記載,人物強度沒得黑;穆弘雖然位列八驃,但施公總讓他擔當步軍的角色,單手拎李逵讓人感到恐怖;而李應十餘回合就打跑了祝家三子當中最為了得的祝彪,對祝家三子的對抗場面從某種意義比林沖、秦明還炫,如此三人聯手,也絲毫沒有能擒拿盧俊義的實力。

魯智深屬於全能選手,力大無窮的他更是全能武將(這是廢話,馬戰高手怎麼也會步戰,相反則不然),以楊志為參照物,林沖步戰水平不會高於魯智深,但毫無疑問二人有著一定的硬實力,至少短時間內不會被盧俊義壓制。而武松最大的劣勢就是缺乏對一流將領的交戰記錄,更沒有任何其他間接戰鬥來奠定自己的武力水準,武二郎在讀者心中是個英雄般的人物,但在原著中他的“文戲”可比他的“武戲”精彩的多。所以,選組合要講究木桶效應,不能光看隊伍內最強的是誰,而要先考慮隊伍中相對最弱的是誰。

要論馬上,盧俊義的勝算會更大。

武松不會馬戰,這點就很致命,我們期待武松能找準機會把盧俊義揪下馬然後咔嚓一刀砍了他,但我想武松怕是沒有這個機會。而盧俊義在遼國曾一人獨戰耶律四子,打了快倆小時殺了耶律宗霖。耶律四子的武藝參差不齊,但通過與其四人對位的關勝、呼延灼、徐寧、索超可看出大哥耶律宗雲怎麼也能短時間能與關勝對砍一番,小弟耶律宗電也不會被索超秒殺,四人實力保底中八驃,上限弱五虎。老盧此戰像打了雞血一樣,沒讓體力更好的四小將佔據任何優勢。

那麼林沖+魯智深有打贏耶律四子的能力嗎,顯然沒有。

所以讓林、魯、武合戰盧俊義,無論我是不是盧吹,他們三人都不行。

全書讓盧俊義在對戰過程中表現的不順暢的只有三人,一個叫李固,一個叫李助,還有一個,是杜壆。



邏輯文史游




在原著中,梁山徵遼時盧俊義以一敵四大戰耶律四子,併成功斬殺耶律宗霖,這一場打鬥是盧俊義武力值最巔峰的體現。耶律四子的武力是什麼樣的水平,書中不難找到參照系,耶律四子曾與關勝、呼延灼、徐寧、索超捉對廝殺,鬥得難分難解,不分勝負。

關勝和呼延灼隸屬五虎大將,而徐寧和索超隸屬梁山八鏢騎,每個人都是梁山獨當一面的武將。可見,耶律四子絕非等閒之輩,每一個至少是梁山八鏢騎的水平,說的再直白點,每一個大約和楊志不相上下,要知道,楊志當年在東郭校場比武時與索超平分秋色。



我們不妨把這個問題當做一道數學題來做,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盧俊義>耶律四子≈關勝+呼延灼+徐寧+索超≈4×楊志①,也就是說,盧俊義的武力值在四個楊志的武力值之上。而楊志的武力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呢,書中也早有交代,楊志堪稱平局大師,與林沖、魯智深、呼延灼都打成了平手。

那麼我們又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楊志≈林沖≈魯智深②,雖然楊志從未和武松交手,但在書中也不難看出以武松的武力,他的上限不會超過魯智深,這在梁山步軍頭領的排名中便可管中窺豹,因此又得出武松≦魯智深③。



結合已知結論①②③,得出盧俊義>林沖+魯智深+武松,所以即使林魯武三人聯手,也不是盧俊義的對手。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分析,實際上影響戰局結果的因素太多了,不能以不等式代換來簡單解釋,但題主這個問題本身就有點不著邊際,所以什麼樣的答案也能說的過去。

西嶽頑石~我只想說,遍地可見林教頭,四處難尋武二哥


西嶽頑石



一看這題目,這哪是在比武,這分明是在要盧俊義的命啊。

不可否認,玉麒麟就是整部書中的天下第一,這個人設到什麼時候都成立,也都悍然存在。但畢竟雙拳難敵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

你讓這三個生猛彪悍的凶神去惡鬥一個盧俊義,別說他是天下第一,就是宇宙第一也扛不住這麼三個如狼似虎的狠人。

固然是天下第一,但畢竟人不是鐵打的,更不是永動機。盧俊義縱然是龍精虎猛的一條漢子,但他面對的也不是善茬兒呀。一個天下第一,就是在秒殺些微末將也要用力將其挑於馬下吧,這且不說費功夫,就是力氣也有用盡的時候啊。何況您這是三個惡神,個頂個的威武生猛,即便是單打獨鬥,也不見得一時就佔了上風,更何況這三個爺同時大戰玉麒麟,這明眼人一看便知,這分明就是想害了盧員外的身家性命,和比武不是一碼事兒。

先說林沖,這位自出世就從無敗績的禁軍教頭,大小百十戰,逢仙誅仙遇神殺神,哪路神仙也都敬畏豹子頭的威名。尤其是這位爺的長相,燕頷虎鬚豹頭環眼,不是鍾馗勝似鍾馗,大環眼一瞪,分明就是要宰人的節奏啊!

難怪都喚作小張飛,這就是當年喝斷當陽橋的張三爺呀。連帥百萬之眾的曹孟德見了他都膽戰心寒,恨不得肋生雙翅跑得遠遠的避開這座瘟神。也就自然會聯想到關二爺的那句話: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他豹子頭何曾不是如此?

再說那個大和尚,一條水磨禪杖就很有份量,一般人何以拿得起如此重器上陣廝殺,還不就是花和尚能有如此神力,能有如此身手。

這和尚也是一生戎馬倥傯沒輸過任何一位,並且修得正果,完成了從殺人魔王到金身佛光的完美蛻變。僅是大和尚一人,也足以讓玉麒麟忙乎的上氣不接下氣。

這是要累吐血的節奏哇!

再說那個愣二爺武都頭,這位爺動輒就揮著雙戒刀一路排殺過去,猶如一陣狂風捲過,回望有風飄過的足跡,都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更不好惹。這三位湊到一起,別說是合起夥兒一起上陣,就是一頂一的單打獨鬥,使用車輪戰術,任誰也受不了哇。

難為題主怎麼想的出來的,這三位分明就是無敵的人設和存在,三人聯手,必然天下無敵,當道者死避逃者生,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若論武藝,盧俊義無疑是最高的,但要輕而易舉的拿下三人中的任何一位,都要費上九牛二虎之力,沒有百十回合以上分不出眉眼高低,甚而很有可能大戰三百回合,依舊難解難分勝負不明。這樣的三個人對付一個,就是金剛羅漢也禁不住如此折磨,還不就是乖乖的早早就範,省得三位爺發起神威來所向無敵。


圖片來自網絡


龍吟148119260


林沖、武松、魯智深三人聯合起來挑戰盧俊義,有書君認為可以打敗盧俊義,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 武力值比拼:三人勝過盧俊義

對於盧俊義的武力值施耐庵的描述是: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雙。這樣的描述在梁山其他好漢身上從來沒有過,所以可以將他的武功排為梁山第一。

吳用“賺”他上梁山的時候,出動了許多好漢,用了車輪戰術,才捉住了他,也可以側面印證這一點。

而林沖、武松、魯智深三人的武力值,也不容小覷:林沖作為八十萬禁軍總教頭,雖然一直懦弱退讓,卻在山神廟以一人之力斬殺陸虞侯幾人,功夫之高不遑多讓;武松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一步步走來,他用別人的性命和鮮血證明了自己武力之高;三拳打死鄭關西、大鬧五臺山、倒拔垂楊柳的花和尚魯智深的武功也是不遑多讓。

從後人給梁山眾好漢的排名中,這三個人的武功都是能排進前十。因此,如果這三人聯合起來,在武力上,就算不能完勝盧俊義,但也絕不會落下風。單從這一方面來說,兩者相比可以持平。

武力的加持,有時候並不是1+1=2那麼簡單,林沖、武松、魯智深三人聯合起來的的武力值絕對大於三,因為三人可以互為補充:林沖一杆長槍耍的出神入化、武松的“玉環步、鴛鴦腿”“非同小可”,而魯智深手上功夫甚是了得。

因此,如果三人聯手,有長有短、有攻有防、可馬上可步下,再加上武松和魯智深同在二龍山落草,上梁山後還多次合作,默契十足,因此如果這三人聯手,但就武力值方面應該能勝過盧俊義。

02,心理素質比拼:三人組完勝盧俊義

俗話說: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打架並不單單以武力論強弱,而應該看誰夠狠、夠不要命、心理素質夠硬,誰就能勝利。

在這一點上,梁山上恐怕沒有幾個人能比得過三人組:林沖的懦弱中藏著隱忍和陰狠,就連金聖嘆都稱他為 “算得到、熬得住、把的牢、做的徹,都使人怕”;武松面對斑斕猛虎毫不氣弱、血濺鴛鴦樓後還能蘸著血在牆上題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魯智深發現打死了鄭關西后,竟然還說“你詐死”,然後若無其事的走開逃命。這三人都曾在生死關頭走過幾遭,心理素質都夠硬。

反觀盧俊義,本是北京城的一名大財主,養尊處優,並沒有多少生死決鬥的經驗,被從法場救下時,竟然會“驚得呆了,越走不動……”可見心理素質並不夠強,起碼比不過三人組中的任何一人。

所以,如果這兩方遭遇在一起,一方是不顧生死的拼命三人,一方是心有顧忌的盧俊義,勝負可想而知:三人聯手完勝盧俊義。

從武力值和心理素質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來,三人聯手是完全能夠打敗盧俊義的,其實仔細想想,這三個人如果真的聯手起來,在整個梁山上恐怕沒有幾人能攖其鋒芒。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那是必須能夠打贏的。因為:

(1)在《水滸傳》原作小說當中,盧俊義雖然是號稱“棍棒天下無雙”,但是,實際上林沖的武功與盧俊義的武功是相差不太大的。盧俊義之所以能夠活捉曾頭市的教師史文恭,與晁蓋的冤魂相助以及盧俊義的運氣好等等有很大的關係的

(2)“馬上林沖,馬下武松!”是人們對《水滸傳》原作小說當中,林沖和武松的最高讚譽了,同時也是廣大人們群眾對於林沖、武松這個組合作戰能力的一個肯定。也就是說,真要打起來的話,只要武松能夠適當地牽制一下盧俊義,那麼林武二人聯手出戰盧俊義就至少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了!

(3)而與武松同為梁山步戰頭領的魯智深,其武功可以說比之武松是隻高不低的。比如說,在梁山軍隊征戰方臘的時候,魯智深就和方臘麾下的南離大將軍石寶,大戰約五十個回合而不分勝負的。然後,梁山馬軍五虎上將之首大刀關勝也說石寶的武功不在他(關勝)之下。由此,在《水滸傳》原作小說當中,魯智深的武功就可見一斑了!

林沖和武松二人聯手都至少是可以與盧俊義戰成平手的了,倘若再加上一個魯智深,那麼盧俊義想不敗都難了。所以說,林沖、武松和魯智深三個人聯手,是可以打敗甚至是殺死盧俊義的。






騎蝸牛走高速


河北玉麒麟盧俊義決非浪得虛名,且看此人氣勢:

“我思量平生學得一身本事,不曾逢著買主,今日幸逢機會,不就這裡發賣,更待何時?我那車上備下熟麻繩,倘若這賊撞在我手裡,一撲刀一個砍翻了,你們眾人與我縛在車上;把這賊首解京師請功受賞。”

有人會說盧俊義不知天高地厚才放出此等大話。可盧俊義是真要去與梁山好漢對陣,若沒有點真功夫,誰敢拿自已的性命開玩笑?

接著,盧俊義便接受了李逵、魯智深、武松、劉唐、穆弘、李應、朱仝、雷橫等人的車輪戰。

雖然每個頭領只和盧俊義鬥三個回合,但武人是最不服對手的,礙於軍師將令,每人只能和盧俊義鬥三個回合,但每名頭領都是憋足了勁,恨不能一個回合便捉了盧俊義以顯視自己的本事,所以皆是拚足力氣的三個回合,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盧俊義力鬥八位頭領的二十四個回合,越鬥越健,可見盧俊義武功之高。

所以即使林沖、魯智深、武松三人聯手也未必能勝得了盧俊義。


jianchi


從小說的描寫來看,林沖、武松和魯智深不需要聯合,無論是哪一個,都可以打敗盧俊義。

先說盧俊義,小說中說他是“河北三絕”,也就是說他的槍、棒、拳這三方面的武功天下第一了,可是,作者也沒有在具體的戰鬥中表現一下他的功夫。

在盧俊義想要捉盡梁山好漢的時候,李逵、魯智深和武松等人都在上下和他交過手,但都是兩三個回合之後就跑,目的只是把盧俊義引上梁山而已,絕不能說是因為他們打不過盧俊義才這樣的,而且細想起來,還有些哄小孩子玩兒的意思。

盧俊義雖然捉得了史文恭,但那是在史文恭落荒而逃的時候,更加上史文恭當時還受著晁蓋的陰魂籠罩,並不是在戰場上的正常廝殺,所以也稱不上是什麼壯舉的。

更加重要的是,盧俊義這人的智商太低:在吳用使計策賺他上山的時候,燕青就曾經勸過他不要聽信吳用,結果他不聽;盧俊義從梁山回家的時候,燕青訴說了家裡的變化,勸他不要回去,結果他踹了燕青一腳,還是不聽;在梁山軍征討方臘成功後,燕青又勸過盧俊義歸隱山林,他仍然不聽。

最後呢?盧俊義先是被吳用算計,後來又被李固陷害,最後,落得個水銀中毒而死,所以說,盧俊義無論是武功還是智商,都未必能高到哪裡去,極有可能是眾人們看他有錢財,為了捧他才這麼說的。

林沖是東京的禁軍槍棒教頭,而且在江湖上威名遠揚。江湖好漢們並不是敬佩他的官職,因為教頭並沒有任何帶兵的權力,簡直都稱不上是官,他們只能是敬佩林沖的武藝高超。

林沖的父親是東京的提轄官,就連他的岳父都是禁軍教頭,可見他的武功肯定是家學淵源了。在“棒打洪教頭”的故事裡,林沖可是毫不費力就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洪教頭,而且在以後梁山的征戰中,林沖也是罕遇敵手的。

武松從小就是在戰鬥中成長起來的,積累了大量的作戰經驗,而且還有著自己的絕技,比如他在“醉打蔣門神”中使用的“玉環步,鴛鴦腳”,更是他平生的武藝絕學。再加上武松的身高力大,連老虎都能夠打死,何況對付盧俊義!

魯智深的功夫是經過了長年的軍事訓練得來的,連呼延灼都看出魯智深的武藝“不是綠林中的手段”。他原來是老種經略相公處的提轄官,後來才被“借調”到他的兒子小種經略相公處使用,你想,魯智深要不是非凡的人才,父親能夠把他送給兒子使用嗎?

就連魯智深傷了人命,府尹要捉拿他的時候,還得先向小種經略相公請示一下,小種經略相公還表示,捉住魯達後,如果他認罪了,你要是給他定罪的話,“也須教我父親知道,方可斷決。怕日後父親處邊上要這個人時,卻不好看。”可見魯智深的武藝高超,在鎮守邊關上是有著很高的重要性的。

所以說,無論是林沖、武松還是魯智深,他們的武功在小說的描寫中,完全是可以打敗盧俊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